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也谈“内循环”与“双循环”
2022 年 01 月 04 日 13:31:27 海上落花
千万不要把“内循环”这块“疤”,夸成一朵“花”。
“内循环”+“双循环”,本来很简单,就是中国经济面对当前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的一种应对战略,也可理解为不得已而为之的“疤”。但奇怪的是,一些学人朋友却偏能将这块“疤”夸成一朵“花”,不得不写文章回顾之、论述之。
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历史性变化始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在此之前,中国经济主流的说法一直是抓“发展战略机遇期”。但在中美“贸易战”出人意料地真的打响之后,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提出了“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的说法,明显对外部形势有了新的警觉和研判。
2017年12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判断首度提出,“大变局”的变,更多强调中国将取代美国之大国位置更替的历史机遇。但在2018年后,在强调机遇的同时,风险也越来越多地被强调。
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何成在《全面认识和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文中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不利条件或者重大挑战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必然遭到美西方等守成大国的遏制。可以预见的是,这种遏制将是长期的、高压的,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一旦应对不好就会延误甚至中断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2020年8月24日,国家领导人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对于形势的判断,再次谈到“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首次强调:“我们将面临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作好争取迎接一系列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参加“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的学者郑永年大声疾呼:中美关系已“比自由落体还糟糕(5月19日,《联合早报》)”。中美关系已跌至1989甚至1949年以来的最低点!中国官方的说法是,“中美关系面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挑战。”要不是外交部的领导人亲口说出,外人根本无法想象,中美双方目前甚至连对话渠道都不存在!
鉴于中美双方越来越冷的关系,6月2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警告,由于中国在国际交易中主要依靠美元支付系统,因此很容易受到美国可能施加的制裁,“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在俄罗斯的很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身上,我们也不得不及早地预防,做好真正的应对准备,而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应对准备。”中联部原副部长周力则公开撰文《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外部环境恶化的六大准备》:要做好中美关系恶化加剧、斗争全面升级的准备;要做好应对外部需求萎缩、产业链和供应链断裂的准备;要做好新冠病毒疫情常态化、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准备;要做好摆脱美元霸权、逐步实现人民币与美元脱钩的准备;要做好全球性粮食危机爆发的准备;要做好国际反恐势力回潮的准备。
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Orville Schell则表示:“我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危险且急转直下的局面,这的确是事出有因,但却没有适当的外交手段来中止这个局面,”这一对抗的严重性“已经超越特定的、可解决的挑战的范畴,变成了体系和价值的冲突”。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和中国著名美国问题专家闻学通都承认,双方已经陷入冷战。沈大伟说,“冷战2.0”的关键是“冷战要足够的冷”,双方要在现实主义的原则上制定战争底线并建立沟通机制,避免陷入不理性的疯狂和毁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这样描述现状:“回顾1979年开始发展至今的中美关系,可以说是一个‘冷战形成’的过程。毫无疑问,中美正在进入新冷战,最近一两个月来,西方的研究者中有人认为,中美已经进入新冷战,而且‘爆发战争的危险急剧增加’。这种判断可能有点过分,但总体来看,中美正在进入新冷战是一个最保守的说法。”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历史由三方面共同决定:结构性;情势性;偶然性——中美力量的消涨带来结构性的变化、中美种种差异和不信任带来相争的趋势性,而横空出世的新冠病毒加剧了双方紧张对立的形势。世界变了,环境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也变了!这就逼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特别是“十四五”计划的制订,必须先准确做出形势的判断,再思考因应变化的发展战略。
不是我们不想继续“国际经济大循环”,实在是环境已经不允许,并可能变得更加恶劣。因此,“内循环”主导、辅加外循环发展的战略,很明显就是在形势与环境变化的判断下,基于风险的充分考量,作出的中国经济的现实应对战略,其核心则是作好“备战备荒”的底线准备,同时通过内循环,努力以自力更生、自主自为求得长期生存、发展与崛起!
至此,“十四五”计划及未来的发展之路也变得清晰起来,“内循环”主导下的双循环战略完全有可能成为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新常态。企业朋友们,你做好充分准备了吗?
订阅咨询:国宏老师 010-88232893,微信:13611104780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