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去家里这个地方,会变得太聪明!
你平时做辅食的时候,娃都在哪儿呆着呀~
可能很多家长看到宝宝要进厨房,都会说出这句话。毕竟在大家的印象里,厨房是个危险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可以带宝宝玩的。其实,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厨房也可以带着宝宝玩出很多新花样,厨房也可以让宝宝动手动脑更聪明。
厨房里出现最多的,就是各种厨具了。直接把宝宝带进去,就可以给宝宝来一堂有关锅碗瓢盆的认知课。“宝宝,这是砧板,是妈妈用来切菜的哦,它是方形的。”“这根圆圆粗粗的棍子是擀面杖,宝宝喜欢吃的馄饨皮、饺子皮,都是用它做出来的呢。”“这个大大圆圆的是汤锅,我们可以用它来煮汤。宝宝你最喜欢的西红柿鸡蛋汤,就是妈妈用它做的哦。”“哦,原来我喜欢吃的那些东西,就是妈妈用这些厨具做出来的呀。好神奇。”想要用这些厨具激发宝宝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吗?也很简单。妈妈们可以考考宝宝。比如,圆形的锅看起来像什么东西呢?除了汤锅,家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客厅里还有没有宝宝喜欢的圆形东西?看到宝宝认真观察、寻找的样子,爸爸妈妈们肯定特别欣慰。
除了厨具,在厨房里出现最多的,肯定就是各种果蔬了。
大家可以把不同的果蔬放在一起,然后引导宝宝从一堆果蔬中,先选出颜色相近的放在一起。这时候宝宝可能就已经把西蓝花和大白菜、番茄和苹果之类的放在了一起。接下来,不妨让宝宝碰一碰、摸一摸、闻一闻这些果蔬,小家伙就对粗糙、光滑、软、硬有了个初步认知。等TA自己已经探索地差不多了,爸爸妈妈们就可以用语言加以总结。“西蓝花摸起来有颗粒感,而大白菜则相对规整、光滑。番茄的皮很软,苹果的则更硬,而且闻起来更香甜。”那就把一些不用蒸煮就可以吃的果蔬,给宝宝尝一尝吧。比如西红柿、苹果之类的。小家伙动动嘴巴就能知道什么是酸的,什么是甜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没有宝宝不喜欢玩玩具,那么怎样才能把玩具和厨房结合在一起呢?
妈妈们需要准备的材料很简单:足够数量的大米,几个可以装大米的容器,以及宝宝平时最喜欢的一些小玩具。宝宝用小手感受流动的大米,在找玩具的过程中,还锻炼了TA的抓握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当宝宝把所有玩具都找出来,那种成就感,肯定会让TA特别开心。这么有意思的小游戏,还可以邀请宝宝的小伙伴一起来家里玩。让宝宝变身社交小达人,就靠这一招啦。等宝宝对大米越来越感兴趣,妈妈们还可以耍点小聪明,让TA帮你干点活呢。“宝宝,我们在这盆米中放点水吧,一起来玩淘米的游戏。”
女宝宝都喜欢玩娃娃。但是你知道吗?利用厨房里的果蔬,分分钟就能给宝宝变出几个来呢。
想让画面更有趣点?放上一小截胡萝卜让娃娃肆意冲浪吧!苹果、橙子、草莓什么的,带着宝宝一起玩点脑洞大开的创意组装。玩完还可以大口吃掉!
妈妈们平时在厨房里做饭,一个不小心,就会把锅碗瓢盆弄得叮当乱响。这声音在大家听来可不一定悦耳,但是对于宝宝们来说,可是有趣的很呢。
想让宝宝自己动动小手开开心心的玩一场吗?那就利用好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开一场音乐会吧。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把各种锅啊、盆啊反扣在地上,让宝宝用各种饭铲、勺子当作“鼓槌”,尽情地敲打就可以了。“鼓槌”在触碰不同材质的“乐器”时,会发出不同的声响。有心的妈妈,可以教宝宝分辨一下哦,这对于锻炼TA的听力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呢。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几个相同的玻璃瓶/杯里倒入不同容量的水,让宝宝拿着“鼓槌”温柔地敲击,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告诉宝宝,之所以几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时振动的频率不一样。而频率不同是因为里面放入的水的体积不一样。当我们的“鼓槌”敲击杯子时,水越多的杯子,振动起来越慢,音调就会越低,而水越少的杯子,振动得越快,音调就会越高。听起来就有所区别啦。
果蔬只会用来吃?那也太无聊了。开动开动脑筋,就能变成宝宝手中最棒的绘画原料!首先,把你为宝宝准备好的果蔬在中间部位横切一刀(爸爸妈妈们自己操作即可,不要让宝宝碰危险物品哦),这时候就会露出带有几何美感的横截面。可以试试多几种水果和多几种蔬菜哦,宝宝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每种果蔬做出来的画作都是不一样的呢。想来点更特别的嘛?那考验大家刀工的时候就来了(还是那句话,千万别让宝宝碰危险物品哦)。在诸如土豆这种果蔬的横截面上雕刻出小树、心形、圆形等花样,然后就把你的大作递给宝宝吧。剩下的艺术创作,就全看TA的啦。其实家里的任何角落都是宝宝可以玩耍的小天地,只要爸爸妈妈用心,总可以搞出点新花样来。最后,我们想提醒大家,无论怎么玩,出发点都是安全。在厨房玩的时候,请一定一定陪着宝宝。毕竟,陪伴意味着多一分的安全和更为专注的爱。●让宝宝远离所有烫的东西,也不能一边抱着宝宝一边拿着热饮(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2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