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源的认知
决定财富的走向
能创造财富的人,往往对“资源”有着不同的理解。
所谓资源,就是你能换取财富的资本,概念很简单,但理解上却千差万别。
纵观人类史,就是一个不断重新定义“资源”的过程。
原始人不会把风、太阳、煤当成资源,对于他们,树上的果子、草原上的小动物,才是资源,食物果腹,皮毛供暖,这就够了,还要啥自行车。
后来的工业时代,煤、风、石油、太阳这些资源被重新定义,有了新的价值。
而现在呢?
你的注意力、在网上留下的痕迹,对于商家都是资源。
我并不想讲的过于宏观,说一个案例,你自己体会一下。
斯坦福大学的Tina Seelig教授,曾做过一个活动:
她把同学分成14个小组,每个小组5美元,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组能赚到最多的钱。
多数同学都把这5美元当成了资源,有的确实赚到了钱。
比如有一组,买了些设备,帮助别人修理自行车,钱是能赚一点,但少的可怜。
最牛逼的一组,赚了600美元,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们压根就没把5美元当回事儿,而是把“斯坦福”当成了资源。
他们把课堂开始的前3分钟,卖给了一家科技企业,这家企业想来斯坦福招人,于是花600美元,就可以在课前来教室宣传一下企业。
当然不见得所有的大学都支持这种玩法,,不过通过这个案例,你大概也能明白对资源的认知,决定了财富的走向。
讲一个你可能知道的自媒体人,名字不提了,他原本在某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风控部门打工。
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可以接触到很多行业内幕,熟悉各种镰刀玩法,这哥们很快意识到,这不就是一笔可贵的资源么。
然后,悄悄的写作,惊艳了所有人,现在浑身都纹满了魔幻两个字,成为公众号和B站的新霸主。
人家当下的地位肯定是才华支撑的。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对资源的敏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
我还认识一位成功的创业者,现在在咨询行业很有名气。
他曾在深圳某大公司搞技术,很苦逼的活儿,但是他觉得这家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太牛逼了,如果能学到其中的精髓将终生受用,所以工作也很卖力。
几年后,他成立了咨询公司,专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产品研发问题,现在生意做的挺大。
他曾对我说,如果你以获取资源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事物,你马上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我挺认可这句话,当年我在500强时,去当兼职讲师,有同事就不理解,说你何必白白花费这精力?
当时我倒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公司会给你免费学习机会,还给你提供讲台,让你锻炼,这机会挺难得啊。
后来兼职去各个机构讲课时,我总会留下我的私人微信,让学员来加我,而多数兼职讲师因为担心被学员打扰而不会这么干。
那时的微信朋友圈还很纯净,微商这个新事物也没出现,我只是隐约觉得,这大概也是一种资源,虽然暂时看不到太具体的价值。
但是有这么多的微信好友,不就是很多个窗口么,我发布的信息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就这样我大概加了3000多个好友,都是金融系统的同事或者学员,后来18年我做公众号时,已经是红海,很多新号由于没有粉丝基础而无法“冷启动”。
我很幸运,这些“好友”通过我的朋友圈看到我的文章后,很多都会转发,我也因此进入了加速通道,可以说,没有这3000个好友,你可能就很难看到良叔的文章。
你如果问我识别和定义资源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很抱歉,我也没有答案,时代和环境不同,标准很难统一。
但我想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如果你以“获取资源”的态度来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很多原来让你讨厌的事,其实并不讨厌,你也能让更多本不相关的事物发生链接。
渐渐地,你的财富半径变大了,而你的心态莫名其妙的平和了,世界也变得魔幻了。
富人投资不是为了赚钱
而是为了守住自己的财富
于是在网上你总能看到靠投资或投机发达的人,而这些不过是编造出来的故事。
就算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你要相信,也只有三种情况:这人要么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儿,要么就是还没到现形的时候,要么还在高墙里没出来。
而你就是一个普通人,你改变命运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拥有一技之长,干好手头的工作,赚到真正属于你的钱,然后再去保护好它们。
我知道这种说法很不酷,很不符合时代的调性,但这就是真相,这才是多数人,大概率能够致富的方法。
如果你觉得这方法太慢、太笨,就像靠投资啥的逆天改命,那么你多半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最终帮别人改变了命运。
不要以为你钱少,你是屌丝一枚,庄家就会放过你,放过你,庄家去赚谁的钱?
电影《华尔街之狼》中,乔丹·贝尔福特专把垃圾股卖给穷人,身价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