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赵武帝石虎字季龙(公元295-公元349),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后赵明帝石勒堂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334年-349年在位。公元333年石勒驾崩,由太子石弘继承。第二年,石虎废杀石弘,自称为居摄赵天王。337年,石虎自称天王,349年称帝。石虎在...[详情]
18年01月03日

沈庆之字弘先(公元386年-公元465年),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南朝宋名将。沈庆之作战勇猛,善于谋略,两次参加北伐,先后平定缘沔诸蛮、郧山蛮、犬羊蛮、西阳五水蛮等蛮族,讨平刘劭、鲁爽、刘诞等人的反叛,历任建威将军、征虏将军、领军将军、镇北大将...[详情]
18年01月03日

沈攸之字仲达(不详—公元478年),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南北朝时期宋朝名将,司空沈庆之堂侄。升明元年(477年),萧道成弑杀后废帝,改立宋顺帝,并进封沈攸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不久,沈攸之在荆州起兵,反抗萧道成,但由于猛攻郢城不下,...[详情]
18年01月03日

沈约字休文(公元441年—公元513年),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详情]
18年01月03日

释道安(公元312年—不详),常山扶柳人(今河北冀州),卫氏望族出身,是一个地道的炎黄子孙。其7岁上学,学习《诗》《书》《易》《礼记》《春秋》等儒家书籍。12岁出家为僧,学习印度佛理。53岁南下襄阳,在襄阳研究佛学15年,颇有建树,成为东晋时期的佛教学者...[详情]
18年01月03日

石勒字世龙(公元274年―公元333年8月17日),初名石勹背,小字匐勒,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部落小帅石周曷朱之子,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唯一的一个奴隶皇帝。石勒令后赵成为当时北方最强的国家。石勒实行多项措施,...[详情]
18年01月03日

韦睿字怀文(公元442—公元520年),汉族,原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南朝梁武帝时名将。祖父时迁至襄阳(今属湖北)。其家族是三辅地区有名的大姓。在宋、齐时并没有突出表现。史载韦睿仁民爱物,“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北魏人...[详情]
18年01月03日

王献之字子敬(公元344年-公元386年),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大臣,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由于唐太...[详情]
18年01月03日

王羲之字逸少(公元303年或361年—公元321年或379年),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详情]
18年01月03日

王维(公元701年—公元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详情]
18年01月03日

王籍字文海(生卒年不详),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王籍诗史。有文才,不得志。齐末为冠军行参军,累迁外兵记室。梁天监末任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迁中散大夫等。王籍诗歌学谢灵运,《南史王籍传》称“时人咸谓康...[详情]
18年01月03日

王筠字元礼(公元482年—公元550年),一字德柔。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僧虔之孙。曾任昭明太子萧统的属官。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531),萧统卒,出为临海太守。还京,任秘书监、太府卿、度支尚书、太子詹事。侯景之乱,坠井而亡。...[详情]
18年0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