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最多的省,考好大学更加难(2)
就高考录取率,尤其是一本高校、985/211大学录取率来看,江苏不仅没有因高教优势、中等级别的高考人数这两大因素,跻身高录取率小分队,而是时常被外界与河南、江西等省的高考一同提起。
通过对2018年国内各省高考人数、一本高校录取人数、985高校录取人数的统计与换算,在一项关于全国985高校录取率的排行中,江苏以1.14%的985高校录取率,与河南并列排名全国倒数第二,略高于安徽的1.10%。
而顺位排名前三位的天津、上海、北京三地的录取率,则在5%上下,基本是榜尾选手的5倍。
2017年全国平均211高校录取率约为4.90%,江苏以5.19%排在全国中部位置,同年的一本大学录取率的排位情况也类似。
想上好大学,你可能得出省
高校且名校数量多,不一定会与考好学校容易画等号,原因就在于二者之间还存在一个关键角色,招生名额。
一般来说,“倾斜”力度更大、招生更多,是高校给其所属地的常规待遇。
比如,浙江大学每年招生总量在五六千上下,2018年省内招生比例达到近50%;2017年,中山大学在广东招收3602人,占总体招生人数的45%。
近年均录取人数破万的吉大,尽管省内录取比例不如五成那么高,但其招生总量庞大,所以依然能为本地学生提供2000多个985高校席位。
东南大学。/图虫创意
2020年,南京大学在江苏共招生938人,东南大学为799人,两所985招生数相加,还不及上述的其中一所高校给省内的名额,二者综合而得的省内招生比重,仅有不到25%。
不同地区之所以存在招生差异,是因为在我们目前推行的“分省定额”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中,高校可在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内,对本校的分省(区、市)分专业招生计划进行编制。
通常情况下, 主要依靠地方财政的地方院校,更多会面向本地区招生,而由中央财政支持的部属高校,理论上更偏向面对全国招生。
但由于地方也对部属高校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各地部属高校数量也不均衡,出于公平考虑,教育部会对高校招生进行一定的名额分配调整。
有分配之需,必然存在公平与否的博弈。/unsplash
2016年,教育部一份高考跨省生源调拨支援计划指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当年升学压力较小的上海、江苏、湖北等12个省(市),将向中西部10个省区调剂共16万生源计划。
其中,江苏省的被抽调名额为3.8万,这一调整给当地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一阵不小的焦虑,但江苏省教育厅的官方微博对此回应道,“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中招收江苏学生的总规模不低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