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把全民焦虑拍成了喜剧
刚刚结束的tvN月火剧《产后调理院》,一部超现实主义题材,聚焦了影视作品中被忽视的一隅——女性生产,也算是填补了剧情类题材的空缺。这部剧从第一幕开始便定下了喜剧的基调,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将“女性生育”前所未有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堪称是女性生育百科全书。《产后调理院》讲述了一个42岁的化妆品公司精英职员,同时也是高龄产妇的吴贤珍进入产后调理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月子中心,所展开的一系列故事。短短的8回,我们从吴贤珍怀孕、生产、坐月子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把云生孩子的感觉,也切身的体会到了孕妇生产的所有细节。生产这件事,在影视作品里总是一笔带过,但这其中到底要经历多少痛苦,好像从来都不在表达的范围内。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的“出生篇”就专门把镜头对准了生产,揭开了女性分娩的冰山一角工作努力的吴贤珍刚刚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常务,但也是同一天,她被告知成为了一名高龄产妇。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常务,她春风满面的接受着媒体的采访,但作为高龄产妇,她如果放弃这次生育机会,很可能再也无法自然受孕——事业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尖锐地摆在吴贤珍的面前。刚刚走马上任的吴贤珍不得已大着肚子面对自己的新职务,就在羊水破的那一刻,她还在进行一场合同的签订。我们从吴贤珍的视角来看,生产一共有四个阶段:屈辱期——禽兽期——无痛天国期——发狂派对期。首先,在屈辱期,工作人员机械地进行着灌肠、剃毛等各种准备工作,仿佛产妇的身体就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甚至还有医生直接带领着实习生们进来观摩,丝毫没有顾及到原本就因为生产而紧张脆弱的产妇。十级疼痛,医学界疼痛等级之首,精壮男子也难以忍受的疼痛,就是生育疼痛。本来就危险系数高的高龄生产更是让吴贤珍与死神打了个照面。生完孩子以后孕妇的肚子也不会马上消下去,,因为患处的疼痛无法坐着,生产完了如果在12小时内无法排尿还要痛插排尿管,产后后遗症包括漏尿、乳腺炎、经历长达4周的后阵痛(因分娩后因子宫收缩产生的产后痛)……心理的变化也是常见的症状,不少孕妇在生产过后经历的第一个心理感受不是喜悦,而是焦虑。她们需要迅速接受自己成为母亲这个事实,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和紧张,得产后抑郁的孕妇也不在少数。剧中生产以后围着新生儿兴高采烈的家人们和一脸放空的产妇
这些,我们在新生儿综艺节目当中也能看到,gai的妻子王斯然从生产前的紧张害怕,生产后的一脸“生无可恋”,再到因屈辱感抗拒喂奶时被“观看”,简直和剧中的吴贤珍如出一辙,真·魔幻现实主义。于此同时,生产这件事还伴随着女性事业的戛然而止,后面还有更年轻的同事对自己的职位虎视眈眈,看到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丈夫,吴贤珍产生了不安全感,害怕丈夫至此对自己失去了性趣,害怕成为“第三性”。社会对于经历了这些的母亲还要一再要求——怀了孕、生了孩子也一定要瘦。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怀了孕腰围依旧如常,刚生完孩子还是竹竿腿、妆容精致出院的女明星,仿佛成了精致母亲的正面导向,但这部剧会让我们知道,这样的期望是多么地暴力和可怕。前几日,“吉娜怀孕腰没变化”的词条上了热搜,引来网友炮轰剧中展现的产后调理院是一个极其魔幻的空间,女人的一切属性被妈妈的身份所替代。在这里,宝妈没有名字、职业、年龄、学历,孩子被放在了第一位置,宝妈统统被称为xx妈。大家的话题都是孩子的名字、男孩还是女孩、是第几胎、顺产还是剖腹产。妈妈之间也存在鄙视链,话语权属于经验更加丰富的妈妈。这里还有一段对于《雪国列车》的戏仿——能够坐一等座的“第一妈妈”是经历了36小时纯阵痛、顺产、母乳喂养2年、头胎是双胞胎的小爱妈妈,而主角吴贤珍作为高龄产妇、第一胎、上班族妈妈,标准的末尾车厢乘客。这辆“雪国列车”上唯一的衡量标准是母亲可以为孩子牺牲多少,物化下来就是母乳的多少。而曾经不拘小节的吴贤珍马上就被母亲群体所驯化,因为愧疚慢慢接受了调理院的生存法则 ,慢慢被套上了名为“母爱”的道德枷锁。她达不到母爱的最高标准,作为新手妈妈也无法在照顾孩子上做到完美,她总是担心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因为一些失误埋怨自己,甚至害怕和孩子相处 ……而吴贤珍虽然40多岁了,依然还是一个需要母亲的孩子,但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就要她摇身一变成为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她做不到。但这部剧终究不只是为了贩卖焦虑,调理院中的宝妈们各有各的困境和烦恼,但她们都一步一步地学习如何去做一个母亲,去适应母亲这个身份。在结尾,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从不会委屈自己的乐美妈妈学会了照顾自己的身体,一向牺牲自己的模范妈妈小爱妈妈学会了爱自己、寻找自己的幸福。当新来的宝妈问起那个吴贤珍也曾问过的问题:“我从调理院出去的时候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院长也不再一味的安抚,而是坦诚又鼓励道,“不能,生育以后人生会变得完全不同了,但即便人生因此改变了,我们也可以做的很好。”“母爱是崇高的,母亲的牺牲是理所应当的”的传统观念被打破,这部剧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妥协,在孩子与自己之间的权衡与挣扎。这两年女性话题一直是全球热点,“metoo运动”像一把火从欧美一直烧到东亚,在韩国刮起了一阵风,诞生了不少女性题材的作品。比如韩国著名的女权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一度霸占着韩国畅销作高位榜单,成为了社会话题,拍成电影之后更是引发全民讨论,在原生家庭、学校、职场、生育等多个层面持续发酵。但《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上映时却引起了男性观众群体的反感。从电影立项开始就曾被请愿阻止,称会“加剧性别矛盾,不利于社会发展”。电影播出以后,男性网友更是曾打出过2.9的平均分。今年的《脱口秀大会》当中,擅长讲女性话题的选手杨笠就曾遭到褚殷的怒怼,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系列争端。可以说,在公共舆论场上,女性议题是个敏感话题,无论国内外。而这部剧却巧妙的避开了两性之间的对立与矛盾,增添了一些诙谐幽默。剧集整体是暖调的、温和的、讨喜的,走的是温情路线,无意引起对立,而是试图引发思考与讨论,形式上融合了喜剧、悬疑、奇幻、浪漫等丰富的元素,增添了趣味性和可看性,也冲淡了话题的严肃性带来的焦虑感和紧张感。在聚焦产妇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分一些关注的目光给新生儿爸爸们,以夸张搞笑的手法展现了宝爸们恶搞式的互动,宝爸们就如何应对妻子生育后敏感情绪的经验分享在引起观众爆笑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两性对立的紧张情绪,包括最后出场客串的车太贤,一个细心照顾母亲的儿子的角色让该剧的包容性更强。这或许,才是生育应有的真相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6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