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摄影大师的“迷你限制级”作品,东方美学极尽静谧之美
2021 年 04 月 03 日 12:03:53 海上落花
每当去美术馆或摄影展时,在视觉上,我们似乎天然地更容易被大尺寸的艺术品所吸引。
夸张的巨幅尺寸、一眼惊艳的色彩搭配……太多的艺术家懂得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抓住观赏者的眼球。
然而有的艺术家却完全站在这反面。
日本摄影大师山本昌南(Masao Yamamoto)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作品并不刻意地引人注意,甚至仿佛隐藏在一团薄雾之中。需要你不断地靠近,再靠近,不仅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观察、去感受。首先是因为山本昌南的作品都非常“小”,基本都是小帧照片,尺寸大小可以放在手掌里。这就意味着,如果离作品太远,你可能根本看不清照片的内容。但是就是靠着这样的“小照片”,山本昌南闻名于世,是继森山大道、荒木经惟之后,最具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摄影大师。山本昌南对于“小照片”情有独钟,这是因为在他看来每一样事物都有自己合适的尺寸,尺寸小的照片可以随时携带,方便拿出来反复地看,不容易发生折损。
而只有这样才会与照片建立连接与感情,照片本身才拥有了自我的生命与灵魂。不过山本昌南也坦言,做“小照片”也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山本昌南刚开始从事摄影时,经济非常拮据,做小尺寸照片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
而且自己一直都是居住狭小的房间,养成了考虑空间大小的习惯,这种思维方式也被他带到了作品中,,渐渐成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他心中迷恋老旧事物的气息,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呈现这样的效果,他使用了各种手段让作品“老去”。他会故意磨碎照片的边角,还会在照片上弄上墨迹、咖啡渍等,看上去整张照片仿佛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承载着无数的记忆。想象一下,在偌大的展览空间里,观展者需要弯腰靠近,屏息凝神,才能看清山本昌南作品里的种种,这本身似乎也完成了一次安静的注目礼。而这种“小”与“旧”与山本昌南的拍摄主题相得益彰。抛开照片的形式,山本昌南真正打动人的是他作品里充满东方美学的静谧之美。第一次看他的照片,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了唐代柳宗元的诗:无边的空,萧瑟的静,呈现极致的美,展现了东方的哲学与深厚禅意。在山本昌南的作品里,既没有事件,也没有故事。有的只有自然与人。从1993年开始从事摄影,历经20多年,山本昌南始终坚持从自然中汲取能量,振翅的鹤、拂动的芦苇、摇曳的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
在他的照片中都呈现了自我的神性与灵性,并与人类建立内在的联系,强调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思想。你会发现几乎在每一张照片中,山本昌南都在努力扮演着大自然的使者与观察者。山本昌南从小生活在乡村,在那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是他却学会了与自然为友。看天空中飞过的鸟、飘过的云,舞动着翅膀的昆虫,大自然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他。在多年以后,他拿起相机,用镜头向人们展示他眼中的世界,告诉每一个人自然万物究竟可以有多美。时至今日,哪怕山本昌南已经扬名国际,他却始终与喧嚣的都市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更爱在乡村、森林,如今他住在富士山下过着远离尘嚣的日子,去感受与捕捉自然中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正如他自己所言:
“我活着,每一天。感受着所有的细节和琐碎,并且尝试将它们置于欣赏的位置。
也许这就是我生活的美学,摄影是我生命基本元素,和吃饭睡觉一样,因此这种美学也作用于我的摄影。
尽管我不认为这是任何的某种'哲学',通过寻找美,产生了生活里的乐趣。在某种程度上升华为值得向你自己和观众呈现的东西。”长久以来,西方文明一直崇尚理性,以科学探索的态度去揭秘自然、驯服自然,并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在自然的改造与开发上取得了巨大进展。而在东方,讲究自然法则,敬畏天道。
老子就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日本,神道教盛行,其中万物有灵论无疑属于泛神论,而日本自古就有“八百万神灵”的说法,告诉人们世间万物皆可为神。显然,在山本昌南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万物回归到了本源之美。
他就如一名游走的僧人,近似虔诚地捕捉下自然中微妙的一幕、一景、一物,让人产生洗涤心灵的动容。电影《白日梦想家》中曾有一段台词,大意是:真正美好的事物不会主动寻求关注,发现时,别惊扰。说下这段台词时,男主正在雪山上看到了极为罕见的雪豹,它们优雅地在雪中踱步,充满了生灵的纯粹之美。而山本昌南似乎也在反复告诉我们,自然万物,一草一木,一鸟一鱼,原本美丽,人类只需静默注视足矣。山本昌南曾有一本作品集名为《手中一滴》,名字是基于佛教禅宗的说法“宇宙住在一滴露水之中”。人如蜉蝣,以万物为师。宇宙秩序不过在最微小的细节之中。我们身边那些习以为常、从未注意的风景,也许正是那“手中一滴”。
只是太多的时候,我们都任由它流走罢了。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