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轶、裴伟士获2021盖尔德纳全球卫生奖,表彰其对亚洲疫情防控贡献|科研圈日报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这里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学术荣誉
管轶、裴伟士获2021盖尔德纳全球卫生奖,表彰其对亚洲疫情防控贡献
2021 年度盖尔德纳全球卫生奖获得者裴伟士(左)和管轶(右)。图片来源:Canada Gairdner Award
据加拿大盖尔德纳(Gairdner)奖官网在 4 月 7 日下午公布的消息,香港大学讲座教授、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微生物学专家管轶和香港大学讲座教授、临床公卫病毒学家 Joseph Sriyal Malik Peiris(中译名裴伟士),因他们“深入了解亚洲各地新发传染病,尤其是人畜共患流感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暴发源头和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获 2021 年度约翰·狄克斯加拿大盖尔德纳全球卫生奖。
盖尔德纳奖每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那些对科学进步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家。自 1959 年首次颁奖以来,已有 394位科学家获得该奖项,其中 92 位科学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管轶教授和裴伟士教授对动物流感 H5 毒株(及其他 H 和 N 亚型)的研究,包括毒株的出现、演变和其SARS冠状病毒的作用,对疫情的控制至关重要。他们通过研究 H5 毒株对 SARS 冠状病毒及其传播方式、危险因素、病毒传染性和感染期的作用,确定了病毒的动物源头。而他们在监测、确定人类传染源、调查、诊断和控制新出现的传染病等方面的综合战略持续为亚洲和世界各国应对流行病提供重要的指导,其中包括 2009 年猪流感大流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 COVID-19 大流行。(盖尔德纳基金会)
· 新冠疫情
近 1/3 的新冠患者会经历长期的精神疾病
据《柳叶刀·精神病学》(The Lancet Psychiatry)4 月 6 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约 1/3 的新冠肺炎患者将遭受长期的神经系统症状或者精神健康问题。该研究利用包含 8000 万名病人的医疗数据库,将新冠肺炎患者与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患病半年内的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两者相比,新冠肺炎患者出现神经或精神疾病的风险分别提升了 44% 和 16%。其中,约 17% 的新冠患者会在半年内产生焦虑症,另外还有约 14% 的人会出现情绪障碍,2.1% 的人会出现缺血性中风,0.67% 的人会出现痴呆。不过,该项研究没有发现新冠患者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会提升。有学者指出,新冠患者需要接受更多的随访和医疗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精神负担,最终导致了这一结果。(The Lancet Psychiatry,公众号“环球科学”)
欧洲药管局称阿斯利康疫苗与罕见血栓有关
当地时间 4 月 7 日,欧洲药品管理局(The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得出结论:阿斯利康(AstraZeneca)新冠疫苗与“非常罕见”(very rare)但危险的凝血事件之间存在联系,在某些情况下是致命的,因此低血小板导致血栓应被列为阿斯利康疫苗“非常罕见”的副作用。
此前,一些使用阿斯利康疫苗的国家报告了接种该疫苗后发生血栓甚至死亡的病例。截至 3 月 22 日,药物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Pharmacovigilance Risk Assessment Committee,PRAC)深入审查了欧盟药物安全数据库(EudraVigilance)中报告的 62 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和 24 例内脏静脉血栓形成,其中有 18 例死亡案例。这些病例主要来自欧洲经济区和英国的自发报告系统,这些国家总计约有 2500 万人接种了该疫苗。EMA 估计,平均每 10 万人中就有 1 人报告了这种罕见的副作用。由于此前报告的凝血事件主要发生在 60 岁以下的人群,目前一些欧洲国家宣布仅对老年人群接种该疫苗,以尽量减少凝血事件的风险。(EMA,Stat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