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样做,容易养出斤斤计较的孩子(2)
一旦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就会觉得孩子「亏」了,不懂事。打击的话就会铺天盖地,指责孩子。
但我不这样想,每次看着儿子抱回那些他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和破得不能再破的书(虽然我们家的书已经四处堆满了),我都开心地接受,跟他一起欣赏他的战利品。
有一次,他还买了几根羽毛回来,拿回家一吹气就四处飞。
你说有用吗?真的没什么用,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还有一次,美术课上,他画一幅画,上面写着:送给墙。
班上的同学大多是送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
我看到他这这个,有点哭笑不得,问他为什么会想送给墙。
他说墙太空了,需要一幅画。
挺好的,你送给墙吧。
因为这恰恰是童趣,是本心,是随性率真。
为什么要因为父母的干涉而放弃自己喜欢的,就因为怕爸妈不高兴就让自己违背心意?
这样的事发生的太多太多了。
可是在生命的早期,童年最绚烂的时候,真的要这样做吗?
我愿意他在这个年龄,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决定,而不要去盘算着是赚了还是亏了。
在不需要计较的地方,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学会了计较。
这也让我们反思:孩子过早地熟知成人世界的法则和价值评判,是好事吗?
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过早地催熟孩子,他们会开始爱慕虚荣,去学着攀比。
图片来源:电影《阳光小美女》
现在有太多早熟的孩子,你瞧,三四岁的孩子就能熟练地刷为成人世界制作的各种短视频。
学着视频里的那些主播喊着、唱着、跳着,模仿着。
学了一些东西,但是也付出了更多的东西。
比如宝贵的户外时光,跟现实生活和玩具的接触时间。
我们回过头看,其实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短暂的。
只是那些时间,你的时间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如今,让孩子学到知识,让孩子认知这个世界,长见识,变得比任何时代都要容易。
可是,如何保护孩子的童心和童趣,却变得异常地艰难,因为整个大环境都在催熟着孩子。
焦急的父母们迫不及待,生怕自己的孩子不精明,怕他们吃亏,还像个孩子那样懵懵懂懂。
因为我们小区有托管班,所以经常在电梯里遇到一个胖乎乎的男孩,总是笑眯眯的,笑起来眼睛就变成了一条细缝。
他看到有小朋友不开心,他会问:你为什么不开心?
看到我带着儿子,他跟我打招呼说:你是不是他的爸爸?
有一次他穿着医生的服装参加学校的角色扮演活动,胖乎乎的像极了一个厨师。
我开玩笑说,你是不是开了一家饭店。
他开心地拍拍胖乎乎的肚皮说,是呀,我看上真的像个厨师。
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的是纯朴的童真气息。
什么是童真?
是那种率真随性,不计较。
是旺盛的好奇心,是真挚的善良。
是天真的想象,富有灵性的心灵。
丰子恺先生特别喜欢儿童,他说: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
他的画中大多有自家几个孩子的身影,他和孩子们一起玩乐,他欣赏着孩子们的天真,而少见成人世界里的虚伪和贪婪。
跟失去的那种种「物品」比起来,孩子的童心重要多了。
为人父母的我们,也要守护好孩子的这份童真,而不要将成人的世界过早地引向孩子。
树妈说:
文章之后,还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说一下,微信最近改版了。
咱们最新一期的视频,是关于孩子是叫你“妈妈”还是“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背后隐藏着另外的意思。
想看更多视频,可以关注我。后续我会在这里,继续跟大家分享我的有趣日常、心得、经验……欢迎来坐坐!
另外,微信最近改版了,为了方便后续能接收到咱们的文章,大家可以在文末点个【在看】,以免错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