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核桃真的能补脑吗?看完这一篇你就懂了
近年来一些科普媒体经常辟谣说,“以形补形”是伪科学,比如猪心胆固醇高,吃了容易高血脂;核桃虽然含有益脑成分,但其他坚果也有。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些看法和大家分享。
以形补形,不等于“吃啥补啥”
现代研究认为,动物相似的器官,在进化上是同源的。所谓“同气相求”,不仅存在外部形态、解剖位置的形似,也存在细胞成分、结构、生化生理上的质似。
在现代医学中,我们曾经从猪心中提取抗心律衰竭的细胞色素C、从动物胰腺中提取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从猪胃中提取治疗胃炎的胃泌素,这些都能一定程度验证“以形补形”中合理的部分。
所以很多人就会对照着《本草纲目》曾说的“以胃治胃,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以皮治皮”,把“以形补形”理解成了“吃啥补啥”。
其实,这样理解是有错误的。
● 首先,中医所说的“脏”,与现代解剖学意义上的内脏器官概念是不同的,不能以我们一般认知的脏器来简单类比和推论。
● 其次,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古医典籍里既有“心补心”、“肺补肺”这样的说法,也有“肠伤肠”、“血伤血”之论,这是一种辨证的观察解释方式,不能以“吃啥补啥”一概而论。
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对“以形补形”要么牵强附会、要么盲从迷信、要么一棒子全都打死,都是不妥的。
以下是通过现代医学验证可行的“以形补形”:
以血补血: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而且是血液必需的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有好处。
以心补心:猪心富含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虽不能完全改善心脏器质性病变,但可以增强心肌营养,有利于心脏疾病的痊愈。
吃猪肺补肺:从猪肺中制取的活性物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有显着疗效。中医则认为猪肺可清补肺经,适用于虚烦咳嗽、吐血、咯血;羊肺适合肺虚、小便不利;牛肺适合肺虚气逆等症。
吃猪肚补胃:猪胃中提取的胃泌素、胃蛋白酶等对胃肠道粘膜、胰腺均有营养作用,可以起到促消化的功效。
吃猪腰补肾:猪腰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各种维生素、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益气的作用。
给孩子以形补形,注意这3点
当然,虽然有一些食物可以做到以形补形,但也不意味着就一定适合孩子吃。在育儿方面,想要真正起到“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的功效,需要遵循以下3点:
1、有症状再补,没症状不补
以形补形、以脏补脏,总归是属于“补”的范畴,而中医认为“虚则补之”,身体有虚证的时候才要补,如果体质平和、脏器功能正常,完全没有必要为补而补,否则引起积滞、伤及脾胃,起到反作用。
比如说猪脑营养丰富,含有各种大脑所需的优质蛋白以及营养元素,用猪脑煮成“补脑粥”,既能补益脑髓,又能疏风,是一道补脑的良方。但是猪脑胆固醇含量极高,同样重要的鸡蛋黄,其胆固醇含量只有它的1/8。这些物质对孩子而言太过肥甘,除了大脑特别需要营养,否则就没有必要吃了。
所以“补脑粥”一般用于多动症、注意力缺失、大脑机能出现轻微失调的孩子,如果并没有这么严重,只是想改善大脑营养,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就可以用其他更温和一点的健脑食疗方了。
想让孩子更能专注学习:健脑核桃粥
<<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
想改善孩子的多动症状:补脑粥
<<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
2、同一“形”也有不同的性味功效
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肉,鸭肉性寒、猪肉性平、羊肉性温;那么同样是内脏,肯定也会有区别。
比如说猪血和鸭血就有区别。猪血性平,有补血养心和熄风镇惊的功效;而鸭血性寒,有补血和清热解毒的功效。
二者都能补血,而且有研究表明鸭血含铁量是猪血的4倍,补血效果似乎更好。但是如果孩子有贫血、气血不足的症状,体质又明显虚寒的话,吃平性的猪血就显然比寒凉的鸭血更合适了。
所以家长在以形补形的时候,也要辨清食物的性味归经,结合孩子的体质来选择。
3、某些内脏可以用草本替代
以形补形的食材,既包括动物脏器,又包括草本药物。中医认为,动物脏器气味醇厚,较草本药物更易被人体吸收,在调养补益方面的效果远胜草木金石,所以想要补益作用更强更快,一般都会用动物的脏器。
但是,动物内脏毕竟属于肉食,而且动物内脏和肉相比,一般都含有更少的肌肉纤维、更多的胆固醇、脂肪酸、蛋白质以及各类营养素,孩子是不能吃太多的,否则容易生滞、生湿。
其实,不必拘泥于以形补形,不管形状像不像,到底是不是“同气相求”,家长都应该知道,不是一种功效只能对应一种食材,家长们可以选择的范围是很多的。
比如说,猪腰补肾,黑豆、腰果同样可以补肾;猪心补心,莲子、酸枣仁也同样可以养心。当不想让孩子过多吃肉的时候,选择更容易消化的草本植物,也是可以的。
最后我想说,没有不好的食材,只有不正确的吃法。“以形补形”仍然值得现代医学的不断论证和研究,家长们无需过多纠结,根据孩子体质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只给孩子吃对的,就是最营养、最科学的育儿方法。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