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次跟芊芊逛乐高店,发现新出了一个DOTS系列,色彩缤纷的小点点做出小动物的样子,瞬间萌化了芊芊的“少女心”,立刻就要买上一盒回家玩。
我虽然也挺喜欢,不过还是保持了理智。特别是仔细看过后,发现这个系列的搭建都挺简单的,就不想花冤枉钱,于是问芊能不能试着用家里的零件自己做一个。芊想了想觉得这事儿应该不难,就趴在展台那儿研究了半天,拿着我手机各个角度的拍照,临走还不忘拿本产品手册回去参考。到家就开干,一阵鼓捣之后,挺顺利就把那个萌宠储物盒做出来了。虽然因为零件不够,不能100%还原,但却做出了自家小狗的版本(右图是我家狗子)。第一次“复刻”成功,芊信心爆棚,接着又做了同系列的小相框,我看还真是和店里展示的没什么区别。这件事,算是芊芊在自由拼搭之路上,几个关键点之一。从那之后,“抄乐高的作业”成了她的乐一个趣,总想着靠自己的能力把乐高设计师的搭建复刻出来,去店里的时候也不老吵着要这要那了,我自然是省了不少银子。带着孩子“偷师乐高”的这种玩法,好处很多,像锻炼搭建技巧、盘活家里零件等等,就不用多说了。不过具体怎么引导孩子 “上道儿”,我有些小心得可以和妞们分享。乐高店里能不花钱随便拿的东西,大概只有产品手册了(贴纸都不是随便给的)。我见过的,大概就有月度刊、半年刊、节日专题刊,,内容大同小异,印的都是那些在售产品。芊一般见到有新出的手册,就“薅”一本回家。在里面找找她能复刻的,就能接着拼上好多天,所以一本书到最后都看得起毛了。不过手册上印的整体图比较多,有些细节还得靠自己琢磨。遇上实在研究不出来的,我们就利用店里有展品的时候,使劲看,看透了。比如今年新出了个盆景系列,芊以为上面的粉花,就是用的小花零件。到了店里看到实物才发现,居然是用的“粉色青蛙”!芊说这是“表示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在店里用手机拍的不太清楚,给妞们找个官网图看看)千万别让孩子一上来就模仿¥1000+的套装哈,这种难度即使是深度玩家,也是做不到的。孩子能把几十块钱的拼砌包模仿出来,就是成功的开始。或者大套装中的某一个小部分,孩子感兴趣、做出来了,我也会彩虹屁一番。比如在这个游乐场套装中,芊就只做了一个小飞机,我觉得也挺好。当然不是怂恿你们去买零件啦,毕竟乐高设计师也不是想要什么零件,公司就给他开模的。而且如果是孩子没见过的零件,她就是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的。比如芊芊做的那个DOTS相框,背部的支架就和原版不同。原版用了个白色的特殊零件,我家没有这个零件,芊就用别的零件做了替代方案,也能实现调整倾斜角度。有妞可能担心,孩子只会抄别人的,会不会阻碍发展自由搭建。其实乐高的特点,就是很容易让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激发出自己的想法,在不断的模仿和灵感碰撞中,才有了自由搭建。下面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妞们就可以看出孩子在模仿搭建过程中的变化了。一开始,我会建议孩子从乐高的拼砌包开始,尝试只看着成品图搭建。比如这个大颗粒的鸭子拼砌包,结构都是可见的,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难度刚刚好。大一点的孩子,就搭建小颗粒的拼砌包,整个作品会有更多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这个毛毛虫是用什么零件做出弯折效果的,就需要孩子去琢磨琢磨了。在这个阶段里,我发现孩子会在零件盒里反复的翻找,就为了做出和原作一模一样的效果。而经过这个阶段后,孩子对零件的熟悉程度也会提高一大截。之后,孩子就不再满足于1:1复刻了。比如芊芊,就会特别关注套装中比较有创意的点,利用这些创意技巧然后做自己的搭建。像今年春节的时候,乐高推出了一组花束套装,芊一眼就相中了,可惜当时断货没的买,她就在店里看了好久。回家之后就开始自己做,虽然成品的颜色有点尴尬,但是原作的搭建精髓确实都抓到了。还有她特别爱研究机关,只要把一个作品里的机关搞明白了,她就能有好多自己的扩展玩法。有一次看到出了个投影的套装,是利用发光件和镂空搭建,在墙上投出影子来玩。我家之前也攒了好几个发光件了,芊就自己DIY,最后投影出来的效果还真是没差别。而且原版的触发方式是把“扳机”向下压,芊也有自己的想法,就是用带孔砖和轴改成推进的,搭建难度更低,效果却一点不差。现在芊经常出其不意的给我些惊喜搭建,每次我好奇“你怎么想到的”,她就一脸得意的说是参考了哪个哪个套装。但能看出来,她已经不是照抄或简单改编人家的了。有一次她端来一个场景搭建,问我怎么能让小人儿走到宝石那儿。我怎么看都觉得特熟悉,后来终于想起来这不是纪念碑谷的场景嘛。因为原作游戏是通过视觉差来连接路线的,于是我俩还一起在里面加了小机关,让游戏场景变成实物后也能玩。(我给做成动图后,看着还挺带感。)我也挺好奇她是怎么想起做这个的,她说是受到乐高马里奥套装的启发,想试试别的游戏是不是也能用乐高做出来。还有一回她弄出辆小鸭子车,推着走起来,上面的鸭子就一动一动的,看着跟小baby的学步推轮似的。(芊的原版鸭子有点呆,这是我和她又优化之后的)她说这次的灵感来源,是哈利波特的怪物书。那个书一推着走,嘴就一张一张的(给妞们找个网上玩家拍的视频看看)。她觉得里面用到的是凸轮结构(在我们小颗粒机械课中也讲过),就用同样原理做的鸭子车。虽然“艺术效果”上不如乐高,但是她这个知识迁移的能力我还是挺欣慰的。之前大家问我最多的,就是怎么引导孩子自主搭建,我觉得“抄乐高作业”算是个方法。在乐高产品里,找个不太复杂的小作品,“你能做出来吗?”“我觉得我可以试试”,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1、昨天分享我和闺蜜家几个带娃省时间的小家电,没想到扫拖一体机呼声那么高我一个天天用云鲸的人,扫拖一体机还是盲区大家都表示愿意等我做功课研究,甚是感动妞们对我的这份信任
昨天就和3个闺蜜借了她们的扫拖一体机各用一周(刚好还是3个不同品牌),想多借一周她们不干我自己还拍了一个我闺蜜都没有的品牌,这主流的4款我都会每个用一周,然后我好好给大家做对比做功课哈。
就是要等我因为给大家推荐我真的要用一段时间,不然很多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试用根本发现不了。
2、35+后我发现我越来越惜命,尤其是吃上,不光食材都按照减脂食材挑选(其实减脂食谱搭配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人体最好的黄金饮食结构)我每天的饭都是按照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纤维+优质碳水的组合,现在我连调料都逐一再替换成各种无添加、更健康的。
总结起来就是三低:低糖(我现在都用代糖,基本就是0糖了)、低盐、低卡,就是可以做到这些的调料,往往都比较难吃所以我又开始新一轮筛选,在符合条件的里再挑口味,最终选的口味一定要尽可能接近平时吃饭的味道。
而且成分表越短越好,比如这瓶日本的特级酱油。
它就三种成分,口味也很好,我基本代替生抽来用,尤其是蒸和做汁(比我妈买的万字牌特级酱油还要更鲜一些)。它的味道的优势可以发挥的更大,但是炒菜味道优势不那么明显,所以我还是用无添加的生抽
今天就唠到这了,每天的日常我在朋友圈也有分享,入口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