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书本 感受书香

驼色,生命停泊的渡口

驼色,生命停泊的渡口

驼色于我,是一次短暂旅行中一抹看得见、摸得着的光景。有了这光景,便实实在在地触摸到了岁月。 岁月是用季节来计算的。再去浮图峪长城,已是秋意渐浓的时候,与之前相隔了一个漫长的夏季。此时的风好,天晴,只是...[详情]

22年08月27日

梁漱溟做事求“不贪”

梁漱溟做事求“不贪”

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生活中的梁漱溟行事低调本分做人,他常常以身作则教导子孙,更是将不贪的理念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有一回,梁漱溟的孙子梁钦东得到一本向往已久的书,便...[详情]

22年08月27日

落叶归“家”,开启生命新旅程

落叶归“家”,开启生命新旅程

有些相遇注定会创造奇迹,比如落叶遇见织线后,就能完成生命的蝶变。演绎这一奇迹的正是德国自然艺术家苏珊娜鲍尔。 小时候,苏珊娜经常用被人丢弃的火柴盒搭建摩天大楼,为自己的洋娃娃编织外套,将捡来的小石子摆...[详情]

22年08月27日

还米去时一尖碗

还米去时一尖碗

莫言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再加上当时经常歉收,因此,吃不飽肚子是常事。 九岁那年冬天,莫言家里断粮了。万般无奈之下,莫言的母亲只好去向邻居借粮。那天傍晚,母亲带着莫言捧着一只碗来到了邻居家。邻居大娘一...[详情]

22年08月27日

王贞仪:登上外国杂志的清代女子

王贞仪:登上外国杂志的清代女子

于书无所不窥,于学无所不闻,这是世人对清代女学霸王贞仪由衷的肯定。她入选美国畅销书《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學家改变世界的故事》,被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学术期刊《自然》称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详情]

22年08月27日

教育需要一颗禅心

教育需要一颗禅心

梁实秋是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上个世纪,他一个人用38年翻译了整部《莎士比亚全集》,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不朽著作。 晚年的梁实秋在师范学校任教,主要教授英文诗歌和莎士比亚。他为人幽默风趣,晚年时...[详情]

22年08月27日

给自己挑刺的梁朝伟

给自己挑刺的梁朝伟

拍完《摆渡人》后,梁朝伟、刘嘉玲和其他几位演员,一同参加一家国内知名媒体的访谈节目。记者问在座的演员:你们会看自己演过的电影吗? 几乎没看过,太忙了!有人说; 偶尔会看看,找找以前的美好回忆。另一人说...[详情]

22年08月27日

一罐辣白菜的幸福

一罐辣白菜的幸福

小时候我总挑食,爸爸妈妈经常端着碗在后面追赶着,才终于撵上我,连哄带骗地恳求我吃上一口,我却丝毫不领情。我最爱吃姥姥做的菜,于是,爸妈总会开上一个小时的车把我送到姥姥家,还未进门,就能闻到红烧肉和糖...[详情]

22年08月24日

想哭的时候抬头看天

想哭的时候抬头看天

有人说:想哭的时候,抬头看天,眼泪就不会流下来。 这话真的很有道理,并不是因为仰视的角度阻止了眼泪流下来,而是看到苍茫无垠的天空后,心胸忽的变得开阔起来,瞬间觉得那些能让你流泪的事轻如鸿毛。于是,你冲...[详情]

22年08月24日

大自然的歌唱

大自然的歌唱

阳光的歌 阳光,橘子汁般从天边漫溢过来,淹没了大地,笼罩了高山,播洒到深林。把黑夜的翅膀逐一赶走,扶在窗缝上默默地构思朝霞和晚霞的诗。 它像一群悄无声息的凤凰飞进我的阳台,落在我的写字台上,抖动着明艳...[详情]

22年08月24日

好吃的核桃

好吃的核桃

蹦蹦跳跳的小松鼠提着竹篮,去深山采集山货。在经过一片核桃树林的时候,发现了满地的核桃。小松鼠拾起了一颗,跃上树墩,剥去外壳,然后用又尖又硬的门牙咬出了核桃仁儿,慢慢地咀嚼着,眯着眼睛陶醉地说:哇,这...[详情]

22年08月24日

把阅读开进“处方”里

把阅读开进“处方”里

佩里克拉斯是波士顿贝尔维尤医院的一位儿科医生,每天都能见到很多前来就诊的患儿。时间一久,她便发现一个现象:为防止孩子在候诊时哭闹、焦躁不安,不少家长都会给他们手机和平板电脑让他们玩,有的一玩就是数小...[详情]

22年0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