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残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家长都看看)
清明假期,电影《我的姐姐》爆火,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影片聚焦二胎家庭,将“二胎关系”“重男轻女”等问题,再一次展露在大家面前。电影中,张子枫饰演的安然出生在传统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一直想要个男孩,对她鲜少关心,她从小是在姑妈家长大。后来父母终于在安然考上大学后得偿所愿,生了个男孩,但家里人都瞒着她,导致她与弟弟形同陌路,甚至势如水火。晨妈记得电影里有一个很扎心的情节,是姐弟两回忆去世的父母。安然对父亲的印象,只有竹笋烧肉(打屁股),而弟弟却满心想念爸爸的红烧肉,妈妈的包子......对于这个糟糕的原生家庭,安然只想逃离,准备考研到北京,展开自己新的人生。无奈一场车祸,打碎了她一切的美梦,父母双双去世,给她强留了一个责任——六岁的弟弟。对这个陌生的弟弟,安然拒绝抚养,认为“抚养他,我的人生就毁了”。但所有亲戚都认为弟弟是她的责任。对此,安然拼命抗拒,但又在与弟弟的相处中,渐渐有了感情和不舍。然后全片都在围绕她在“追求自我和养育弟弟”之间的反复挣扎和选择。作为一个二胎宝妈,在电影上映时,晨妈就带了两个娃去看了。过程中,数度落泪,既心疼姐姐安然的心酸处境,也为弟弟的无依无靠感到阵阵揪心。尤其弟弟对姐姐说的一句“我的世界,只有你了”,扎痛了多少人的心。虽然电影结局是开放式的,但这部影片,,却带给很多二胎家庭很多思考,提醒我们在处理二胎关系时,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今天,晨妈想借着这部电影,和大家深入探讨下二胎问题。毋庸置疑,二胎家庭中,老二受到的关注会比老大多一点。虽然很多父母,在要二胎之前,都会和老大保证说,绝不会委屈老大。可真正有了二娃后,大家都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有时只是轻微一个眼神,或说话的语气,都会让老大心生委屈。朋友阿文曾讲过自己的一次经历,她带着两娃去玩滑梯,结果一不小心,妹妹下滑时身体歪向一边,摔了下来。那一瞬间,阿文整个心脏都要跳出来,飞奔过去一把推开哥哥,把嚎啕大哭的妹妹抱在怀里哄。所幸滑梯高度尚可,加之下面铺满泡沫,妹妹并没有受伤,阿文就带他们回家了。一切安排妥当后,阿文才注意到坐在沙发一角低着头的老大,像犯错的孩子一样踌躇不安。顿时,阿文就像被雷劈了一样,眼泪一下就出来了,想不通自己怎么偏偏忽略掉老大的感受。明明他也经历了惊险场面,需要妈妈去安抚,结果阿文不仅忽视他,还下意识地推开他,只留他一个人惴惴不安。阿文说自己根本无法想象,老大当时内心该有多受伤无助......因为这件事,阿文进行了深刻检讨,多给老大一些关注与爱,即使偶尔有疏漏,但事后一定会道歉、给他拥抱。因为委屈的老大,才是我们最为亏欠,也是最该疼爱的孩子!不要让童年的委屈与不安伴随他们成长,让他们一生都活在不被全心对待的落寞中。在晨妈的印象中,如果女孩是老大的话,很容易被剥夺父母更多的关爱。电影中的安然,在父母眼里,她是不可割舍的至亲,但却没有弟弟来得重要。而安然的姑妈,更是被“长姐如母”“老大要让着老二”的思想捆绑了一辈子。后来到俄罗斯发展,但妈妈一通电话,她只能灰溜溜地回来照顾弟弟的女儿......
这些身为姐姐的委屈与隐忍,伴随姑妈的一生,然而这种悲哀还要延续到安然身上,让人惶恐。虽然现如今,大多父母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给了女孩更多的关爱与成长空间,但长辈的一些老思想,依然会伤害到她们。就像电视剧《亲爱的自己》中张芝芝的婆婆,多年守寡,强势又重男轻女。一心想让张芝芝生男孩,她还用从乡下弄来生男孩的偏方,熬制难以下咽的中药,逼着张芝芝喝。而且婆婆对孙女,也是百般不待见,不想花钱在孙女身上,将张芝芝给女儿报的早教班给退了。甚至还把过期薯片给孙女吃,最终导致张芝芝与婆婆的一场激烈争吵。毋庸置疑,婆婆的这些行为,会给孙女造成了一定伤害,让她从小觉得自己不被亲人喜爱。她会为了讨好奶奶,做各种自己不喜欢的事;表现自己的懂事,而不懂得拒绝,一味地隐忍......
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女孩,就要给足她们安全感,让她们感受到自己被信任、被理解、被喜爱。同时要努力隔除身边人的偏见,让女儿生活在一个充满包容、疼爱、愉悦的环境中。“当你只有一个孩子时,你是一个家长。当你有两个孩子时,你就是一个裁判。”为了快速解决这种纷争,我们有时会脱口而出“你是老大,要让着弟弟/妹妹”;有时是赶紧劝阻、评断......但结果往往是越弄越糟。很简单,父母的过度介入,只会将问题激化,将本来兄弟姐妹间的玩闹,演变为一场关于父母偏心的争夺战。其实,孩子们可以自己解决这些争端,而且这些争吵,也是他们自我成长,学会与人交流的契机。家长不妨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在矛盾不可激化时,我们再出面调解。二胎关系的调和是一门学问,需要家长们不断摸索前进,以及自我反思。在看完电影后,晨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唯恐委屈了老大,于是特意问了蛋蛋几个小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15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