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全力建成中国空间站,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
张柏楠:2021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通话时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建造空间站的重大意义。
图为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中国空间站以建成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为目标,将为我国和全球的科学家提供先进的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和实验平台,有望在物理学、天文学、材料、生物等科学领域,以及信息、航天等技术领域获取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和重大战略意义的应用成果。2022年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收官,全面完成空间站建造任务,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必将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典范之一。
求是网:2021年以来,空间站建造的进展情况如何?
张柏楠:我国载人空间站的任务,是建造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长期在轨可靠运行的载人空间站。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第一个舱段——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开始了空间站的新征程。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将中国空间站第一个乘组送往太空,执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全面检验了再生生保的技术和能力,圆满完成了空间站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2021年9月20日,发射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2021年10月16日,搭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目前空间站第二个乘组已完成了两次出舱任务,飞行时间已经超过4个月,正在创造中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的纪录。
图为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
求是网:今年,中国空间站将执行哪些任务?
张柏楠:202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6次发射任务,全面建成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和梦天实验舱为平台、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收官。
今年,我们将先后发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转位、组装,形成三舱组合体,构成中国空间站的基本结构,完成空间站的建造。将实现我国4个首次:首次6个航天器组合飞行,首次年发射6艘航天器,首次航天员驻留达6个月,首次2个乘组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图为天和核心舱地面研制场景
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密码
求是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张柏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为重要的,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立项之初,党中央立足国情,没有被国际上航天飞机的热潮所影响,而是确定以飞船起步的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载人航天工程,每当载人航天执行重要飞行任务,总书记都殷殷嘱托,多次接见参研参试代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大家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2021年4月29日,总书记明确指出:“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制度优势和重要体制优势。全国人民的支持,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图为天和核心舱研制团队合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
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不竭动力。中国载人航天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瞄准载人航天技术前沿,勇于创新,小步快跑,自主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核心关键技术,不断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也培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2021年,载人航天精神被纳入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几代航天科研工作者的精神丰碑。我体会,载人航天精神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特别”二字,这一团队总是能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展现出特别的精神,特别出色地完成任务。
求是网:谢谢接受采访。
(记者:杨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