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汽车文化的老黄历,中国人要翻篇了
2021 年 12 月 25 日 20:36:13 海上落花
在国内汽车爱好者中,有一个看似永远没有定论的话题:中国到底有没有汽车文化?没办法,当我们隔着大洋遥望其他汽车大国时,这个舶来词总能过滤出浪漫又迷人的气息:在美国,速度与激情是大排量肌肉车、皮卡和SUV,光荣与梦想是开着它驶上“美国大街”66公路。当然,超跑也可以,那得配上一个梅根·福克斯这样的丽人。
在德国,任何受追捧的产品文化,都离不开严谨和精密的匠人精神。老爷车足够老,也足够耐用,彷如道行高深的老宗师,所过之处尽是仰视。在日本,秋名山上的漂移深入人心,K-car和JDM改装风头一时无两,大尾翼、大包围、“痛车”文化的拉风,从东京湾一路漂到香港岛。谁不想拥有一台86,,大半夜驰骋在秋名山呢?/《头文字D》
相较之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又应该孕育出什么样的汽车文化?在专业的汽车设计师眼中已经“穷途末路”的汽车文化,又是否应该被接受?争论远没到尘埃落定的时候,但答案肯定不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汽车设计的源头来自西方经典文化,而这种西方经典文化很多是上层阶级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政治经济法理的正统性去推广;然而到了现在,它已经明显缺乏一种民间的支撑力。”上汽前瞻设计师霍飞蛟提到,一些备受推崇的西方经典汽车设计,太精致和繁杂,以至于需要太多的东西来支撑,然而其实这样的认识体系,在互联网扁平的今天,已经崩塌得特别难堪了。在霍飞蛟看来,人们之所以认为经典文化高大上,是因为几代人都是受经典文化培养教育起来的。但在当下,95后、00后所认同的文化,已经是一套完全不同的认知价值体系。有科学家认为,如果人站在离地球2000光年以外的地方,又恰好能够看到地球上的影像,那他看到的很可能是两千年前的秦始皇,而不会是21世纪的现在。其实,即便我们站在脚下的土地上,遥望千里之外的其他地方,所看到的东西也可能与当下脱节。想要与几万光年外同步,除非你也能穿越虫洞。/《星际穿越》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执行委员会成员及“塑造未来交通出行”平台全球负责人Christoph Wolff曾表示,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世界第一,总量为2.6亿辆。但即便如此,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也不过刚达到186辆,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中国,总量的问题往往很大,人均的问题却又很小,即便人民的物质需求在不断增长,汽车在当下依然贵重如“家庭三大件”,买车的动机多半还是家庭代步。这意味着,我们普通人在挑选汽车时,多半就自觉过滤了豪迈的肌肉车,更缺乏追逐改装飚速的空间,对遥远欧洲的经典文化更是意兴阑珊。如果偌大的中国需要汽车文化,那也应当是一首永远年轻、不那么老套、也不太出格的凡人歌。当然,总量大有总量大的好处,庞大的市场意味着无法被忽视的话语权。既然你的需求足够庞大,你的想法自然会被看见。上汽前瞻设计师杨丽蓉提到一个经典例子,“中国人喜欢车里有互联网大屏,外国人会觉得这样不方便开车,不安全。但我们自己做出来之后,跟风的人也就来了。”归根到底,中国人本就有自己的一套思维和审美方式,即便汽车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现代工业产品,出行方式可以因人而异。理想从联合国到转向商业,杨丽蓉不甘心让设计只成为“工具”。杨丽蓉用了一个半开玩笑的方式去解释当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对互联网的依赖:“我们领导说,如果你吃饭用刀叉,就没有办法玩手机。但如果你吃饭用筷子,就可以一边吃面条一边玩手机,所以我们这边的互联网发展得特别快……”所以,与其心有不甘地盯着国外炫酷的汽车文化,还不如回过头来审视脚下的土壤。至少,年轻人带起的国潮风,已经让不少“失去民间支撑力”的经典文化重获新生。去年初,上汽集团为旗下新能源汽车启动的品牌设计项目,就是一场基于年轻化战略的共创运动。在启动初期,上汽便在300名员工中做了充分的内部调研,得出“简约、温暖、科技、东方”的基调。历经十个月的漫长角逐,这场全体上汽设计师画出500多个方案的创意风暴落下帷幕,杨丽蓉和同事合作的作品被选为最终方案,成为了如今的上汽R标。随着R标的横空出世,上汽新能源车有了最醒目的标识。刚柔并济,内直外圆,简约、科技和温暖东方的一面并不难看出。此外,这个英文字母字母“R”的设计灵感借鉴了篆书的“人”字和黄浦江的标志性江湾。在风格化的处理上,简约而不失人文气韵。整体标志的内在结构简约干净,细节处理上杨丽蓉又借鉴了中国书法艺术和宋明美学理念,可以看到中国书法的侧锋落笔和抽锋收笔,诠释出R标品牌理念的核心——科技向内,人性向外,让“人文”与“科技”共舞。在她看来,中国人骨子里就是一个浪漫民族,R标也是相似的美学呈现,简简单单的一笔线条,便能荡漾出属于中国的韵味,颇具生命感。在R标车型的集智设计理念中,同样的极简风也在诉说同样的生命力。杨丽蓉强调,上汽并不愿意做白馒头一样的智能产品,汽车不仅是一个交通的工具,更是一个有生命力的陪伴者,因此,从概念车R AURA的设计中,也可以发现这种生物体一样的曲面。不过,杨丽蓉并不太把自己视为R标唯一的设计者。在她看来,R标是一个共创的结果,寄托了所有人的情感投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一个部落设计图腾,不可能只是因为好看所以就选它。必须要收集所有人对于“部落”,对于“我们是谁”的统一的印象,然后描绘出大家的共同愿景。因此说这是大家共创的结果。”其实,最终方案也比被选中的第一版要改变了不少,线条更加柔和,攻击性变弱,能给人可靠和温暖的感觉,更加贴近上汽R标“轻暖纯”的品牌性格。最近,哈佛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的霍飞蛟“重操旧业”,在上汽设计总监邵景峰先生的指导下,将R标“放回”了黄浦江边上,一座主体呈现“R”字造型的10米高建筑在陆家嘴拔地而起,被称为R SPACE城市异想空间的后现代纯白色小楼与黄浦江的夜幕交相辉映,无疑有几分向上海滩宣示的意味: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