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高校专业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大起大落”式角色:
它于90年代末开始出现在国内高校,历经了十多年的迅猛生长后,却在下一个十年,成为教育部撤销专业榜单里总不缺席的前几名选手。
从“突飞猛进”再到“最被嫌弃”,短短20多年,这一专业以及追随着它的学生们,,都经历了些什么?
增长连年翻倍,
一路狂飙的年轻专业
相对听起来领域更加特定的法学、经济学、物理学、医学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似乎更庞大而模糊。
具体来看,这是一种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面向社会问题、公共项目、公共物品和资源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社会问题包罗万象,比如从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到环境污染,都能纳入其中,公共项目、物品和资源同样纷繁复杂。
所以,与此关联的公共管理学科,注定拥有各种不同的底色。跨学科、交叉学科、相对年轻,都是国内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关键词。
教育部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目录中提出的目标是,培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问题是,社会真的需要规模那么庞大的“管理人才”吗?/unsplash
论年龄,它在高校学科界是一名95后年轻选手。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修订研究生专业目录,新增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成为该门类下设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
同时,行政学 ( 行政管理) 离开原先的政治学范畴而进入到公共管理大类,成为它的一个二级学科。这标志着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对成熟及其学科地位的正式确立。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纳入本科教育行列。第二年秋季学期,东北大学、云南大学招收了全国首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有学者曾在2000年前后表示: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在新世纪将成为中国一门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学科。[8]
果不其然,公共管理在高校的生长速度没让人失望。从办学规模到学生扩招,它便开启了一路狂飙模式。
95后年轻学科,扩张势头迅猛。/unsplash
萧云在2010年入读了西北某本科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她是学校开设该专业以来的第二届学生。也是在同一年,学校在原法学院和管理学院基础上,组建了公共管理学院,萧云被纳入其中。
专业、学院和萧云一样,都是新生:课程设置一切从新开始,也没有毕业生提供就业参考。
本科毕业后,萧云考取了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希望提高学历,为能进入高校当老师做准备。
但这条路远比她想象得要拥挤。2000年,全国开设公管专业院校为57所,第二年即翻倍,增加到了132所;到2007年为322所,2011年,国内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32所。[2]
被大批量制造的毕业生,与依然位置有限的就业市场。/图虫创意
不仅量多,它的存在范围还非常广,综合类、师范类、财经类高校争相开设,甚至是体育类大学,农林、医学等方向的理工科高校,也出现了这门专业的身影。
公管类专业学生被大批量生产,毕业生的“通货膨胀”随之而来。
萧云最终没能完成自己的第一职业预期。因为即便是想入职层次低较低、非一二线城市的高校,其门槛也达到了博士学历。何况是出自普通本科、普通读研院校的学生。
被撤销得最多的专业
比萧云晚于7届进入公管下属行政管理专业的刘然,更明显地经历着这门学科的另一种命运。
2017年,刘然错失第一志愿,被“爸妈意愿里的专业”录取。
这一年,公共事业管理成为教育部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
据教育部公布的本科撤销专业结果显示,2015-2019年五年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总数排名全国前五——它基本做到了年年被“消失”,且消失规模大。
图片来源:澎湃·美数课
有学者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高等院校的遍地开花与迅速扩展,不仅超出专业始创者的预期,也远远超出了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力。[2]
尤其是在上世纪末高校扩招开始后,综合了办学成本更低的文科、当时的朝阳专业两个因素的公共事业管理,成了大学的热门新设专业。
大量开设这类文科专业,也成了专科升级为本科、专门性向综合类大学进阶的常规动作。
实际上,不少高校公管专业的设置,“不是缘于自身已有较强的相关学科实力或资源积累,多是出于形势所需,在师资、教学、专业基础都较薄弱的条件下起步”。[2]
求量不重质,必然会对学科造成伤害。/unsplash
扩张飞快但步伐不扎实,这条路也注定很难走得远。
与其他专业重合度高,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致使学生就业困难等,都属于专业被撤销的原因。这些也是公共管理类学科正面临的问题。
学科交叉是公管类专业的一大特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其失去“特色”。
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少公管类学院将“厚基础、宽口径“作为目标,这就使得不同方向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课表中占据了大多位置。
以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前者的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 课学分合并占比达74%,后者为67%,即通识类课程的比例,远远高于专业方向的课。[2]
“什么都学但都不深入”、“偏向理论缺乏实际”。/unsplash
如今本科四年级在读的刘然,会这么向身边人介绍自己所读的专业,“一门研究政府治理和社会事务的学科”。
如果再问她,这门专业具体在学什么——好像确实没法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什么都接触一些,也学得不精。”
因为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这门学科包罗整合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门类的课程。
刘然更愿意从另一个方向来看待它:
各类社科课程杂糅着学,本身也具备意义,她学会从综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曾因一节社会政策课,对周身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感受到专业自带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化理念。
相比倚重专业技能的教育,公共管理带给刘然的感觉,更像一门贯穿三四年的通识教育,也就是说,“它的实践性、应用性、职业导向并不太强”。
但这对刘然来说不算个大问题,因为她已经考虑好了本科后的规划——通过留学读研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