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钱,可真好赚啊
那看看就看看吧。
看完这张数据图,我才由衷地理解那句话,女人和孩子的钱是真好赚啊,虽然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商业秘密了。
有人说,花钱能解决的事情,都是小事。也就是说健康的消费状态是能解决问题的,不会带来内心困扰。
而是别人总有办法从你手里拿走钱,你只是防守失败而已。
很多公司在设计商品的时候,都会研究消费者心理,为他们量身定制产品。说白了,就是组团研究怎么让你买单,怎么赚你的钱。每次消费的时候,像极了一群猎狗瞄准一只蠢蠢欲动的兔子,看着它走近,等待时机将其捕获。
这群高手们才不会守株待兔,他们总是能巧妙地点燃家长心里焦虑的火苗,坐等飞蛾扑火。
有一天,路过商场,一个年轻的促销员拦住了我们。他拿着一个题板让我的孩子跟他一起做游戏,并承诺完成后送给孩子一个玩具。孩子看见做游戏可以获得玩具,一口就答应了。先是简单的游戏,她表现不错,我在一旁也跟着高兴。慢慢的游戏难度提高了,孩子也逐渐被难倒了,我在一旁也看得着急。
最后,她获得了相应的玩具,促销员说他是某机构的老师,刚才玩的不仅是个游戏,也是一个测试。但测试结果看出,我的孩子某些方面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为了说服我,他拿出一张纸,上面标注着各种标准,并告诉我只有这些都达标了,以后学习成绩才会好。
作为家长,听到“专业人士”这样评论,很难不着急。他巧妙地点燃了我的焦虑,一时间我竟然差点就相信了我的孩子这不行,那不行。
接着,他恰如其分地开始给我介绍起他们机构课程的优势,可以如何如何提高孩子这些能力,帮助孩子未来成为学霸。
我仔细地看完这些标准表的内容,发现符合心理发展的标准,游戏没有问题,标准也没有问题,但是,结果解释是有问题的。
好比让幼儿园小朋友完成三年级小朋友的考卷一样,测试下来孩子的分数肯定不及格,但这并不代表孩子能力发展低于同时期标准,孩子能对一道题,都应记作超标,,而不是不达标。所以测试结果被错误解释了。
看懂这一点,我就笑了,婉拒离开。
但很多不了解孩子心智能力发展的家长,可能就笑不出来,也走不了了。
这就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推销方式:让你的孩子做测试,发现测试结果不尽人意,再公布测试结果及标准,到这一步就基本能点燃家长的焦虑了。
在成人看起来不是很难的测试,对孩子而言是有难度的。可在那特殊的环境下,家长却感觉到自己的孩子不是聪明的,没有任何超前发展的可能性。一瞬间就感觉自己丢了一个天才宝宝。
其实这个套路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同样熟悉的还有类似这样勾起丧失感的广告语——如果你没有iPhone,你就真的没有iPhone。
他们成功地让家长感受到切实的丧失感,又给家长心里的焦虑火苗浇上一勺油。
一旦焦虑产生,内心的惶恐和不安就占满了全身,瞬间加工出其他更糟糕的夸大的联想:我孩子没有某种能力——不久后会变成学渣——无缘清华北大——堕入失败的一生……
紧接着,商家很热情地向家长提供解决方案,花钱买他的东西可以弥补丧失,缓解焦虑。
家长们买单是为了安抚自己惶恐不安的焦虑,至于商品本身适不适合孩子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了,可惜的是,家长们却意识不到,他们还一味地觉得对方说的是对的。
商业世界里贩卖焦虑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对于养育幼童的父母而言,本能上会提高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不留神就进了商业猎杀射程以内。如果轻易就被猎杀了,我想大概还有这两种可能性。
①花钱是成本最小的弥补童年遗憾的方式
某销售总结:小时候没穿漂亮裙子的妈妈,更喜欢给女儿囤积公主裙。
衣服如此,玩具也如此,很多婴幼儿用品被买下来,未必是给孩子使用的。幼年缺失的遗憾,已经让此刻的自己分不清到底是为了满足谁的需求而买单。
没有完美的童年,只要你愿意,一定能找出点遗憾。物质或能力方面的缺失,成了家长最愿意消费的内容。
有的孩子学习钢琴不是因为他有此类兴趣和天赋,而是因为家长小时候有遗憾。二胎也难逃这份遗憾,比如有的二胎学钢琴,是因为老大错失了学习的良机。
还有的遗憾是日常带孩子时累积出来的。比如“打一耳光,给一颗糖”是最常见的,对孩子发了脾气,就带他出去消费;不能陪伴孩子,就给他买东西,以此弥补自己的缺位。
家长心里未能消化的遗憾太多,而消费只能换来短暂的安抚。若想持续地安抚,就只有持续的消费。
②想成为“开挂赢家”的潜意识欲望
劳碌的家长们的业余时间,都给了能让人放松的综艺,电视剧,短视频等等,原本你以为那些内容都是娱乐大伙儿的,可那些内容也正潜在地给大家提供“养育模板”。
比如最近热播的讲升学焦虑的电视剧,看起来共情了很多家长,但很多人感觉看完更焦虑了,有趣的是剧中大量穿插了补课机构的广告,原来这部剧的赞助商就是培训机构。一边制造升学焦虑,一边利用升学焦虑赚钱。
你以为你在看剧?不,你已经被暗示如何做猎物,进入了商业猎杀射程。这个套路最狠的地方在于,你根本意识不到,新长出来焦虑的小辫子,一把被别人抓住了。
曾有人问:如果每家都送孩子学钢琴,那么弹钢琴还属于孩子的特长吗?
家长们其实很难意识到自己在按“别人制定的模板”在培养下一代。失去了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搞得教育也变得从众且盲目。这和游戏里的人民币玩家一样——买最好的装备,而且多多益善,只为成为无敌手。
好斗,想赢是每个人都有的欲望。有时为了赢,就想走点捷径。所谓成为“开挂赢家”的欲望,就是想快速通过增加外在品质,获得最好的装备,击败他人,坐拥开了挂的人生。
但是,我们都知道,再漂亮的衣服也无法保证孩子成为最闪耀的明星。反而可能因打扮最亮眼,却表演最拙劣而成为众人的笑料,留下影响一生的创伤。
一个人的价值感体验,分内外两种。
一是完成任务并清楚自己发挥的作用,然后自我认可,这是内部价值,是真实自信的内核。
二是披着一身豪华装备,获得他人赞许,骄傲兴奋而内里心虚,这是外在价值能带来的真实感受,是精致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内核。
家长们为孩子花的钱,朝内,则长了心智;朝外,就添了装备。
有一个核心指标可以帮助判断——买的这些东西或培训,是孩子当前的自发需求,还是流行模板要求的需求。判断自发需求,就看孩子当前能力踮踮脚能否够得到。小孩子的需要会伴随能力发展自然生发。
还有一个判断办法——评估,我们花钱是在让孩子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还是在让孩子获得更多他人的赞许。
所以,家长为孩子花钱过度,一是被别人设计出了焦虑,又缓解焦虑;二是代偿自己的内心缺乏,弥补遗憾;三则是战胜他人的欲望。
家长担心孩子迷恋虚拟人物的开挂人生,却又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着外挂,把养孩子搞成了玩网络游戏。一旦孩子的内在被忽视,他可能像游离于世间的游戏人物一般,失去了真实的自我,盲目地追求外挂。这些并不增加底层自信,还可能成为未来的定时炸弹。
如果我们以真实的自我被爱过,能体验发自内心真切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就不必慌乱地四处寻找外在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