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与生俱来的前额葡萄酒色斑,不仅仅是一种胎记!(2)
这种火焰般的红斑几乎完全与正常皮肤平齐(有时稍高于皮肤),压之不完全褪色,延伸至面部中线时通常形成泾渭分明、不跨越中线的边界,与红斑同侧的鼻和口腔黏膜亦可受累。随着年龄的增长,葡萄酒色斑可能颜色逐渐变深,甚至形成结节。
国外资料显示,面部葡萄酒色斑以右侧为主,国内的一项统计则显示左侧居多(60%)。大约18.3%-33%的儿童亦可双侧受累[1-2]。
双侧面部葡萄酒色斑[3]
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另一特征是出生时即出现(与生俱来),且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因此,这种血管痣与更为常见的婴幼儿血管瘤迥异,后者通常是在出生后才会逐渐出现,且随着时间逐渐发展甚至消失。
存在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儿童中,10%-35%存在颅内病变。同时累及前额和上眼睑的葡萄酒色斑或者大面积的葡萄酒色斑(如两侧面部病变)与颅内/眼部病变强烈相关:一侧面部大部分区域、两侧面部大部分区域都有葡萄酒色斑的儿童,颅内/眼部病变的发病风险分别为25%、35%[4-6]。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存在面部葡萄酒色斑(或面部以外部位)的儿童都有Sturge-Weber综合征,因此并不是所有面部葡萄酒色斑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干预。
以往有学者认为,面部葡萄酒色斑是沿着三叉神经分支分布的,但更新的一些研究证据发现,三叉神经的走形与儿童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异常之间并无明显关系。但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分布与胚胎面部血管系统有关[7]。
有学者通过相关研究“绘制”了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儿童中高度提示Sturge-Weber综合征的高危区域,即以双侧眼外眦与耳朵顶端连线以上的“前额区域”(下图右侧图片中的灰色区域,包括上眼睑)。可见该高危区域实际上涵盖了三叉神经3条分支的分布区域。
a.三叉神经3条分支的分布;b.高危的“前额区域”[7]
如果儿童在这一高危“前额区域”出现葡萄酒色斑,其Sturge-Weber综合征相关神经发育异常、癫痫发作或青光眼等并发症的风险倍数如下表所示[7]。
另一项研究中也探究了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具体发病部位与Sturge-Weber综合征并发症的关系,其描述的面部葡萄酒色斑的高危分布方式大致与上述“前额区域”相符。
前额中远离中线的、呈线状分布的葡萄酒色斑与Sturge-Weber综合征的发病无关,但研究样本量较小[8]。
具体而言,如下图所示,如数字1、3、4分布的面部葡萄酒色斑与Sturge-Weber综合征风险无关(其中1、4呈线状分布、远离中线)。
如数字2、5、6分布(即主要累及“前额区域”)的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儿童发生Sturge-Weber综合征则高达2.88-17.08倍,尤其是数字6中呈不典型分布(跨越中线)的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发病风险最高(17倍)。
数字2、5、6分布的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儿童发生Sturge-Weber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升高[8]
Sturge-Weber综合征案例中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分布[8]
此外,葡萄酒色斑需要与更为常见、外观相似的单纯型血管痣(nevus simplex)相区分,尤其是跨越中线者。
单纯型血管痣是另一种与生俱来的淡红色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这种血管畸形拥有许多别名,包括鲑鱼斑(salmon patch)、鹳咬痕(stork bite)、天使之吻(angel kiss)、新生儿焰红痣(Nevus flammeus neonatorum)。
单纯型血管痣多位于眉间中线、额头、眼睑、鼻子、上唇、枕部头皮、腰骶部,边缘不规则,常跨越中线。大多数面部病变将在儿童1-2岁前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枕部和腰骶部病变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通常无需治疗。
图源:The Primary Care Dermatology Society: http://www.pcds.org.uk/clinical-guidance/salmon-patch-syn.-naevus-simplex-stork-bite-if-involves-the-forehead#!prettyPhoto
四
Sturge-Weber综合征
的颅内表现
Sturge-Weber综合征的颅内表现通常与葡萄酒色斑位于同侧,但一侧葡萄酒色斑的儿童可能出现双侧颅内病变,而一侧颅内病变的儿童亦可能出现双侧葡萄酒色斑。
癫痫发作常常是Sturge-Weber综合征的首发神经系统表现。大约75%的Sturge-Weber综合征儿童在出生后第1年出现癫痫(婴儿痉挛症),90%则在生后2年内发生癫痫,国内文献报道的癫痫发生率较低(64%)[2,4,9]。
癫痫发作可出现于任何年龄,发作形式多种多样,当其病情逐渐进展后,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能较差。
癫痫发作可能与Sturge-Weber综合征引起的软脑膜血管瘤有关,后者可以通过脑部核磁共振检查进行确诊。
该综合征还可导致卒中样发作症状、偏瘫、偏头痛、学习困难和行为异常、注意力和社交障碍、进行性脑钙化等神经精神并发症。高达60%的患病儿童出现智力障碍[9]。因此,这些并发症可能给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和负担。
五
Sturge-Weber综合征
的其他表现
Sturge-Weber综合征的眼部并发症包括结膜血管增多或扩张充血、青光眼、脉络膜血管瘤、视网膜剥离、虹膜异色症[5,9]。这些眼部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
裂隙灯下结膜血管扩张充血[9]
30%-70%的Sturge-Weber综合征儿童出现青光眼,如果上下眼睑均有葡萄酒色斑,则儿童发生青光眼的风险高达50%[2,9]。青光眼常见于婴儿期,但在青少年或青年时期可出现另一发病高峰。患者多表现为眼球突出、瞳孔扩大呈“牛眼”外观和视力障碍。
面部葡萄酒色斑、青光眼(眼球突出、瞳孔扩大呈“牛眼”外观)[9]
Sturge-Weber综合征的儿童可能出现一些口腔表现,如牙龈血管瘤,,后者通常与面部葡萄酒色斑同侧,同样以中线为界,压之褪色。牙龈血管瘤的典型症状是,轻微刺激或创伤可能诱发牙龈出血。
压之褪色的牙龈血管瘤[1]
Sturge-Weber综合征还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有关。
六
Sturge-Weber综合征的
筛查与治疗策略
关于面部葡萄酒色斑的筛查策略,以往建议对沿三叉神经≥1条分支以上分布者或合并神经系统症状、青光眼的儿童进行脑部核磁共振扫描[10]。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建议,前额任何部位中出现葡萄酒色斑的儿童应尽早进行眼科筛查,最好是在出生后第1天,并进行脑部增强核磁共振检查[7]。
对于前额远离中线、呈线状分布的葡萄酒色斑(可能与Sturge-Weber综合征发病无关),临床医生可与家长共同决策进行眼部和脑部筛查。
值得注意的是,生后早期进行影像学筛查可能遗漏Sturge-Weber综合征的征象,即便其结果正常,临床疑似Sturge-Weber综合征的儿童也可能需要复查。对于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异常的儿童,应进行脑电图检查,并定期接受儿童神经科和眼科的随访[7]。
目前尚缺乏研究证据支持最佳的影像学筛查时间。有学者建议在生后3个月内进行,亦有学者认为,对于无症状、不准备进行预防用药的前额葡萄酒色斑儿童,可推迟至1岁以后再接受影像学检查[7,11]。
目前Sturge-Weber综合征尚缺乏根治或特异性治疗手段,临床医生主要针对上述葡萄酒色斑、青光眼、癫痫、卒中样发作或软脑膜血管瘤等并发症进行治疗。
葡萄酒色斑的治疗目的在于尽量减少皮损对儿童心理、社交功能的影响,以及减少葡萄酒色斑的结节化和可能引起的组织肥大。激光治疗是适合所有年龄患者的安全方法。儿童期早期开始治疗可能取得更好的结果[12]。
对于抗癫痫药物治疗失败的儿童难治性癫痫,可考虑外科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局部病灶切除术或大脑半球切除术。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卒中样症状发作。
局部用药是治疗青光眼的首选方法。青光眼的治疗目的是降低眼内压,从而降低失明的风险。少数药物治疗失败的儿童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英国Sturge-Weber综合征互助团体的logo:https://www.sturgeweber.org.uk
综上所述,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一种以面部葡萄酒色斑、青光眼、癫痫、软脑膜血管瘤、卒中样发作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先天性血管瘤病。
尽管面部葡萄酒色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毛细血管畸形,位于“前额区域”的葡萄酒色斑很可能不只是一种胎记。通过识别儿童这种高危区域的葡萄酒色斑,并早期进行眼科和脑部筛查,有利于发现和控制青光眼或颅内病变等可能带来严重危害的Sturge-Weber综合征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1] Tripathi AK, Kumar V, Dwivedi R, Saimbi CS. Sturge-Weber syndrome: oral and extra-oral manifestations. BMJ Case Rep. 2015 Mar 12;2015:bcr2014207663. doi: 10.1136/bcr-2014-207663. PMID: 25766438; PMCID: PMC4369055.
[2]Singh AK, Keenaghan M. Sturge-Weber Syndrome. [Updated 2021 Jan 23].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Jan-.
[3] Higueros E, Roe E, Granell E, Baselga E. Sturge-Weber Syndrome: A Review. Actas Dermosifiliogr. 2017 Jun;108(5):407-417.
[4] 李新宇, 王薇薇, 吴逊. 我国斯特奇-韦伯综合征研究进展[J].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 16(1):3-6.
[5] Comi AM. Sturge-Weber syndrome. Handb Clin Neurol. 2015;132:157-68. doi: 10.1016/B978-0-444-62702-5.00011-1. PMID: 26564078.
[6] Luat AF, Juhász C, Loeb JA, et al.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Sturge-Weber Syndrome: Current Status and Unmet Needs.Pediatr Neurol. 2019;98:31-38. doi:10.1016/j.pediatrneurol.2019.05.013
[7] Waelchli R, Aylett SE, Robinson K, Chong WK, Martinez AE, Kinsler VA. New vascular classification of port-wine stains: improving prediction of Sturge-Weber risk.Br J Dermatol. 2014;171(4):861-867. doi:10.1111/bjd.13203
[8] Dutkiewicz AS, Ezzedine K, Mazereeuw-Hautier J,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risk for Sturge-Weber syndrome in children with upper facial port-wine stain. J Am Acad Dermatol. 2015;72(3):473-480. doi:10.1016/j.jaad.2014.11.009
[9] Kainat A, Sarwat S. Sturge-Weber Syndrome and secondary glaucoma. EyeNet Magazine. 2014; October: 49–51.
[10] Uptodate. Sturge-Weber syndrome.Available from: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sturge-weber-syndrome
[11]De la Torre AJ, Luat AF, Juhász C, et al.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for Clinical Care and Research Needs for Sturge-Weber Syndrome. Pediatr Neurol. 2018;84:11-20. doi:10.1016/j.pediatrneurol.2018.04.005
[12]Sabeti S, Ball KL, Burkhart C,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th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Port-Wine Birthmarks in Sturge-Weber Syndrome.JAMA Dermatol. 2021;157(1):98-104. doi:10.1001/jamadermatol.2020.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