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平板未必是洪水猛兽,女儿在朋友圈写的诗,深深打动了我… | 二宝爸碎碎念
不好意思,今天没有干货,二宝爸又和大家拉家常来了。
前两天,我打开微信,被女儿@了一下。打开她的朋友圈,瞬间,被眼前的一首小诗震惊到了。得到女儿肯定的回复后,心底涌过一阵暖流,真的很感动。
我家那个荣辱不惊、很少发朋友圈的领导,居然也瞬间泪目了。倒不是这首文字稚嫩的小诗写得有多好,而是那一刻,我被女儿这份细腻的情感,深深触动到了。有的时候,孩子是否具有一颗感恩的心,以及共情的能力,我反倒是觉得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当然,我不是把两者做非黑即白的对立——又能读书又懂感恩,那是最好。而在精致利己主义横行的当下,如果非要二选一的话,我宁愿有个成绩和资质平平却心地善良的可爱孩子。这点上我还蛮欣慰的。一家人去看电影,连熊出没这样的动画片,姐弟俩都会哭的稀里哗啦。我觉得一点不丢人。有的时候,小家伙们一丁点的小小举动,比如帮后面进来的人拉住门,电梯按住开门键等人,我看到了都会很开心,觉得没白疼他们。就在前两天,女儿还陪着我做了一件让我感动又得意的事,以至于我开开心心请她吃了顿大餐,还忍不住洋洋洒洒写了篇小作文,发到了朋友圈。讲真,这种灵光一现并不能说明什么。说实话,女儿不像我小时候那般嗜书如命,不爱看书的她,因为阅读量的贫瘠,现在肚里并无太多存货,辞藻贫乏的后果就是,每次写作文便是咬着笔杆,痛苦地在那挤牙膏。干巴巴的文字功底,少到可怜的修辞手法,交出来的每一篇作业,跟我当年的作文水准肯定是天上地下,云泥之别。(凡尔赛地说一句,我在女儿这个年龄,已经在全国作文大赛拿奖了,发表在报纸杂志和出版书籍上的作文,一双手数不过来)
但不管写得如何,我们父母要做的,是努力在字里行间发现和发掘孩子的闪光点。有时候,点点滴滴的文字记录里,不经意间就出现了那些超出我的想象,并且拨动到我心弦的“神来之笔”,让我动容,忍不住第一时间表扬女儿。记得上次打动我的文章,也是一篇文字朴素(是的,几乎没文笔),但内容却让我合不拢嘴的“神作级小作文”。彼时,我惊讶于“充电宝”这样的比喻,甚至有几分膜拜——孩子的想象力,超过了我这个成人,这个鬼斧神工般的类比,我是断然想不出来的。现在想来,能看到这样的文字,还是觉得好开心,就屁颠屁颠和你们来汇报啦。抱歉的是,今日文章没有干货。因为靠文字吃饭如我,即便使出浑身解数教过女儿如何写作,小家伙的“作文品控”依然极度不稳定,绝大部分时候,女儿的作文是无法入我法眼的。所以,我想我是没资格写一篇所谓“如何提高孩子作文能力”的文章。辅导自家女儿都不行,何德何能来给你们支招呢?
但不管如何,平日里,和孩子们多聊,,多倾听,鼓励小家伙用自己的双眼,发现生活的美,这件事错不了。如果五百字长文,从结构到文笔上暂时驾驭不了,那就先从短小精悍的文字,一点点来。我一直觉得,给孩子电子产品,让ta自己酝酿一段文字发朋友圈,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反之,如果引导到正路上,或许对修炼和提升文笔,也有裨益。如果生活里发生了某件事,让你迸发灵感或积累到了好素材,就大胆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自己拍照,自己码字,发到朋友圈,给亲朋好友们一起看。女儿很开心,答应了我。这两天,她变得爱思考了。天天都在到处找素材,开着滤镜拍美图,甚至还玩转了诸如剪映这样的app,配上旁白台词和bgm音乐,乐此不疲地做小视频。就在我敲打键盘的这会,刚装完牙套变身“钢牙妹”的女儿,乐呵呵地发了条朋友圈,我也很默契地回应了一条留言——算是父女俩在朋友圈的“打情骂俏”。看到姐姐开始在朋友圈“写诗”,儿子如今也跃跃欲试了。对我和领导放出“豪言”,说先来写一首五言诗,写完后还在朋友圈洋洋自得地征求修改意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3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