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了健身卡一次都没去;买了美容仪没用几次:丧心病狂地亏钱?这不就是我本人吗!
2021 年 12 月 18 日 08:01:26 海上落花
尽管知道这是陷阱,但能够绕开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多时候,我们都在心甘情愿地往里跳,跳进去后依然心满意足。
前段时间,豆瓣上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出名了。这个小组的目标是:争当豆瓣第一正能量攒钱小组,创立至今已经聚集了将近50万人。在这里,有人毕业一年攒下10万,有人工作5年攒下80万。
网友们在小组里分享着自己的攒钱经验,无论月入3000还是月入30000,在这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攒钱改变生活。但与此同时,我却发现,在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的旁边又滋生出了一个丧心病狂亏钱小组。如果说攒钱让人丧心病狂,我们大概还能理解,那么……丧心病狂亏钱又是怎么一回事?相对于攒钱的正能量,亏钱小组的简介里则写着:分享大家的亏钱经历,尤其是试图理财反被割的经历,我杀我自己给猴看。实际上,在看了几个帖子以后,我们的心态很快就从最初对丧心病狂亏钱的不理解转变成了——这不就是我本人吗?!跟风炒股被割,办了卡只去过一次的健身房,只上过一次的网课,盲买的各种美容仪和护肤品,一时兴起买的相机、咖啡机、平板电脑、switch……几乎都是用了没几次就闲置,亏钱亏到了姥姥家。多看几个帖子就会发现,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而大家虽然来自全国各地,但在亏钱这条路上几乎走的却是同一条路线,其中的高频“景点”有:以为能赚钱的炒股、以为能坚持的健身卡、以为能好好学的吉他、以为好用的护肤品、以为能看书的kindle以及一切以为占了便宜的打折……还有人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广大没有自知之明的同伴们提了个醒。我是那种早上完全起不来床的人……闹铃声开到最大也听不见。有一天看到b站up主推荐提高自制力的app。其中有一个app,功能是先设定一个需要多少天完成的目标,然后投入押金,每天打卡,完成了以后app把钱退给你。如果没在规定时间打卡,app就把钱扣下了。我当时虎躯一震。心想我改掉赖床的机会来了!当即下了这个app,设定每天早上7点打卡,暂定一周。充钱的时候有好几个档——我想都没想选了188。然后目标开始的第一天——我就没起来 。这种套路在各类打卡和减肥APP中经常见到,投入押金的那一刻,每个人都信誓旦旦充满信心,仿佛赌上了自己的大半身家,颇有仪式感。但结局往往都是坚持不过三天,就眼睁睁看着自己投入的押金打了水漂。在北京SKP店庆,女人们心照不宣地去男装楼层排队,因为男装楼层客人少,排队时间短。每个购物节,似乎也都是女人们的主场,由此甚至衍生了“她经济”等新的消费名词。在丧心病狂亏钱小组里,,一位男性豆友@喆 也分享了自己的亏钱经历:请设计师装修房子,设计好后发现按照这个设计装修房子要花费50万,干脆不装了,白扔了14000的设计费。他也有跟女生们类似的亏钱方式,比如办健身卡、买吉他,以及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的炒股买基金等例行亏损。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因为恋爱亏了不少钱:跟女友吵架摔坏的手机和劈腿被抓后送给前女友的车。
这动辄6位数的数字,看来男人们亏起钱来也是不亏则已,一亏惊人。今年四月,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了一份《男性群体消费趋势研究报告》,报告调查了当前男性群体消费的市场背景与趋势。 前几年有一份刷屏的“消费市场价值趋势排序”——在零售专家心目中,消费市场的价值从高到低依次是“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男性价值垫底,甚至连汪星人都不如。但实际上,根据近年来的市场调查与数据报告的资料显示,男性群体的消费能力明显被低估了。
美国互动广告局(IAB)与IAB中国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在PC端还是移动端,网购消费者中男性占比均超过女性,其中PC端网购的男女占比分别为57%和43%,移动端网购则为53%和47%。 就连在男性消费群体中一向冷门的美妆护肤领域,这两年也有明显增速。据天猫发布的《2019颜值经济报告》显示,在男性化妆品中,口红的消费增速达到了278%,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使用口红、眉笔、精华、防晒、面膜和彩妆。同脸部护肤、身体洗护、香水、头部洗护和口腔护理相比,男士彩妆同比增速最快达到了89%。
与此同时,男士专用品牌的同比增速达到了56%,很多化妆品公司专门为男性消费者开发男士专用脸部护肤套装、洁面乳、乳液乳霜、专用面膜、BB霜和CC霜等。前段时间,罗永浩抖音直播首秀创造了1.1亿的销售额,其中80%消费者为男性。如此看来,“他经济”似乎也在悄然崛起。在疯狂剁手进行买买买时,人们把精打细算四个字抛诸脑后,那一刻,他们体验的是消费的乐趣,感受的是购物所带来的愉悦感。 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消费时会经历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消费心理大致分为四类:从众,求异,攀比,求实。从众心理是指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从而作为符合公众舆论的购买选择,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跟风购买”;求异心理则恰恰相反,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攀比心理就更不用说了,为了跟别人比较买错的东西还少吗?四种心理中只有求实心理是理智消费的表现,即在购买时特别注重商品质量、性能、价格等,但同时也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比如双十一时,有人会提前列出清单,把想买的东西加入购物车,但等到半夜血拼完却发现,最终买的永远比预想的多,甚至会为了打折活动、凑单等买一些用不到的东西。当下的感觉是占了便宜,实际上却是亏了钱。这其实是一种消费心理陷阱,“折扣”二字总会让人忘记本身的需求而身处消费心理的陷阱中。实际上,人们无法在消费时避免交易偏见。原价和促销价永远会被拿来对比。尽管原价已经和现在不相关,但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拿现在的价格和原来的价格做比较,差额越大就越觉得满足,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其实,当我们需要一件东西时,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只是商品本身的效用和我们为了购买它需要付出的成本,只要这两点都在合适的范围内,这就是一次“求实”的消费。但现实中,我们却很难抑制自己的贪便宜心理,看到折扣就克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所以尽管知道这是陷阱,但能够绕开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多时候,我们都在心甘情愿地往里跳,跳进去后依然心满意足。而“断舍离”的时刻总是痛苦的,当到了多余的东西放不下需要低价转手的那天,我们才恨不得剁掉当年疯狂加购的那只手,只不过为时晚矣。
1.《2020男性消费趋势报告|“他”经济崛起,男性消费能力不如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