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两万中国富裕家庭在美国「爬藤」,大多数被割了韭菜。
这趟旅行收获不错。
米雪从小学五年级就吵着要去美国留学,经过备考、访校和面试,她终于在15岁的夏天如愿以偿。
每年,像米雪这样奔赴美高求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连美国人都感到惊讶。
《大西洋月刊》在2012年发现,相比五年前,2010-2011学年就读美国私立高中的中国娃数量从65人涨至6725人。从涨幅上看,这比当时中国GDP增速高出好几个数量级。
2012年,美国还在次贷危机的阴影中,疲软恢复着。但这个时间点在中国留学大潮中不值一提,不是顶峰,更不是底谷。
紧接着,经过连续4年上涨,在美国中学就读的中国学生数量终于在2016年涨至高点,达到3.3万人。
即便此后三年略有颓势,但就读人数在2019年仍维持在2.3万人。
2013-2019留美中学生数据变化
令美国人惊讶的不止是涨幅,还有中国家庭的选择动机:私立高中并不是本地普通居民的主流选择,怎么就成为中国爸妈的“心头好”?
放在十年前,这可能是“Good Question”,如今,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国内家长,对答案已达成共识:
对中产家庭而言,留学逐渐成为教育重要备选项,想冲击哈耶普斯麻这类顶尖名校,就得尽早规划,抢占先机,提前适应。
去美国念高中,不仅在情理之中,背后更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尽管所需要花费的成本高昂,每年开销超过50万元人民币,仍有家庭前赴后继。
价值回报如何呢?美本申请成功率可以作出注解。
去年12月拿到斯坦福大学预录取的中国学生中,有14位来自海外,超过十人来自美高,几乎拿走一半名额;约翰霍普金斯则有约至少15名中国学生来自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