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亲子派,关注后每天阅读亲子刊物
父母可以做到的是,从孩子出生起,就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和高质量的陪伴,帮助孩子建立起自身安全感,让孩子确信即使父母分离,也不会改变对孩子的爱。
——派妈
来源|积木育儿(jingguanyuer)
先是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并在节目中曝出已经离婚的消息。与此同时,她所参演的两部剧同时在播,演技也都在线。一张清丽的脸看起来温温柔柔,却又掩不住眉目间的风情。最新的路透照,她在片场穿一身干练西装,整个人大方优雅,温柔迷人的气质中,平添了一份飒爽跟力量感。不过,这么优秀的人,也在为一件事忧心,那就是孩子。听到江映蓉等人吐露成长于单亲家庭的过往经历,左小青忍不住表达对自己女儿未来的忧虑——因为自己现在一个人带女儿,所以怕女儿未来性格有缺失。尽管小女孩才10岁,已经能够看出她继承了妈妈的美貌。可即便如此,对于女儿成长于单亲家庭这件事,左小青显然还是心怀着愧疚跟忐忑。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似乎都存在偏见。我遇到的最奇葩的例子,是邻居家男孩和他女朋友感情很好,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可男孩妈妈却坚决不同意,理由便是:那女孩来自单亲家庭。那女孩父母是离婚的,单亲家庭的小孩心理能健康?不能娶,绝对不能娶。难道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注定就是艰难的、有问题的吗?她成长于单亲家庭,并且还摊上一个酗酒、吸毒的父亲。就是这个父亲,在毛晓彤一出生就嫌弃地将其丢进垃圾桶,幸亏母亲给及时捡了回去。待女儿成名,又回过头“吸血”,厚颜无耻地向女儿索要巨额抚养费,并不惜跟女儿翻脸。这一切,都离不开她背后那个了不起的女人,即毛妈妈。毛晓彤的妈妈在女儿不满两岁时,果断离婚,不跟渣男纠缠。离婚后,从不曾自暴自弃,更不曾把自己的不幸宣泄到女儿身上,而是通过各种打工、创业,去寻求自我的独立,以及为女儿提供能力所及、最好的教育。所以毛晓彤后来手撕出轨前男友、并赢得全网一片喝彩声时,背后绝对离不开她的母亲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单亲妈妈能不能把小孩教出来,看一个指标就好了,那就是这个妈妈,有没有一天怨孩子的爸爸。如果总是骂,,那小孩一定完蛋。”但凡单亲家庭,主要抚养人始终指责孩子的另一方家长,都会给孩子内心造成巨大的冲突跟伤害。一个单亲妈妈的儿子如今10岁,在读小学四年级。如今寒假眼看着要接近尾声了,母子俩的关系却愈演愈烈。原来,妈妈一直比较严厉,对孩子限制很多,导致孩子逆反严重,妈妈给报的补习班直接翘课,跑去跟自己的小伙伴玩到经常不着家。每回孩子去爸爸那边,就各种玩电脑游戏,吃垃圾食品。“我担心这样下去孩子会受到父亲不良生活态度、习惯的影响,变得跟他爸爸一样没出息。”孩子嘴上不说,心里对父母离异后持续的冲突是有强烈愤怒的。当妈妈明里暗里说着“孩子将来可能跟爸爸一样没出息”的担忧时,她对孩子爸爸明显是非常不认同的。可一个即将迈入青春期的男孩,爸爸在他心目中其实非常重要。这种分裂会给孩子带去极大的痛苦感,出现行为问题(厌学、沉迷小伙伴的小团体)也就能理解了。家庭变故本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离异导致的关系上的痛苦。在这样纠缠的、充满张力的痛苦中,孩子为了缓解情感上的孤独,不得不寻求情感补偿。他可能会通过交朋友或者追求刺激、沉迷网络的方式,去获得心理满足,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对孩子太重要了。你可以不接受孩子爸爸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继续按照你的方式去给孩子立规矩,但是你不必把自己和孩子爸爸对立起来,将整个世界变成我对你错的分裂状态。身为父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出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来,这能理解。但所有父母都需要知道一个真相,即你的孩子,生来就注定了有些特质你是无法干预和掌控的。比如,这个男孩他可能从遗传上讲就是更像爸爸一些,就是喜欢过一种更放松但是随性的生活。最怕的是,妈妈在这个过程中特别用力,不断地通过指责在孩子心中人为制造冲突。如此一来,这个孩子他既无法感受到父亲的好,也感受不到母亲的好。双方的滋养他都得不到,他未来的人生路要出问题,几乎是必然的了。不管父母离异与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注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身边一个朋友,她就是妈妈带大的,但是她人格非常健康,自己组建的小家庭也很幸福。我觉得她的父母做得非常棒,所以最后跟大家分享下,离异家庭到底如何做,才能养出更加健康快乐的小孩:第一,就是要允许有那么一个阶段,去接纳沮丧的现实,和孩子一起度过哀伤期。就是允许孩子不那么快乐,允许孩子可以暂时不那么快地从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双方都要同意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并为帮助孩子达成共识。比如,我那位朋友,她的妈妈就给她和爸爸安排了电话、视频和见面等各种交流互动机会和时间。这个时候最忌讳什么呢,就是在离异后双方都把孩子当成皮球踢来踢去,或者当成所有物抢来抢去。最棒的,就是双方达成合作关系,准备好去面对孩子的丧失情绪,并承认孩子会对另外一位父母有渴望。无论爸爸还是妈妈,都要做好心理准备面对孩子的困难。尤其要去确保孩子日常规律的生活,陪伴孩子共同消化父母分离带来的影响。的确会有一些孩子在经历了家庭变动后,会倾向于参与到小团体中。因为友谊会弥补家庭丧失掉的一些温暖。但小团体也容易放大一个人的情绪,导致行为出现失控。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持续关注和关心也是很重要的。总之,离异不可怕,孩子照样可以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在离婚后去确保:家庭结构虽然解体了,但是家庭功能没有太大变化,给到孩子的温暖与爱没有太大变化。能够做到这一点,父母就依然能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毕竟,孩子要的不只是爸爸妈妈在一起,他们要的是互相充满爱的人在一起。*本文转载于积木育儿(ID: jingguanyuer),最贴心的科学早教公众号,转载已获授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点击生了两个女儿的我妈,深情地对生了两个儿子的我说:你真不容易
点击王宝强马蓉离婚4年,两个孩子差距触目惊心:孩子跟谁,结果真的不一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2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