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iPhone12来了,不送耳机和充电器的那种。
我们的头脑真的像被植入芯片一样,被植入某种消费理念?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为了第一个拿到新款手机,有的人已经排了整整15天。主持人上前询问,为什么要排队抢购,新款iPhone有什么新功能?消费者排队购买的动力是颜色、指纹识别、运行更流畅,或者仅仅为了追赶潮流。当时苹果发布的这款金色iPhone5s,在中国被调侃为“土豪金”。金色是一种聪明营销策略,最新款手机成了财富、身份、乃至时尚的象征。它已经无法做到技术革新,只能靠改变外观来吸引消费者。哲学家鲍德里亚说过,在消费社会,人们不再单纯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老人常常感叹,现在的东西没以前实用了,以前东西可以用很久,现在要不断换新。柏林墙倒塌后,有人在东柏林的一间旧厂房里,发现了几页文件。
世界上几家最大的电气公司曾签署了一项秘密协议,为增加利润,人为地缩短灯泡的使用寿命。
这个时候,只能花钱买一个新墨盒,或者花钱重新装上墨。
跟人为缩短灯泡寿命一样,商家故意把纸张数设定为”5万张”。然而只要你懂得重置计数器,把它归零,墨盒就会“死而复生”。现实情况是,99%以上的人并不会重置,商家在故意制造易耗品,让人们不断换新,以此牟利。但是市场需求终会饱和,在饱和的情况下,如何刺激消费者继续购买?第一个将这个概念付诸实践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通用汽车公司。他希望消费者每年都购买新汽车,就像买新衣服、新鞋子一样。闪亮的颜色、漂亮的尾翼,代替引擎和可靠性,成为人们购买的主要动机。通用公司,每年还为旗下汽车,更换金属板材,改变汽车的颜色和外观。消费者可以根据汽车的颜色,搭配衣服和鞋子,让自己显得时尚。在此之前,商品是计划淘汰,即人为地对商品进行改造,比如灯泡、打印机墨盒。但斯隆在消费者心里植入了淘汰观念,消费者会主动选择购买新产品。尽管你的车从机械角度还是新的,他会通过外观、广告等手段让你觉得你该换车了。
造成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短暂繁荣,并让英国走出了经济紧缩。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理智的消费者,其实商家早已将“非理性”,注入我们的头脑。
世界大战之后,人们普遍有一种因恐惧而生的自保心理。“别惹我“、如果你撞上我,我就压扁你“、”我会杀死你”。此人一直是家乐氏、通用和烟草巨头菲利普·莫里斯等公司的顾问。
拉贝尔博士认为,对危险的认知和恐惧是人们购买汽车的绝对动机。我们现在普遍流行的“SUV”,其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恐惧。拉贝尔博士给汽车制造商的建议是,侧重于开发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生存。当一个人开着SUV,别人从后视镜里看到这辆车,会觉得这辆车真大,真强劲,快让它过去吧。车是一种保护屏障,在危险的世界里,给人安全感和优越感。
但其实SUV没有那么安全,纪录片中称,它的翻车率是普通汽车的2倍。这招非常有效,21世纪初SUV占据美国汽车销量20%以上。在911事件后,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时,效果尤其明显。号称水中含维他命,包装用药品风格,不同口味被命名为“防御”,“苏醒”等。然而2009年英国广告标准局的规定显示,它不是健康饮料,其糖分含量和可乐相当。因为商家给我们植入一种健康理念——其他饮料不健康、会发胖,你要选无糖的。华莱士曾说,广告的目的,是制造一种能被购物缓解的焦虑。首先需要给大众制造一种焦虑,讲述一些他们不了解的可怕的事,把恐惧植入他们心中。
害怕英年早秃,换洗发水、植发;害怕输在起跑线上,买课、报班;害怕变老,买乱七八糟的化妆品、美容仪。纪录片中统计,到2007年一个普通的英国儿童每年会观看1万条电视广告。也有“软广”,你想不到,甚至连动画片都可能是精心包装的广告。
孩之宝团队的创作成员说,为了提高玩具销量,他们给玩具编故事。几个合伙人边开车边聊天,仅用三个小时就创作出变形金刚。
商家发现,还是小孩子的钱好赚,因为他们非理性,倾向即时满足。可成年人会想很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价格合不合适?商家最不想看到我们的谨慎和犹豫,他们正在努力把我们变成小孩子。
针对大脑活动的研究发现,当人们使用现金支付时,会产生一种类似疼痛的不适感。信用卡和网购,把现金变成数字,缓解了支付的“疼痛感”。支付的便捷,加快了购物速度,成了人们冲动和即时消费的推手。
研究表明,价格便宜的商品会刺激购买欲,让人表现出非理性特征。还有使成人快速释放多巴胺,获得快感的电子游戏产业;各种将购买行为非理性化的营销话术,让成人像孩子一样放纵自己的购买欲,不断地冲动消费。
推荐这部纪录片目的,不是要否定消费,更不是鼓励大家做一个“守财奴”。而是了解无节制消费背后,那些不为认知的营销手段和消费心理。在下单前,清楚地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是否会得到我们需要的价值。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涵盖当今社会,不是互联网时代,就是消费社会。由于中国与日本社会文化有较多相似性,常常拿日本的消费趋势来类比中国。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对日本社会的消费变迁做了系统的刻画。参考日本消费社会的划分,中国正处于“第三消费时代”。高端倾向,品牌倾向,,大城市倾向;个性化、差别化明显。
我们正处在一个物质崇拜,并擅长用物质,来炫耀和定义自身身份的时代。
“现在我们制造的大多数东西,在任何一种物质意义上都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相反它的作用是稳定我们的精神,使之有序。物作为有价值的关系之象征,为一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提供了具象的证据。”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说。也就是说,商品在帮助我们制定意义,划分等级。只要你相信它。
当人们不靠物质来为自己定义,不靠追新逐潮来填充无聊的空间,才算逃出一步。消费可以带来短暂的释放与刺激,却无法带来终极意义上的快乐。
想起萧伯纳的一句名言——
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你心里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
为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买单,用商品填充永无止息的空虚。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2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