
张奂(公元104年—公元181年),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今甘肃安西县东)。东汉时期著名将领、学者,凉州三明之一。汉阳太守张惇之子。张奂少时从太尉朱垄学习《欧阳尚书》。他嫌牟长所著的《尚书章句》又名《牟氏章句》废话太多,就把原书四十五万余字删节成九...[详情]
18年01月03日

朱俊即朱儁(读音:jn)(不详—公元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人(今浙江上虞),东汉末年名将。曾任刺史、谏议大夫等职。与皇甫嵩镇压黄巾军时任右中郎将,后封为西乡侯,迁任镇贼中郎将。不久进拜右车骑将军,更封钱塘侯。后为河内太守,击退进逼的张...[详情]
18年01月03日

赵充国(公元前137—公元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人(今甘肃天水),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著名将领。早年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谋略,通晓兵法,熟悉周边各族事务。汉武帝时候,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详情]
18年01月03日

周亚夫简介:周亚夫(公元前199年—公元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军事家、丞相,汉族,沛郡人(今江苏沛县)。周亚夫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在七国之乱中,周亚夫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后被冤下狱,绝食自...[详情]
18年01月03日

张良(约公元前250—公元前186年),字子房,汉族,汉初颍川人(今河南郏县李口镇张店村人),张良是秦末汉初伟大而又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大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张良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详情]
18年01月03日

张汤(不详—公元前116年12月),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张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详情]
18年01月03日

张骞简介:张骞(读音:zhāng qiān)(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今陕西省城固县博望镇),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张骞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详情]
18年01月03日

扁鹊(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汉族,渤海莫人(今河北省任丘市),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因扁鹊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详情]
18年01月03日

鲍叔牙简介:鲍叔牙(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4年),姒姓之后,名叔牙。颍上人(今属安徽颍上县)。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公子小白得胜...[详情]
18年01月03日

伯嚭(读音:b pǐ),春秋晚期人,原为晋国公族,姬姓,生猝年不详。伯嚭出身于晋国一个贵族家庭,史载伯嚭的先祖公孙伯纠为晋国郤氏的旁支,后“三郤”权倾朝野。公孙伯纠之子伯宗公忠体国,不满本家势力太大,被三郤诬陷致死,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详情]
18年01月03日

比干(公元前1125年—公元前1063年),子姓,沫邑人(今河南淇县),为商代帝王帝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父,官少师(丞相)。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详情]
18年01月03日

楚庄王简介:楚庄王(不详—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详情]
18年0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