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后令人
作者 | 槐荫书话
作者 | 槐荫书话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春节期间,一位在兰州做项目的青年朋友,在我们聚餐时送我一册《读者》创刊40周年纪念册。纪念册选入从创刊号到易名后的几册杂志,堪称浓缩、简略的《读者》小史和年谱。
北宋时,柳永的词流传最广,那时就有一种传说: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这种传说,很可能就是事实,而不是夸张。《读者》(创刊时名【读者文摘】)从黄河上游走出,流经中国,读者遍天下。
送我纪念册的青年朋友,与我是同乡,当初上中学时,他就在农村的报摊上读这本杂志,作为课外健康有益的读物。他考到北京的大学,又读研究生,无疑受到《读者》润物细无声的启迪,在成长过程中吸收了《读者》提供的营养。对《读者》,我也不陌生,因为《读者》创刊不久,就和我服务的杂志交换,几位同事都称赞《读者》办得好。我那时偏爱读生产性、原创性的文学杂志,对文摘类的报刊,碰到就翻翻,读的不太多。
但是,全国城乡的报刊亭都摆着《读者》,许多家庭有《读者》;这份由中国人创办的综合性文摘期刊,不仅仅是甘肃的名片,而是遍植于中国的绿化树 ,有谁能不熟悉它 ,不在它的绿荫下走过!
曾经,我想去《读者》编辑部学习调查,实地弄懂长期盘桓脑中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份成功的杂志不是创办于文化中心的北京、上海,而是诞生于西北?土厚水深的陇上,还有舞蹈《丝路花雨》,京剧《骆驼祥子》等精品,像《读者》一样,有力地显示了甘肃省的软实力。从甘肃回来的同志都说,人家那里有一份杂志。不必说名字,全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一份什么杂志。40年,几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
在创刊号,《读者》宣称办刊宗旨是:博采中外/荟萃精英/启迪思想/开阔眼界。博采中外,说明这只蜜蜂不是单纯的采集槐花枣花,而是广采中国和外国的百花,然后酿造成蜜;荟萃精英,是将蜂蜜再提纯,让杂志有营养;启迪思想 ,是告诉读者,本刊不是娱乐至上的消遣性读物,它希望读者读后在精神上有钙质;开阔眼界,是希望读者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扩展视野。办刊宗旨还提出,帮助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是本刊的宗旨。最后这句话,以文摘为桥梁,为线索,引导读者读原著,创造读书的良好社会风气。这是1981年啊!《读者》的几位可敬的知识分子,在办刊之初,就自觉挑起社会责任,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为青少年的成长,为办一份能进入家庭的读物,他们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在千百种图书报刊中采撷。
创刊号第一篇,是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这篇名作,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受尽磨难后对新生的道路选择。小说中的主人翁许灵均没有跟着已是富翁的父亲出国,而是继续留在祖国,虽九死而不悔,有力地奏响时代主旋律。作家的才情和驾驭文字的能力,使这篇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标志。作为杂志栏目设计,《读者》的头条文章陆续刊登、相对稳定的就是精美的中外散文随笔,温馨的生活故事。这些入选的文章,集中、持续传递真理和正义,宣传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和互助,歌颂美德和献身精神。为调剂阅读心理和气氛,,杂志有漫画、幽默、笑话,荤素搭配 ,五味杂陈,色香味俱全。整体看,《读者》摘录的内容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有益、严肃活泼的。40年,在转型期的中国,这份千万级发行量的杂志,究竟在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起到多大作用?这是一个大课题,值得出版业、社科领域深入研究。
美国《读者文摘》的中文版,一度由林语堂的女儿主编。在全世界华人聚集的地区,繁体汉字的《读者文摘》和简体的《读者》是并存的。跟着留学生和新移民的步伐,在黄河岸边编辑出版的《读者》顺黄河归向大海,《读者》读者遍天下。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电子书冲击传统的图书报刊,纸媒的发行量渐趋萎缩,已不是新闻。面对潮流 《读者》是如何应对时代变化的?《读者》的老读者还读《读者》吗?《读者》的新读者是哪些群体?我不知道;我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