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费勇。欢迎来到六祖坛经修心课的第十课。今天我们讨论坛经的第十段:
两月中间,至大庾岭。不知向后有数百人来,欲拟捉慧能,夺衣法。来至半路,尽总却回。唯有一僧,姓陈名惠顺,先是三品将军,性情粗恶,直至岭上,来趁把著。慧能即还法衣。又不肯取,言:“我故远来求法,不要求衣。”能于岭上便传法惠顺。惠顺得闻,言下心开。能使惠顺即向北化人。
这一段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是:
走了两个月,到了大庾岭。后面有几百人正在追来,想抓住慧能,夺得衣钵。追到一半路,许多人就不追了,掉头回去。其中有一个和尚,叫做陈惠顺,原先是三品将军,性格和行为都十分粗鲁凶恶,一直追到了山岭上,截住了慧能。慧能便把衣钵给他,,他却不肯拿,说:“我大老远地追来,是为了寻求真理,不是为了衣钵。”慧能就在山岭上向惠顺讲授顿教的道理。惠顺听了,一下子就开启了心灵。慧能让他往北方去度化众生。
这一段还是在讲弘忍传法给惠能以后发生的事。按照常理,弘忍传给惠能,肯定引起不满,因为惠能不过是一个打杂的文盲,怎么能够一下子就成了宗门的领袖?
所以,弘忍把惠能送到九江边,让他回到南方去。惠能就这样离开了五祖,一直向南方行走。走了两个月,来到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后面有几百人追他,想追回衣袍,追了一半不见人,就统统回去了。只有一个名叫陈惠顺(又作惠明)的僧人锲而不舍,一直追到岭上,向惠能冲去。
据说,陈惠顺原是三品将军,性情残忍凶恶。有一种传说,说他是南朝陈朝皇帝陈宣帝的孙子,但有学者考据,应该是不确切的。不去纠缠这些历史细节,总之有这么一个人,追上了惠能。
惠能见他追上来,就把衣钵给了他,他却不肯取,说:“我这么远来,是为了求佛的道理,不是求衣袍。”于是,惠能就在岭上向他讲解佛的道理,惠顺听了,立刻领悟。惠能就叫他向北方去,教化大众。
关于这个细节,在后来的一个版本中,变成了神话。惠能将法衣掷在地上,惠顺去拿,却拿不起来,于是,就归附了惠能。
兴圣寺本《坛经》的说法是,惠能以一个问题启迪了惠顺。这个问题是:“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又据《祖堂集》记载,惠能当时对惠顺说的是:“静思静思,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思不生时,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来。”也许这比较符合当时的情景。
《祖堂集》与兴圣寺本所记的惠能所言,虽然说话的方式不一样,但内涵其实是相同的,表达的都是惠能最基本的理念,即他后来说法的时候所强调的“无念”。
所谓“无念”,惠能的弟子神会的解释为:“不念有无,不念善恶。”
这种闻所未闻的观念,一下子在惠顺面前打开了一种深广的视野,他在刹那间领悟到了那最终究的东西,那能够令他的心灵安宁的东西。
当然,有些专家认为,这种“参话头”(根据一个“话头”去参悟其中的佛理),不可能出现在惠能的年代。但我的看法还是,我们没有必要纠缠在这种细节上,我们要考虑的是内容本身是否对我们有益。
如果有益,就算不是惠能说的,也是有用的。如果无益,那么,就算是惠能说的,也没有什么意义。
惠能向惠顺提问具有震撼力。一个真正的问题,有时会改变我们的一生。无论宗教上的大彻大悟,还是学术上的创见或科学上的发现,哪一个不是从疑惑、从问题开始的?
而真正的问题,总是能够抓住本质,抓住本体的东西。能够让我们看到真相。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当下即是,平静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