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也和我一样,经常打开微信却忘记想干嘛?
2022 年 01 月 06 日 21:01:15 海上落花
· 老板上午发过来的链接还没细看,打开微信再看一眼——· 再顺便刷刷票圈,看看谁又发圈了,谁又去哪里玩了……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关系,线上办公开始走进了大部分人的日常。一方面,这让我们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但另一方面,这也给工作更加了无数的干扰因素。打开微信,本来是要回复领导或同事的消息,却看了半小时公众号文章;打开浏览器,想要发一封邮件,却又点开了明星八卦,神游一会儿后,忘记了自己想要干嘛。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突然忘记自己计划要做的事情?需要好好回忆一下才能想起来,或者干脆想不起来了。产生这种短暂的失忆现象的原因并非是大脑出了问题,也与懒惰无关。它只是门口效应的表现。门口效应是指人在经过一扇普通的门时,诱发遗忘的现象,哪怕这是一扇虚拟的门。美国圣母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布里埃尔·拉德万斯基(Gabriel Radvansky)邀请了41位大学生参与了实验,研究人员将被测试者分为两组,分别测试他们在真实房间和虚拟房间里记忆的变化。真实房间中的人被要求一边手拿盒子,往里面放进或取出不同物品,一边随时回答关于这些物品的问题,有时就在同一个房间内来回走动,有时则需要穿过一扇门。虚拟房间里的人则被要求控制视频游戏中的虚拟人物来完成与前一组一样的动作指令和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不论环境真实或虚拟,人们的记忆力会在穿过房门后受到影响,人们的反应会变慢,错误率也会增加。心理学家指出,门口效应可以理解为你在执行某一具体计划时,当你突然想起来更加宏大的计划,那个具体的计划便被遗忘了。人的思维通常会在三个不同的行为层次之间上下转换,从目标和抱负,到计划和策略,再到最低的层次,也就是具体的行为。比如说,你准备打开微信与同事沟通一些事情,这就是具体的行为。但是你突然看到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正好是你最近关心的问题:健康、考试、职业发展等,这就涉及到你的目标和抱负层面。你的注意力就突然从具体的事情转移到了你的目标上,在这个过程中,你跨越了一个门口,遗忘就产生了。门口效应一般发生在大脑中信息过载,或者是你心中一直有一件让你放不下的事情的时候。同时,它也是一扇窗口,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具有的能够同时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适当的时机和环境去做适当的事情。“门口效应”还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而“门口效应”让我们可以快速遗忘上一个空间中的大量信息,为新空间的信息处理提供资源和能量。因此,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新空间发生的事件,也就更有利于我们的生存。 20世纪科学界的一位通才赫伯特·西蒙说,“信息的丰富造成了注意力稀缺……”确实如此,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我们可获使得的知识数量正在迅速扩大,以至于没有人能跟上节奏。同时,每分每秒都会有更多的内容产生,人类集体知识总量不断增长,但我们能用来消费的时间却无法增加,这种差距每秒都在不断扩大。据英国一家内容营销机构Raconteur传媒(Raconteur Media)的数据估计,到2025年,由于整个互联网行业在飞速膨胀,全球每天将创建463EB的数据。图片来源:http://rcnt.eu/un8bg·知识型劳动者每天会查看50到100次邮件,每3分钟换下手头的工作打开手机和电脑,就如同穿梭在一个繁忙的集市,并且这个集市中的商品是根据我们的喜好定制的。所以,我们“不得不”驻足停留,用我们的注意力购买商品。各种app已经开发了基于广告,甚至是传播错误信息的商业模式,通过最少的努力就能获得最大的点击次数。更麻烦的是,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普及,这一问题会更加严重。最终,我们的现实和虚拟环境正被越来越多的内容围绕——无论是评论、广告还是“假新闻”。这些内容是专门针对我们自己的喜好进行营销的,这些强力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阻止我们追求更有用的信息或自身目标。如果你是工作狂/学霸,这种短暂的忘记也许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不便,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你,怎么能忍受效率低下呢?以下几个小建议可以帮助你:微信虽好,可不要贪心呦~2、对于重要的信息,可以借助物理的方式,记在手机里面或者纸上,,作为提醒3、自我训练,刻意的进行“穿越房门”的训练,在打开微信或者浏览器之前再次提醒自己的目的、任务,不断强化,就像练肌肉一样,大脑也会越训练记忆力越强哦。http://blog.brainpundits.com/the-doorway-effect/ 2.Why does walking through doorways make us forget?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60307-why-does-walking-through-doorways-make-us-forgethttps://mp.weixin.qq.com/s/nbArv2cdqh5REKtSnnI2HQ4.忘東忘西更聰明?健忘原來是門口效應?健忘有解!https://medium.com/@xmissta/%E5%B8%B8%E5%B8%B8%E4%B8%80%E9%81%8E%E9%96%80%E5%8F%A3%E5%B0%B1%E5%BF%98%E8%A8%98%E8%87%AA%E5%B7%B1%E8%A6%81%E5%B9%B9%E5%98%9B-%E9%96%80%E5%8F%A3%E6%95%88%E6%87%89%E8%AE%93%E4%BD%A0%E9%A0%93%E6%99%82%E6%96%B7%E7%89%87%E5%A4%B1%E6%86%B6-6ad6452558085.Death by Information Overload https://hbr.org/2009/09/death-by-information-overload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