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庙号谥号文化常识有哪些(2)
2020-10-17 13:01:08栏目:教学
谥号。一个历史人物死后,为了对这个人物进行盖棺定论,我们会使用谥号来概括。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谥号并不是皇帝的专利,帝妃、诸侯、大臣死后也可以使用谥号。谥号自周王朝便已经开始使用,秦始皇时期废除谥号,汉朝开国之后重新恢复使用。例如周幽王的幽字、郑庄公的庄字,都是谥号。谥号有褒贬之分。历史上美谥有如下几个字: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这些字都含有褒义;同样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此外还有一类谥号称为平谥,有如下几个字:怀、悼、哀、闵、思、殇,这些谥号有同情的意味在里面。由于历史上的人物谥号的字数都比较多,所以我们通常并不使用谥号称呼他们,而是使用庙号或者年号来称呼他们。例如唐朝皇帝李世民,年号是贞观,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