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暗网里看起来没有受害者。大学生付费购买实习机会,是应对竞争压力的应激反应;机构和个人则觉得有利可图,最终他们联手挤走了更多普通人。
普通一本大学在读生李莉今年大三,明年毕业在即,这个没有任何现成社会资源的女孩开始为实习焦虑。
学姐学长告诉她,没有一份好的实习,几乎不可能进入名企工作。一个985本硕的计算机系学生被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岗拒绝了,因为没有相关实习经历。这样的故事她听得越来越多,所有故事最后都汇总到一个关键点——没有大公司实习经历,找不到好工作。李莉的邮箱里躺着几十封投出去的实习岗位申请简历,偶有一些不知名公司的边缘岗位给她回信,但这不是她的目标,她希望能申请到一个和同学相比不逊色的大厂、头部机构的,看起来比较核心的岗位。她心里有一个执念:没有好的实习经历,就不可能顺利就业。通过各种复杂分散信息的指引,李莉最后找到一个能够去大型公司实习的渠道,而且还可以任意选择公司和岗位,不过,这需要她花一笔钱,大概在几万元。身边确实有人是这么干的。去年,吕方通过一家知名留学机构购买了一个实习机会,花了2万多元。不过,这个实习看起来非同寻常。这是一个知名快消品公司的远程实习岗位,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她既没有去过公司,也没有见过导师;实习结束后,她没有拿到盖章的实习证明。中介告诉她,如果有需要,那个从未谋面的导师会给她证明她确实在那边实习过。吕方后来告诉《财经》记者,如果她想要开实习证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加价,总价差不多接近4万元。吕方最后没有加钱。她选择相信中介和那个没有见过面的“导师”。在简历上浓墨重彩加上这段实习经历后,她说:“这笔钱花得值。”花钱就能实习,只为装点简历——这张明显和正常实习不同的暗网利用正规中介公司的招牌,向焦虑的大学生伸出了橄榄枝。这张网络到底如何运行,为什么几乎能够提供所有大型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百度、京东、字节跳动、滴滴和美团“实习”机会?它们之间如何配合?谁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今年11月底,《财经》记者通过这张暗网,花费2万余元,顺利拿到一个美团公司程序员的远程实习岗位。12月3日,在《财经》记者询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美团是否有和外部机构联合开展付费远程实习项目后,美团公司发布官方声明称:美团从未与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过所谓“收费实习”合作,公司内亦无收费的实习项目,提醒广大学生谨防上当受骗。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已经现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落实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0.1%,这个数字里包括继续升学。也就是说,每5个毕业生里,就有1个暂时还找不到方向。根据教育部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硕士招生规模比去年增加18.9万人。受新冠疫情影响,就业焦虑进一步放大,上半年不少公司都无法正常营业,猎聘大数据研究院今年4月发布的《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显示,今年高校毕业应届生达到874万,当时有超过七成的应届毕业生尚未签约,但企业对于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22%。到了12月,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总量下降,但还有很多人漂着。一位在今年11月终于和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同济大学应届毕业生对《财经》记者说:“我终于落地了。”李莉告诉《财经》记者,最初接触到付费实习,是同学朋友圈的一条公众号推文:付费名企实习——咨询、互联网、金融内推,业界资深导师带教,快速提升背景。这是她第一次听说“付费实习”这个说法。同学私底下告诉她,可以在淘宝上搜索关键字“实习内推”。《财经》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实习内推”,店铺很多。一家声称可以内推互联网大厂实习的商家,评论区几乎是清一色的好评,其中一条说自己通过付费实习在某互联网大厂成功留用。简单咨询后,一位名叫卡尔的中介人员发来实习内推介绍。卡尔说,如果是普通一本学历,想去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厂现场实习,难度很高,但一些中等规模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滴滴和网易,可以包过。内推实习价格一般在2万-3万元,并承诺如果没成,可以全额退款。卡尔告诉《财经》记者,他拥有外人没有的一手内部资源,只要简历通过他们的审核,可以直接递到公司内部。他强调,内推能够大幅降低找实习的难度:假如正常用人单位对简历的要求是90分,通过他们的内推渠道,60分的简历就可以包过。接着,卡尔展示了一份实习内推的简历评分表:985院校有50分的基本分,普通一本院校是30分,二本院校只有10分。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加分项和减分项,比如理工科男生加10分,金融专业女生减10分。他一再向《财经》记者保证,他们的内推和正式实习一样,都会走人事流程,在付完定金后会正式签合同。卡尔还发来了几份简历,称这些都是他们做过的标杆案例。这些简历无一不被填得密密麻麻。很多同学都来自国内外名校,拥有三四个一流名企的实习经历,各种软件工具都熟练应用。优秀得像“别人家的孩子”。“你如果自己找实习,永远也不知道一个名额背后有多少大神在竞争,几十几百几千个都不夸张,而内推竞争的只有自己。”卡尔说。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研二学生参加了今年的秋招,她告诉《财经》记者,一同参加面试的同学大多有过多段实习,再边缘的岗位,都有同学的实习经历能够与之精准匹配。卡尔提供的流程是,先审核匹配岗位,确认岗位后,先付30%的定金,收到面试后再付30%,最后拿到offer再付尾款。12个小时后,卡尔发来了4个滴滴的实习岗位,分别是战略实习生、数据分析实习生和两个内容运营实习生岗位。卡尔提供的标杆简历都被裁去了个人信息的部分,只有一位付同学的简历,因为将手机号写在了页眉上,被保留了。《财经》记者联系上了付同学,求证实习内推的真实性,这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7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