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放走了杀人犯?谁该为此事负责?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肮脏无耻的利益链条?
|作者:阿晔
|编审:苏苏
“纸面服刑”,一个最近深深刺痛了所有人的魔幻新词,其背后对应的是一出戏弄司法公正的荒诞闹剧:
杀人犯被判有期徒刑15年,却连一天监狱都没进过,还堂而皇之入了党、当选嘎查达(即村主任),甚至当选旗人大代表,混得风生水起。
而受害者一家则家破人亡。其母亲27年来持续反映问题,却被告知帮杀人犯办理保外就医手续的人都已去世,相关档案也已丢失。
那么,究竟是谁放走了杀人犯?谁该为此事负责?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肮脏无耻的利益链条?
9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牵头,联合纪委监委、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监狱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已抵达呼伦贝尔市开展工作。
如今,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真相。
“纸面服刑”
1992年5月的一个普通夜晚,却成为韩杰挥之不去的噩梦。
她的小儿子白永春与朋友巴图孟和发生口角,被后者捅了3刀,送医后因心脏破裂导致大出血而死亡。当时未满18周岁的巴图孟和随即前往派出所自首,次年被法院判决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受害人白永春。
韩杰本以为尘埃落定,却不料没过多久就接到女儿电话,女儿称自己亲眼看见巴图孟和在村里,“喜笑颜开地与人打台球”。
“判决书上判了他15年,(但)判决书下来,没到一个月就从看守所放走了,他一天牢都没坐。”韩杰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巴图孟和是怎么出来的?
据《半月谈》调查报道,法院判决后,巴图孟和以“全身水肿、尿血”为由前往医院检查。就医后,他的母亲、姑父就为其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并成为担保人。据多名当事人回忆,这份手续上,有数名当地时任政法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签字。
对于“保外就医”这个解释,韩杰并不认可。她认为,那就是巴图孟和“下的招”。“他根本没有疾病,他的身体没有问题。”
这并非韩杰的凭空猜测。
巴图孟和从看守所出来后,就过上了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并未按规定向户籍公安派出所报到并接受管理。潇潇洒洒过了15年后,他与母亲于2007年去了一趟看守所,轻而易举拿到了“刑满释放证明书”。
此后,他迅速洗白,开始新的人生:2008年,担任嘎查会计(即村会计);2009年一跃成为嘎查达,此后连续8年当选;同年,他蒙混加入了党组织;2012年,他甚至当上了陈巴尔虎旗人大代表。
·巴图孟和
杀人犯未受惩罚还越过越好,而受害者一家境遇却急转直下。
小儿子白永春出事后不久,韩杰的婚姻破裂,与丈夫离婚;2010年,与她一起为白永春讨要公道的大儿子因病去世,儿媳改嫁,留下一个16岁的孙子。当时已经64岁的韩杰,只能一边辛辛苦苦抚养孙子,一边为儿子的案子继续努力奔波。
亲属纷纷劝韩杰放弃。韩杰自己也一度绝望,年纪已经大了,身体越来越差,这样申诉何时才能有结果呢?
誓要把杀人犯送进监狱
正当韩杰心灰意冷之际,一次偶然的碰面改写了这个故事的走向。
据《封面新闻》报道,2013年10月,韩杰有事去找镇长。办公室里还有另一个中年男子,她并未在意,只与镇长交流。没成想,该男子起身从她身旁走过时撞了她肩膀,“又‘呸’地一声,吐了一口口水”。韩杰心想,这个人怎么这么没礼貌。
回到家后,韩杰突然反应过来,那个中年男子正是巴图孟和。之所以没有一眼认出来,是因为两人已有21年未见,如今的巴图孟和已经38岁,脸上有了胡子,身材也变魁梧了。
此事令韩杰再次燃起斗志。她变卖家产,继续申诉,誓要把巴图孟和送进监狱。
·韩杰
转机出现在2016年。韩杰把一封举报信递给了当地公安局,而收到这封信的人恰好是当年参与过巴图孟和案件的警官。
“我们接到举报信,说实在话,我们都没敢相信有这种事情。当时领导非常重视,就组织专案组去调查这个事。”
该警官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当时巴图孟和办理保外就医的理由是患有肾炎,但问题在于此后并未遵循保外就医的相关规定。
“保外就医最长时间是一年。一年以后他应该主动回来,或者是看守所按照相关规定应该把他找回来,看他是否病情好转,在做体检之后才能再续延长(保外就医)时间。但是当时的看守所没有做到这一点。”
公安机关认定巴图孟和是违法出狱。2017年4月,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检察院向公安局下达将巴图孟和收监执行刑罚的检察建议书。
巴图孟和被依法收监后,当地牧民立即站出来举报他的其他违法行径。这一查,就发现他在担任嘎查达期间,骗取草原生态奖补资金24.5万余元,并指使他人虚列奖补资金发放表,侵吞嘎查集体草场草原生态奖补资金28.2万余元。
《新京报》采访了与其共事5年的当地党支部原副书记。对方称,巴图孟和任职村主任期间,行事霸道,“村委会的项目来了给谁,都是他说了算,谁跟他的关系好就由谁负责。如果不听他的话,就用黑道来威胁别人”。
巴图孟和就这样架空了其他干部,专门为自己谋福利。
2018年,陈巴尔虎旗人民法院决定对巴图孟和所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20万元,剥夺政治权利2年。
但韩杰依旧心存疑问:当初是谁把巴图孟和放出来的?他的“保护伞”难道不应该也揪出来?
她继续举报,并于2019年6月收到了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群众举报线索回访反馈表。
·这份没有加盖公章的工作表显示,回访此事的是一位王姓和一位韩姓民警。图自封面新闻
其中显示,关于巴图孟和保外就医的相关手续和看守所档案丢失,办理保外就医手续的人因病、因车祸去世。巴图孟和保外就医期间脱管,追究陈旗公安局责任,将移送至护路呼伦贝尔市监察委员会。
关于巴图孟和入党、当选嘎查达和旗人大代表的事情,陈旗监察委已对相关人员作出严重警告、警告处分。
这并非个例
遗憾的是,巴图孟和案并非个例。
《澎湃新闻》今日报道了另一位“纸面服刑”的杀人犯王某。他于2005年被判处死缓,随后多次减刑,2011年减为有期徒刑15年。此后,他6次获得保外就医和1次暂予监外执行,活动在监狱外的时间长达7年。在此期间,王某得以外出旅游、工作、结婚生子。
广东省江门市原副市长林崇中,因受贿被判10年有期徒刑,却通过行贿骗取保外就医,法庭宣判后直接从法院回家,从没坐过一天牢。
还有人尽皆知的恶霸孙小果,1998年因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等多项罪名被判处死刑,却上演了“亡者归来”,2010年就开始在监狱之外活动,开公司、搞夜店,闷声赚大钱。
·孙小果
而走在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河北滦平的八旬老太李淑贤。她曾因“非法上访”被判寻衅滋事罪,服刑期间腰椎2次骨折,生活、行动都因此出现严重障碍。其家人为她申请保外就医却一度被拒绝。
刑罚执行中的乱象实在引人深思。
早在2015年,《中国纪检监察报》就曾发文揭露狱务乱象——有的提前释放成了“提钱释放”,保外就医成了“保而不医”,监外执行成了“重获自由”……这些“变相越狱”极大戕害了司法公平正义,也引发了公众对“有权人”和“有钱人”减刑合法性的质疑和猜测。
上述文章还直言,监狱管理局长(书记)频频落马,实际上正戳中了监狱管理的痛点:权力过于集中且不受约束,领导打个招呼便能违规办理保外就医,一个暗示便能违规减刑。
监狱的封闭和信息不畅导致了监管匮缺、权力不受约束。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卢建平所说,“前边的审判阶段轰轰烈烈,后边的执行阶段就静悄悄,很多暗箱操作正是利用了监狱的封闭性。”
近年来,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努力改进,弥补漏洞。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实施,要求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依法向社会公布;2015年4月1日,司法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狱务公开的意见》。
犯罪就得受罚,才能彰显法律的权威与公正。那些躲在背后为犯罪分子“大开绿灯”,帮他们躲过惩处、逍遥法外的包庇者和纵容者,同样是一群不可饶恕的恶魔。
揭穿巴图孟和“纸面服刑”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追责绝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更重要的是,后续如何完善制度,去避免下一个“巴图孟和”的出现。
资料来源:半月谈、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封面新闻、新京报、华商报、北京青年报、中国纪检监察报
扫二维码:加环环微信
备注“环粉”即可加入环环大家庭
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65363483、65363115
QQ:3144809109
邮箱:31448091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