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李雪琴这儿,喜剧的内核其实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对于95后来说,下岗潮的影响实在过于遥远,所谓“大词儿”的意义也基本止步于玩梗。丧的人不关心世界,只关心今天能不能无惊无险地过完。
如果没有李雪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必然会寡淡很多。
她带着“碰瓷吴亦凡”的流量来,拄着麦架惨然一笑,留下了“宇宙的尽头是东北”的梗。
一开始不被看好,到被李诞强势复活,渐渐炸场炸出圈,最终赢得了领笑员一致的“天才”评价。决赛她没夺冠,甚至没进前三,对手意难平,评委意难平,观众意难平,李雪琴本人倒是情绪稳定,让人不由得怀疑,这是不是她感受到目的已达成,临走前故意放的水。
在旁人看来,她出现在哪都会让人感到意外。一个北大毕业生去当网红,一个网红去说脱口秀,乍一听都是“可以但没必要”的选择。
但她属实是一个目标相当明确、也对利弊相当明晰的人。丧的底色是抹不去的,只是她的才华不允许她不出彩。
连个赛后感言都写出了项目复盘的感觉,还不忘抖个机灵。
东北少女李雪琴
有铁岭就能满足
脱口秀选手看到网红李雪琴,就好像说唱歌手看到练习生,那是必然要将其按在地板上摩擦的。
在他们眼中,李雪琴“一轮游”是意料之中——事实上她确实没打赢突围赛——而复活也不过是李诞为了话题做出的妥协。
果不其然,在脱口秀演员内投环节里,李雪琴拿了个倒数第一,那是她唯一一次在《脱口秀大会》上红了眼眶。晋级赛上,豆豆挑她来对战,捏软柿子的心态昭然若揭,她站起来昂首挺胸回了一句:“你赢定了。”
喜欢李雪琴的观众又何尝不是这么想呢。
事实证明,李雪琴被大大低估了。生怕在豆豆后面“像没说话一样”的李雪琴,一张嘴就拿下两盏灯,豆豆的笑脸眼见着挂不住了。破釜沉舟式吐槽,“把所有人都得罪完了”,也让在场的人都笑疯了。
其实李雪琴说的东西并不太新鲜。你听她玩谐音梗、吐槽选手蹭秦昊热度、聊旅途中吵闹的孩子、说自己脸大长得胖,换个人来讲,你可能根本笑不出来,甚至忍不住冷哼一声。
这其中或许有“东北语流”的功劳。《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提及,李雪琴在北京上学期间,甚至没学说普通话。而这成了“李雪琴的稿子别人改不动”的论据之一。人们相信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表达习惯与节奏,东北——这个盛产喜剧的“宇宙尽头”尤甚。
你能在她身上看到很多“东北籍”老喜剧人的影子。比如“我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人得罪完了,比赛还没有结束”的句式,就来自于2009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钱》:“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就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比如她身为北大毕业生、海归人士,却还在脱口秀舞台上“扮猪吃老虎”。东北的喜剧哲学,是把姿态放低到尘埃里,低到所有人都相信了,这时候再说稍有见地的话,都能“笑果”十足。
个中代表是赵本山。他的爆红,给铁岭扣上了“大城市”的帽子。直到今天,B站上还流传着“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的电音Remix,白云黑土CP更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白月光。如果按今天的娱乐环境,赵本山与范伟的“卖拐”组合也未尝不可一嗑。
“黑土”是老实里透点儿不安分,“大忽悠”是披着羊皮的蔫儿坏。这些人设的本质是无知无畏的“乡下人”,不耻于低俗,也不觉得城市气息有多么高尚,始终乐呵呵地旁观。
李雪琴也毫不避讳。“低俗”是她在突围赛上就给自己贴的标签。聊起离开北京回铁岭的决定,她说“我就想要锅包肉、熏鸡架、铁锅炖大鹅”,朴实到登时就博得现场一阵欢呼。
因为家庭因素,她说自己很早就抛弃了理想主义。出国读书选了教育学是因为“听说挣得多”,上了北大也还想当废物和low逼。不接受“天才少女”“天赋异禀”的头衔,不理会人们对“国之重器”的期待。
这都让李雪琴比其他人更容易放下身段,但她能让观众发笑,显然不只是因为“她是赵本山的老乡”。
聪明是真的聪明
痛苦也是真的痛苦
李雪琴文本的精妙,是不可忽略的。
她在《脱口秀大会》上的几场演出中,效果最爆的莫过于“遗憾”主题专场。从自己的母亲聊到爱因斯坦和宇宙尽头,从宇宙尽头聊到东北,从东北聊到王建国,再从王建国扣回宇宙尽头。中间还穿插着吴亦凡和北京地铁,看似跳脱又顺理成章,内核分外高级。
身边有朋友是从“结婚”主题专场那一期开始被圈粉的。李雪琴信誓旦旦对母亲说“明年咱家一定多个男人”,下一句竟是母亲结了婚。处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巧妙反差。
你说这是来自东北喜剧的传承吗?我更相信这是来自北大学府的渗透。
在此之前,李雪琴没说过脱口秀。她学习的方式,是用两天时间通读《手把手教你讲脱口秀》一书,提炼要点做笔记。再把《脱口秀大会》第二季过一遍,总结出可以讲的话题。单是这样就能博得满堂彩,普通人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李雪琴可以。
每次准备脱口秀的稿子,都是白天“一边打游戏一边看电视剧”,直到深夜才开始创作。有时甚至通宵,也有过第二天比赛但还没写出稿子的情况,把自己愁得不行,但最终效果都还不错。在王建国眼中,这就是“才华和负面情绪同比例增长”的人。
李雪琴可能是《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将拄麦的习惯手势继承得最到位的选手。
她或许是个脱口秀新人,但已然是喜剧界的老面孔。2017年就开始扮老太太拍搞笑视频,2018年靠喊话吴亦凡上了热搜。尝到“调戏”帅哥的甜头之后,又开始将目光投向郭艾伦、杨鸣、吴彦祖、陈冠希、陈伟霆。
今年则更“接地气”一些,直接从近在咫尺的脱口秀演员中下手。赛程过半时,几乎无人不知“雪国列车”CP。李雪琴也深知其中的利好,观众和评委嗑得越嗨,她说起段子就越省力。
学习能力强是她的其中一个天赋。读书时是睡觉聊天带手机的“铁岭土匪”,却能以辽宁自主招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已经足够说明她的聪明。
2019年她接受GQ采访时,提到自己那段时间“四处给人演讲,到处给人剪彩”。这让她积累了面对人群的经验。四年传播学的学习经历及在知乎的实习经历,让她对如何抓住网络时代的受众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她的极度敏感和超强的观察力共情力,则始于单亲家庭里不时崩溃的母亲。她说“我妈是我带大的”,为了安抚母亲,必须先稳住自己。于是她逼自己考第一名,有心事在外面哭完了再回家。日久天长,李雪琴的讨好型人格也越扎越深。
她口中“没有良心这玩意儿”的老板,曾因为她凌晨3点不回微信而打出夺命连环call。这在常人看来是对职场PUA的吐槽,但却是李雪琴抑郁岁月的真实写照。在身边人看来,那个时间她不回复,自杀的概率要比睡着的概率更大。
李雪琴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人。扛过了很多生活的苦,“可以轻易达到60分但懒得达到90分”,不想给别人上价值,只希望给大家带来快乐。或许这样的李雪琴,才更接近喜剧朴素的本质。
李雪琴放心飞
东北喜剧你爱追不追
谈起李雪琴,往往不可回避会聊到东北喜剧。
东北喜剧似乎一直都是不太体面的存在。决赛时选手杨蒙恩提及自己和二人转演员同台的经历时,是这样描述的——
“二人转演员永远虎虎生威地上台,大冬天穿着裤衩背心,一边上台一边说:‘大红背心往里掖,,谁给我鼓掌谁是爹。’”
纵观那些做出了成绩的东北喜剧演员,赵本山是一派,沈腾是一派,大鹏是一派,但他们从始至终都很难脱离“俗”的本色。
过去,赵本山被指摘的点是不尊重残障人士,今天的东北艺人则容易在性别意识上翻车。更丰沛的互联网语境下,东北喜剧的老几样,似乎不怎么够看了。
在大鹏的《屌丝男士》中,“带色儿”的桥段比比皆是。
此时李雪琴的出现,似乎让人看到了熟悉的喜剧痕迹。
有人形容东北是个“经济衰落”“喜剧生长”的地方。“共和国长子”的名号,给了东北人民与国家荣辱与共的信念感,因而热衷在国家、社会层面的事务上发表意见。
界面文化曾在班宇的《盘锦豹子》中获得灵感,将东北人民的表达方式概括为“对社会理解挺深”,具体表现为“通晓人情世故的、高屋建瓴的、合辙押韵的套话”。
这种套话,在赵本山的文本里是“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挖社会主义墙脚,薅社会主义羊毛”,在黄宏的口中是“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到了李雪琴那儿就变成了“宇宙的尽头是铁岭”“左拐也是一种右拐”。
“对社会理解深”的视角,会因为拔高意义而带来喜感,也会因拆解意义而带来欢乐。老派东北喜剧人选择了前者,李雪琴选择了后者。
但到了李雪琴这儿,喜剧的内核其实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对于95后来说,下岗潮的影响实在过于遥远,所谓“大词儿”的意义也基本止步于玩梗。丧的人不关心世界,只关心今天能不能无惊无险地过完。
你说她是“够东北”的吗?但她显然也是21世纪的,更是互联网时代的。她不想代表北大学子,怕是也不敢接东北喜剧的衣钵,她只想成为过得还不错的李雪琴。
别把她抬得太高,就是对她最大的善意了。
推荐 阅 读
点 击图片即 可 阅 读 全 文
十一黄金周
我最后悔买了音乐节的票
《沉默的真相》
今年第一部让我想补原著的国产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