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贾国龙解释称,西贝员工经常是每周7天,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
|作者:隋唐
|编审:苏苏
又一位老板在“996”的问题上翻车了。
9月4日晚,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关于“996”加班的言论淹没在了一片口水当中。当晚,他在社交平台直言“‘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他解释称,西贝员工经常是每周7天,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
·贾国龙
去年,曾有企业家因力挺“996”被全网追骂,但直到听了贾董事长的发言,我们才明白,原来某些企业家还能更没有底线。
放眼望去,当这些“前浪”们叼着雪茄训诫后浪“NO PAIN NO GAIN”时,似乎很少会告诉他们幸福何时会来到。这个问题他们也不知道。
他们选择性回避了一个问题——时代变了。
就像当年贾董事长没日没夜,换来了西贝这样全国性连锁的餐饮企业。而现在的年轻人没日没夜,换来的可能是35岁之后被“优化”。
“社畜”的日子已经很艰难了,但某些“前浪”们还在为他们的盘剥进行“合理化”。
贾国龙的“恐怖715计划”
贾国龙的西贝莜面村一直难言低调,疫情期间还曾因“哭穷”上过热搜。
今年初,全国正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餐饮业千疮百孔。在一次采访中,贾国龙公开“哭穷”道:“西贝账上的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
彼时的网络上还是一片惋惜,感叹这家全国有名的西北餐馆竟然也会“濒临猝死”。
很快,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将西贝列入第一批重点支持企业名单,几天后,浦发银行便核批完成了5.3亿元授信额度,帮助西贝渡过难关。
那时候,“图样”的网友还在为西贝的“起死回生”拍手叫好。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家企业会“磨刀霍霍向后浪”。
9月4日晚,贾国龙忽然鄙视起“996”来,随后引发众怒。
“‘996’算个啥,我们是‘715’。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我们多少干部为了把饭做好,没日没夜干了32年,才有了西贝今天的一点成就。
让员工干得值,干得愿意,高高兴兴地‘715、白加黑、夜总会’,喜悦地这样做,享受地这样做很不容易。我们玩的是冠军游戏,大家因为这个游戏感到兴奋,愿意辛苦点。
奋斗就应该是喜悦的、自愿的、不是每天苦兮兮的。别抱怨,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去辛苦。奋斗才能创造喜悦人生。”
消息一出,全网目瞪口呆。从言语间可以听出,贾国龙不仅没有羞愧,反而还有点光荣。
去年“996”话题盛行时,无数媒体声讨、网友叫骂。《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的评论:
“对996有争议,并不是不想奋斗、不要劳动。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企业的焦虑可以理解,但缓解焦虑的方法不是让员工加班越多越好。”
难道这样的全网大声讨,在贾国龙这样的企业家心中没有掀起一丝丝浪花?
这个问题,让无数年轻人感到绝望。
剥削无关奋斗,只关乎利益
把剥削劳动力的绝对时间与“奋斗”捆绑,是当代老板最热衷的话术。
他们拼命解构“奋斗”的意义,告诉你奋斗就是加班,奋斗就是放弃生活,奋斗就是凌晨两点在群里给领导的“毒鸡汤”点赞。
但是剥去这些花哨的包装,你会发现,他们嘴里的“奋斗”都是“吃人”。
“715”工作制是什么概念?人一天工作15个小时,意味着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9个小时,通勤1小时,个人卫生1小时,剩下还有7小时。这剩下的7个小时,就算全部用来睡觉,可能连健康都无法维持!
·“996.ICU”:上班“996”,下班ICU
更不用说,某些老板嘴里的“奋斗”其实是在公然违反《劳动法》。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的陈亮律师对环环表示:“‘715’工作制肯定是违法的,不管员工是否自愿,都是违法。”
“根据《劳动法》,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就算员工自愿加班,也要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此外,对于确需要临时加班的,也需要支付加班工资。对于用人单位的前述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相关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很明显,某些企业家选择性忽视了剥削劳动力的违法性。为了让剥削合理化,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就在前几天,有网友爆料成都某公司让员工自愿签署《奋斗者自愿申请书》:做“公司奋斗者”,需自愿加班,放弃带薪休假,放弃加班费,自己能力不足时接受公司淘汰,并承诺不与公司产生法律纠纷。
该公司老板吃相之难看举世罕见,就差把“你奋斗,我发财”四个字写在脸上。
法律保护劳动者利益,老板却要求你“违法奋斗”,这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事。在这经不起推敲的“加班奋斗论”背后,无非是企业家的私人利益罢了。
只谈奋斗不谈现实的收益,这就是在“耍流氓”。
奉劝有心推动加班常态化的人们:请在法律框架下,老老实实拿利益说事,不要用那么多高大上的说词混淆视听,而是切实拿出能让劳动者心甘情愿和企业同甘共苦的利益保障制度。
剥削劳动力的收益真有那么大?
奋斗本身无错,但年轻人需找到奋斗背后的意义。
有人奋斗为钱,有人奋斗为实现人生价值,但相信没人奋斗是为了“我吃苦,让老板发财”。
员工奋斗得到回报,老板自然也会从市场上获得合法利益。双方的关系本是“互利双赢”,但因某些老板贪得无厌,让这种关系急剧恶化。
目前,很多企业家将剥削劳动力的绝对时间奉为经典,,但许多西方资本家在19世纪就证明了过度剥削劳动力的绝对时间并不能带来更多利润。
因为当劳动者的利益不变时,强行拉长工作时间,只会让效率下降。说简单点,就是加班文化盛行的公司,“磨洋工”也成风。到了19世纪后期,英国的大量资本家已经不反对缩短工时和减少工作日了,他们发现这样的利润率会高于那些只榨取绝对劳动时间的资本家。
“加班”与“高效”多数时候是负相关。在人口红利的尾声阶段,强推“加班合理化”就是一柄双刃剑,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压榨员工,必然透支未来,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此时,该反思的应该是管理者。毕竟单位时间内平均产能下降,背后必然是低效的管理。
几天前,一直因“加班文化”被诟病的华为放出大招。在内部论坛上,任正非亲自宣布将岗位分为三类:职员类、专家类、管理类。
随后他说:“职员类岗位不涉及末位淘汰,你适合这个岗位就安安心心做下去。但是行政管理队伍、主官和主管施行每年强制性10%的末位淘汰。”
这条管理办法出来之后,江湖上少有声浪,尤其是那些将“狼性”华为视为公司文化带头大哥的企业,此时也几乎失声。
《人民日报》曾明确表示,随着中国逐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随着行业逐步进入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下半场,企业治理也更需要树立结果导向、效率导向,进行更加文明、高效和人性化的时间安排。
如今,被骂声淹没的西贝贾董事长已经灰溜溜地将有关“715”的言论删除。希望经此一役,那些满嘴不离奋斗的老板们能明白一个道理:
“当你在年轻人面前吃肉的时候,如果不舍得把肉分出来,那起码别吧唧嘴。”
扫二维码:加环环微信
备注“环粉”即可加入环环大家庭
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65363483、65363115
QQ:3144809109
邮箱:31448091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