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有一次在波奼利村向一些在家居士说法,讲到戒律的重要。
他说,不自律的人,不受戒律约束的人,有五种祸害:第一是因为放逸而穷困潦倒;第二是名声败坏;第三是参与公共活动时会羞愧不安;第四是会忧虑懊恼,伤害自己的身体;第五是死后会生于不好的地方,甚至地狱。
相反,守戒会有五种利益:第一,因为不放逸而丰衣足食;第二,会赢得良好的名声;第三,在各种公共场合,泰然自若;第四,死得平静;第五,往生后会生于好的地方,或天国。
在另一个场合,佛陀讲过制定戒律的意义,曾宣说制戒的令僧欢喜;令僧安乐;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长;难调者令调顺;惭愧者得安乐;断现在有漏;断未来有漏;正法得久住。也可以说,是守戒的十大根本利益。
佛陀涅槃之前,还和弟子说过一句话,叫“以戒为师。”老师不在了,但如果你按照戒律去修行,那么,就像有老师在教导你一样,还是会让你不断进步,最终有所成就。
佛教的基本戒律,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佛陀在弘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出现的情况,一点一点完善的。
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最初有一个弟子,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和原来的妻子同房,引起佛陀的关注,觉得应该制定一套戒律,约束佛弟子的行为。也有说是因为有六个弟子,经常做一些佛教徒不应该做的,为了管理好僧团,佛陀开始制定戒律。
佛陀在世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的比丘和比丘尼的行为规范,以及惩戒方法。佛教文献里的“律藏“,讲的就是戒律。
所谓戒,就是应该不做什么;所谓律,就是应该做什么。
戒律,就是佛教内部对于出家人的一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则。
非常具体,这里就不展开了。这里我想重点介绍一下五戒,因为五戒不仅是出家人的基本戒律,也是我们普通人如果想学习佛学,甚至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更健康,更有意义,都能够参考并实际去做的戒律。
五戒,五个戒律:第一个,不杀戒;第二个,不偷盗戒;第三个,不邪淫戒;第四个,不妄语戒;第五个,不饮酒戒。
后来又有八戒、十戒。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十戒里没有不饮酒戒。
另外加上了:第五,不两舌;第六,不恶口;第七,不绮语;第八,不贪;第九,不嗔;第十,不痴。和十戒相对应,就是十善业,就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善的种子的十种行为。
佛陀制定的以五戒为基础的戒律,简单地说,就是你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就如《增壹阿含经》里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思是什么坏事都不要做,只要是好事,就应该好好去做,自己让自己清净下来,这就是佛教。
宋代苏东坡曾经问一个和尚,什么是佛法大义?和尚回答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苏东坡听了,哈哈大笑,这个道理三岁小孩都知道。但和尚马上回答:三岁小孩都知道,但活到八十岁的老头都做不到。
这确实是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的特点,乍一听,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太简单了,不就是最基本的人类道德吗?是的,佛陀的戒律,不是什么神秘的的禁忌,而是人类德性的流露。
这是佛教戒律的第一个特点,它的伦理性。第二个特点,它的日常性,都是日常的行为规范。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十戒。第一到第三属于“身”的范畴。不杀生,不只是指不杀人,而是指不伤害任何生命。不杀生的本怀,是对于生命保持敬畏。
我们看到佛教徒走路的时候脚步很轻,唯恐伤害到地上的蚂蚁、小虫子,坐下去的时候小心翼翼,看看椅子上有没有小虫子。这不是做作,而是对于一切的生命保持一种敬畏,一种慈悲。
不偷盗,从前的偷盗,主要是窃取他人财物,但在今天,没有版权观念,随意下载他人作品,等等,也是偷盗。不邪淫,,对于出家人来说,是断灭性的欲望。对于普通人而言,是节制性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