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飙到9.3!口碑炸裂,它值得所有国人一看
要说近期的“第一国剧”,很多网友一定会pick《觉醒年代》。从开播到现在,它的豆瓣评分从8.8飙升至9.3,播放量超10亿。一个风云动荡的时代,一群救亡图存的先驱,看得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一众民国的思想和文化大师: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一代人,领风气之先,成为了永远被历史铭记的“新青年”。< 1922年夏,陈寅恪(立排左二)、章士钊(立排左四)、陈西滢(立排右四)和傅斯年(立排右二)等人合影 >如大先生鲁迅,“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青年时代的毛润之,心怀“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的壮志;“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朱自清,在衰病的晚年,坚决不领敌人的“救济”,展现出一种非凡的民族气节;
“最早醒来”的知识分子之一陈独秀,他的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和兼济天下的大情怀无不让人敬佩……100年了,他们仍然是“最酷的年轻人和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直到今天,我们仍有无数个理由,从那个年代汲取思想的和精神的营养。如鲁迅先生,每每看到他的话,都觉得无比贴合今天打工人的现状。就像一个良师益友,当你迷茫、失落或举足无措时,他的智慧总会为你指点迷津,让你受益匪浅: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野草》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华盖集续编》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集外集拾遗》
“伟大的爱国者”郁达夫,在作品中毫不讳言自己的“沉沦”,曾经“丧”得超乎你的想象。知识我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颗安慰我、体谅我的心。——《沉沦》
她在极普通的邻里日常生活中,不消几笔就直抵反思国民精神的高度: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填起来不就好了吗?没有一个。第一条: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第二条就是这猪肉的问题了,若没有这泥坑子,可怎么吃瘟猪肉呢?吃是可以吃的,但是可怎么说法呢?——《呼兰河传》
< 辽宁沈阳,1948年2月。摄影:杰克·比恩斯 >新旧文化、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人文精神的蓬勃和思想解放的自由,悉数体现在他们的为人和为文当中。想要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格局,读读民国大师和作家们的书,总不会错。基于所收作品的初版复刻,封面、内文皆完整保留原生之美。收录的作者,全都如雷贯耳:鲁迅、郁达夫、朱自清、闻一多、徐志摩、苏曼殊、萧红、戴望舒、庐隐、穆时英、梁遇春、落华生(许地山)、朱湘、夏丏尊、刘呐鸥。最早这些书,都是由大名鼎鼎的商务印书馆、创造社、文学研究会、未名社、开明书店等出版,全都是民国出版界的翘楚。此番由影响力巨大的百花文艺出版社,组织社里的资深编辑,经过十余年的筛选和整理;选书严谨,成书权威。共分为三辑,其中既有我们熟知的经典,又有现代文学史上的漏网遗珠。第一辑包括:鲁迅《朝花夕拾》、朱自清《背影》、鲁迅《呐喊》、郁达夫《沉沦》、鲁迅《彷徨》、萧红《呼兰河传》、萧红《商市街》、闻一多《死水》、戴望舒《望舒诗稿》、徐志摩《志摩的诗》。第二辑:郁达夫《闲书》、郁达夫《达夫游记》、鲁迅《野草》、鲁迅《鲁迅自选集》、朱自清《欧游杂记》、朱自清《伦敦杂记》、庐隐《海滨故人》、朱自清《你我》、徐志摩《巴黎的鳞爪》、戴望舒《望舒草》。第三辑:梁遇春《春醪集》、穆时英《公墓》、穆时英《南北极》、徐志摩《落叶》、苏曼殊《曼殊小说集》、落华生《空山灵雨》、徐志摩《猛虎集》、闻一多《红烛》、徐志摩《自剖》、朱湘《石门集》、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刘呐鸥《都市风景线》、朱湘《缀网劳蛛》、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夏丏尊《平屋杂文》。书单君在读的时候,特别神奇,觉得心境整个地都变平和了。徜徉在大师们笔下的世界,好像在听他们说话,和他们对话一样。全套35本原价805元,书单特惠价只要389元!节省416元还包邮。不可否认名士们的才识超凡,品格崇高,一定是其中之一。像丰子恺和朱光潜的老师、提出“语文”这一概念的近代文学家夏丏尊,叶圣陶先生说他,没有一张文凭,却“知识广博”,自学成大家。伟人“崇敬其人格”,鲁迅、李叔同、朱自清等文化名人更是和他交情匪浅。他的备受推崇的《平屋杂文》一书,知人论世、闲话闲说,篇篇精彩。如《原始的媒妁》,将月老、「跳月」、日本的盂兰盆节和“婚”字的来历娓娓道来:届时家家迎亲接眷,男女都盛装了空巷而往。关于从来有「好男不看灯,好女不游春」之诫,足以证明这是「跳月」的变形了。
朴实典雅、画面感十足,比民俗学的专著或纪录片,不知要好看多少倍。天才诗人朱湘,与徐志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清华四子”之一。23岁,参与前辈闻一多创办的《晨报》工作,可见其才情。代表作《石门集》中的《四行·清明》一诗:尤为令人可惜的是,他的生命和创作就像一颗流星,虽耀眼却短暂。茅盾先生说:“读庐隐的全部著作,就仿佛是在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如《海滨故人》,随便一出手,就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五四的气氛当中:山涧里的白云,随风袅娜,真是如画境般的湖山,我好像作了画中的无愁童子。
在那个时空变幻如过眼云烟的年代,这些人和文字,都是时光留下的指纹。而除此之外,这套书系凝结了民国历史和文化的另一面。如鲁迅先生,我们印象中的他,既思想深刻又温厚热诚;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黏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野草》
既有独立张扬的精神韵味,又与《诗经·小雅》中“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古典之美相通。民国的女作家们,则犹如繁星点点、灿若银河:张爱玲、萧红、庐隐、苏青、丁玲、林徽因、凌叔华、吕碧城、冰心……著名的文化学者夏志清曾说,未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萧红本人,更是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她最有代表性的《呼兰河传》,写呼兰这座小城的社会风情和人生百态,尤其负有盛名。也因为《呼兰河传》的“高度真实”,夏志清说:“萧红的文学成就一点也不比张爱玲逊色。”当时,还有一个“红极一时、昙花一现”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它引进自日本的现代主义文学,主张以“新的感觉”表现自我。上海的“鬼才”作家穆时英,被誉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漂泊着,秋天的叶子似地,一重山又一重山,一道水又一道水——我们是两个人。
和一副檀板,一把胡琴,一同地,从这座城到那座城,在草屋子的柴门前,在嵌在宫墙中间的黑漆大门前,在街上,在考场里,我们唱着莲花落,向人家化一个铜子,化一杯羹,化一碗冷饭——我们是两个人。《公墓》
你能感受到吗?乱世之中的飘零和孤苦之感,可以说是被他写活了。他们写景、写人、写事,脉脉含情、气韵生动,鲜活有趣。于平常的无甚惊奇处,不经意间,就构造出了深层次的鉴赏乐趣和丰富动人的精神空间。基于文学大师初次出版作品的意义,遴选当年优质原版书进行影印,充分保留民国出版物的原始风貌;既有民国美学的怀旧和高级,又具备老版图书的收藏价值。如鲁迅先生的《野草集》,以1927年7月印行的第1-1000本为底本复刻;闻一多先生的《死水》初版,是1929年3月由新月书店发行的。特别要提醒您的是,书里的文字也许略有模糊,但并非是当代印刷的原因,而是忠实呈现了当时的印刷模样。另外,本套丛书还延请多位金话筒奖得主录制有声读物,扫描封底的二维码即可收听。让韵调悠扬的声音和沉淀在岁月里的文字,带你回到那个觉醒时代。全套35本原价805元,这次赶上书单优惠价,只要389元!几顿火锅钱,就能独享这一豪华的读书盛宴!喜欢不要错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20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