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文物为题材的文化纪录片,
都这么好玩吗?
以文物为题材的文化纪录片,对当下的观众来说,已经不是新概念了。自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后,原班人马趁热打铁推出了同名电影,央视相继播出《国家宝藏》系列节目和《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纪录片,豆瓣评分均在9分以上……文物纪录片火爆的背后,是大众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兴趣,已然助推“中国风”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已退休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经透露,早在2017年,故宫文创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5亿元——而多项调查报告显示,95后、00后等“Z世代”用户,正是这股传统文化风潮主要受众。想要进一步抓住主流人群的注意力,继续推广传统文化,则必须在内容和产品上下功夫。“我以往做的历史类纪录片,大多数面孔相对来说都有点严肃,加上浑厚的男低音旁白,对现在的一些用户来说可能就不够亲切,”《此画怎讲》监制、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监朱乐贤告诉笔者,“近年来,我们看到了不少作品,它们开始让国宝开始说话、让古画活动,在年轻观众中有不错的关注度。这也启发我们,如果名画里的人活过来,反向穿越到今天会发生什么?画中人物又会说什么?”影片选取了14幅在中国美术史上颇负盛名的人物古画,让演员对古画中的人物进行服饰、道具的最大“还原”,演绎画中的片段,结合现代的视角、以幽默风趣的笔调,普及古画中人物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与大部分纪录片不同的是,它的单集时长仅在5分钟左右,且融入了很多二次元和网络文化的元素。选用情景喜剧模式、诙谐的内容风格的节目的出现,算得上是纪录片和东方美学风尚在短视频时代潮流下一种模式与内容上的创新:截至发稿前夕,《此画怎讲》在豆瓣上取得了8.2分。这种创新的出现,让更多年轻人有了另一种了解传统文化的可能。“由你音乐研究院”于2020年发布的《“Z世代”用户音乐消费习惯洞察》显示,“国风”是Z世代音乐用户们最为青睐的5个非流行音乐类型之一。对于新一代年轻观众来说,国风、古风已经成为了他们所青睐,并愿意为之消费的重要亚文化之一了。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推广传统文化是易如反掌的事,上述这些产品无疑都是抓住了传统文化和年轻人喜好的“结合点”。对于Z世代而言,古板陈旧的简单科普相对来说会显得乏味无趣,借助流行文化、热点事件,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创新,或许才是吸引他们的“钥匙”。《此画怎讲》的诞生,就建立在国风传统美学成为新风潮之上,根据当下的社会议题和娱乐热点,让古画上的人物“动”了起来,对古画呈现的场景做出了“脑洞大开”的全新解读。近期上线的《簪花仕女图》,是唐代著名画家周昉的代表作,描绘了六位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场景。在这里,她们“活”了过来,变成了能够讲话、能够与外界沟通的画中人,甚至会在看到了家暴的相关新闻后,回忆起唐代时期“家暴男”姚文秀将妻子活活打死、最后得到严惩的故事,并互相劝慰:“家暴只有零次和一万次,如果遇到家暴,就第一时间选择‘和离’,远离暴力保护自己。”以第一集讲述的《捣练图》为例,捣练组负担了全图中最多的体力劳作,并且捣练对于光线没有要求,在缺乏电力灯光的唐代基本被安排为晚间作业。上千年都上着夜班,工作内容又繁重枯燥,捣练组女工自然积攒了许多对于工作的槽点。
而“职场”也恰恰是年轻人普遍关注并天天吐槽的话题,所以主创团队以“职场”切入,在对工作的抱怨中,交代了《捣练图》三部分的工作内容,显得自然又贴近生活。还有在《文苑图》中,李白唱起了李荣浩的歌曲《李白》,《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乐伎们则盘算着“组团出道”;《步辇图》中唐代时期的官员们讨论起如何向唐太宗请假,好似职场里的社畜;而在90后步入“被催婚”行列、踏入相亲局的同时,《唐人宫乐图》里的贵女们,也在宴席上吐槽起了自己遇到的奇葩相亲对象……所有这些古画故事的表达中,都融入了当今用户都能体悟到的细节与共鸣。“创作过程中我们秉承了两个原则:‘古今皆然’和‘借古喻今’,”朱乐贤告诉笔者,“一方面,捕捉、考据古人与今人生活中相通的细节;另一方面,以古人的视角,来审视当下年轻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对一些社会现象、热门的社会议题发出节目组的观照和思考,引发观众的共鸣。”若想让主创团队所希望表达的情感、观点更好落地,演员的选择自然成了关键一环。在经过了大量的考察后,开心麻花和小荧星进入了《此画怎讲》主创们的视野。该片总导演吴紫鹃告诉笔者,最终选择开心麻花,是看中了他们团队的喜剧基因,希望借此来增强项目的趣味性。此外开心麻花团队的长期合作演员达到数百人,让导演组能够自由地从外形、气质、表演风格等多维度去挑选合适的画中角色。“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吴紫鹃总结道,“开心麻花的演员们都非常专业且敬业,举个例子,《步辇图》禄东赞的扮演者师帅和《果亲王允礼像》果亲王的扮演者施哲明,在拍摄期间每天都要在凌晨四点起床,进行四五个小时的特效化妆,然后连演十几个小时,非常辛苦。可即便如此,只要一开机,他们立刻就能恢复到状态满满的样子。”与“开心麻花”合作,这是一次恶搞式的表演吗?事实上,在演员团队表演出的幽默“新解”中,片中还夹杂着大量古代常识的知识点与名画背后的历史,借由画中人的一言一行中很自然对观众进行科普。譬如《捣练图》中女工们吐槽工作劳苦的同时,特意提到韩愈曾说过唐朝晨入夜归的“考勤制度”不够合理;仕女们讨论家暴新闻时,不忘谈起唐代和宋代的和离制度,还提到了房玄龄夫人“吃醋”的典故;《听琴图》在两位大臣进行辩论的过程中,也提起了宋徽宗赵佶是创造瘦金体的一代书法大家的身份……其实所有这些有趣的内容背后,才是主创们真正想要去表达的一些内容。比如在确立要以古画作为讲述的题材后,团队首先做了大量的调研,好好补了中国美术史上人物画的“课”——中国美术史上的人物画主要分为仕女图、文人画、道释画、历史画等几大题材,团队在选取画作时为帮助观众更简单地理解节目设定,决定优先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名画,比如《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除此之外,画中人物的知名度也是节目组考量的重要标准。《雍正半身西服像》就通过让观众熟知的雍正帝进行“在线辟谣”,提出了满清时期遗诏为汉文、满文两种文字书写的知识点,来佐证雍正“并未篡改康熙遗诏继位”的回应,对大众从影视剧和小说中获悉的经典情节进行澄清。“我们在做基础调研的时候,走访了不少绘画界的资深人士,一位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你们选的这些画,可都是中国绘画史的巅峰之作,千万不能恶搞,不要把他们做毁了。’”吴紫鹃回忆道。而在节目播出之后,节目组收到了老先生发来的贺电,认可了这个“艺术启蒙的小作品”。如果说《此画怎讲》的内容,是对古画和传统文化做出的“新解”,,那从题材上看,它本身也是对纪录片形式的一种“新解”——有一部分观众提出了疑虑:加入了如此多真人表演和动画,还能被称为纪录片吗?“纪录片从来就没有一个大家一致认可、始终不变的定义,我们团队也一直希望能够不断拓展纪录片的疆域。”朱乐贤认为,“而在我们看来,《此画怎讲》其实是具备纪录片的真实性基础的。”对史实的尊重和还原,着重体现在内容的考究上。不管剧本如何天马行空,节目片头片尾对画作的概述,无一不是在搜集大量资料、经过相关专家审核、交叉验证后才落笔的。这种对史实的尊重甚至不放过一些旁人很难注意到的细节,如《唐人宫乐图》中,基于“唐人以胖为美”的史实基础,主创团队在化妆时,要求仕女们把高光打在耳后,从而让脸比平时要大三倍。节目组还邀请了博物馆级的装束复原团队和曾获白玉兰最佳美术奖的道具团队,力求妆发、服饰等的复刻贴近史实。《步辇图》中的仪仗扇,采用木质长柄很难如同画中一般笔直,道具组就选用了钢管制作,再刷出木质的效果,最终整个扇子重达40斤。吴紫鹃透露,复原过程中“无据可考”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果亲王允礼像》等清代服饰相关的史料记载较少,光是研究衣服的款式、质地等细节,就花费了一两个月。这种保持专业底色的新形式,让《此画怎讲》更具有寓教于乐的价值,所以在其上线之后,收获了不少文史博主的关注和“自来水”。434万粉丝的知名历史博主“洛梅笙”,对《明代帝后半身像》中冠子的复原效果给予了肯定;“微博历史”“甘肃博物馆”等官方账号使用纪录片中的剧情点开展话题讨论;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在课上受到了老师对《此画怎讲》的推荐。另一个贴近年轻观众的特征,是大幅缩短的时长。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19年短视频的时长爆发式增长,月人均使用时长超过22小时,同比上涨8.6%。《此画怎讲》抛弃了动辄40分钟以上的长视频形式,将内容缩短至5分钟左右,让年轻人在吃泡面、乘地铁的时间里,就能简单地刷完一集,用知识填充了碎片化的时间。此前的《早餐中国》第一、第二季,也采用了每集5分钟左右的形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曾评价:“《早餐中国》能够在美食题材红海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呈现方式:每集只有五分钟,契合了当下碎片化的传播环境,在表达上也融入了互联网文化的参与式、民间化创新手法。”在此基础上,《此画怎讲》团队已经在思考节目的“售后”,包括在第二季中做出一些新的尝试,比如《雍正行乐图》等有神龙飞涧这样需要虚拟实现的场景的古画,甚至是《清明上河图》这样场景宏大复杂的画作。此外,线下展览、周边开发等文创领域的联动,也已经纳入了节目组的考虑蓝图。
“如果能形成一个IP,持续扩大它的影响力,带动‘自来水’用户们学习艺术、历史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朱乐贤展望道。毒眸(ID:DomoreDumou):看透娱乐,死磕真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