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保改革对于企业和个人,有哪些影响?此次改革有哪些政策风向标的意义?
8月26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拟规定普通门诊费用医保可以报销,报销比例从50%起步。同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也将有变:医保单位缴费部分不再计入个人账户,全部计入统筹基金。一是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普通门诊统筹覆盖全体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支付比例从50%起步。二是医保个人账户的计入办法将有变化,改革后,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而放到医保统筹基金。三是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改革后将可以支付职工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医保改革”迅速引发热议,支持声与反对声甚嚣尘上。有人认为:对于低收入人群,这次改革是福利——每月本来就没缴多少钱,门诊能报的项目和比例还增加了;但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则要承担更多——他们的个人账户资金本来就用不完,改革后个人账户则“损失”了一大半。“如果参保人只关注到个人账户的规模缩小,是比较片面和浅层次的理解。”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宗凡表示,减少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撑健全门诊共济保障,为有疾病负担的人群提供更完善的保障。那么,对于此次关乎3.3亿人的医保改革,对于企业来说将有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领会和察觉政策的风向标?企业该如何思考政策背后的机遇?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人们更加关注了生命质量和健康问题。而此次医保改革,也更加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这是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国家层面的改革措施,改革措施是针对中国境内所有城市的医保改革,它关系了3亿多人的切身利益。”中智外企服务分公司智询师张颖接受《中外管理》专访时表示,“这次改革,首先就是增强了门诊共济保障功能。”“共济”一词恐怕是此次医改中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在新冠疫情之下,国人更加悟到了它的意义。只要是合法的中国公民,“患新冠免费治”可以说是作为中国人最为自豪和深感幸福的事。而当我们感受到中国国力之强、政府负责任之时,一定不能忽视中国人“同舟共济”的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我们从公开信息不难看到,国家医保局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稳健的基金池”作用、民生的基本保障作用异常重视。正如当人们在吐槽医保改革是否有失公平之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宗凡所说:“其实这是一种福利置换,但没办法做到一对一的对等,年轻人、健康人群是可能感到短期利益受损,但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生病呢?”因此,通过此次医保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政策风向标,企业一定要感知到:政府对于“共济”一词的强调——“共济”是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将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在关注政策的同时,还要关注政策的目标和价值观。比如,这次的政策目标就是说要进一步健全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全民医保制度,更好地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保障问题,切实减轻职工医疗费用负担。”张颖特别强调。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需求的增大,企业要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员工福利保障。并且,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里也提道:国家要做国家的事情,企业要做企业的事情。所以,如果企业可以将关注员工的健康需求,更好的去把控和设计企业福利,或将成为一次凝聚人心的机遇。就在9月7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财政局起草的《关于调整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及相关政策的通知》中提出:2021年北京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均将整体调高,学生儿童人均增60元,老年人及劳动年龄内居民人均各增120元。而与全国各地相比较,北京的医保政策是相对宽松和灵活的。一个例子是:目前除北京等少数城市外,各地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无法取出,通常是只有在就医时、在药店买药时才能使用。“从国家的行业政策来看,国家确实是越来越重视人民的医疗保障,财政投入一直在扩大,比如扩大了门诊报销的比例,门诊、住院费用可以跨省市实时结算等。同时,作为企业来讲,也一定要特别重视员工的健康和医疗问题。”张颖表示,“作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中智公司结合多次政策改革和要求,推出过一系列商业健康保险,比如满足员工二次报销需求的补充医疗保险,满足员工到私立医院看病报销的高端医疗保险,满足员工对意外、重大疾病等风险保障的商业保险。我们服务的许多企业会选择这些商业健康保险。这也是很具有竞争力的员工福利之一。”特别是,如果说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给员工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员工也可以因为新医保政策而多获得一些国家的福利和保障,也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所以,近来越来越多的变革都是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基础上所做的变革。而这对于企业留用员工或增强员工与企业的粘合度,都起到了很大帮助。”张颖补充道。因此,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作为现有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也将面临着进一步的发展和新机遇。同时,从现在医疗健康行业来看,已经推出了一些跟“互联网+”相关的产品和体验,比如网上预约就诊,有些医院开始用互联网方式问诊、看病、开方、取药等。张颖表示,未来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提升员工在医疗保障方面的体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国家整体医疗费用支出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而医保基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单位的缴费。同时,由于医保对全民的覆盖,缴费的增长也将进入平台期。在未来增长受限与支出加剧的矛盾下,医保控费以及对资金精确管理是必然选择。中国当前的职工医保是“统账结合”,也就是个人账户由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然而,有一个现实是,在个人账户的钱款里,单位缴费占绝大部分。因此,改革后,个人账户将面临缩水。过去,不少人把医保卡里的钱当作购物卡使用,比如北京地区就是自行取用和支配的。而在大多数地区,医保卡只能专款专用,因此,也有专家担忧,改革的思路没错,但如果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只是个人账户改革的单兵突进,在改革阵痛期内,这将会增加一些参保人就医的经济负担。在今年的疫情和国际摩擦频发的背景下,虽然许多中国企业启动了“低能耗生存”,但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企业要意识到,国家医保政策改革,一定是从国家和社会现状出发的,企业和个人首先需要做好心态准备,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财务安排应对变革。
订阅咨询:国宏老师 010-88232893,微信:1361110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