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
201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了“考古中国——从崧泽到良渚: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同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也正式启动,良渚古城遗址是这两项国家级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计划在2021-2025年间,对城内的雉山下疑似石钺作坊、钟家村疑似石镞作坊、张家山疑似燧石作坊及北城墙、桑树头、沈家村、皇坟山等台地进行精细化发掘。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世界遗产,亦要全民共享。“小众”知识、大众普及,始终是文物价值传播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及时总结梳理良渚申遗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累计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30余篇,编撰出版良渚文化学术专著及科普读物20余册,为全世界大遗址保护利用提供了“中国经验”。
“良渚声音”的远播,同时也“从娃娃抓起”。
拿到全国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的七年级新生,能在书中一睹良渚遗址的风采;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设立了良渚国际研学中心和良渚文明探索营地,共同构建全方位的研学平台、教育基地;出版一大批儿童读物,深受家长和孩子欢迎。
图为《良渚文明丛书》。盛淑彦/摄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5000多年前的木头长啥样?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宫殿巨型木构”复原展示区内,摆放在探坑内的6根木构件就是答案。
对外展示的巨型木构是根据2017年考古发掘的原件加以3D扫描之后,利用数字模型1∶1比例精准复原而成,最长一根达17.2米。站在科技“复活”的遗址面前,游人们亲身感受到良渚先民的智慧,展开对良渚空间的无限想象。
“地下气象万千,地上土丘一片”。要让大众看出这片土遗址的“门道”并不容易。自2019年7月开放以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通过环境修复、绿植标识等手段,使水草丰美的自然环境和神圣厚重的历史质感得以复原。良渚遗址也一跃成为人们心中的“网红打卡地”。
5G、AI、AR……借力数字化转型,良渚古城遗址进一步创新保护展示模式,用现代的科技、新潮的创意阐释最古老的文明。游客可以实地体验集语音和视频画面于一体的AR智慧导览系统,与先民们一起“狩猎捕鱼”,和“祭司”一起祭祀。
图为2022年4月,游客在良渚博物院体验AR导览眼镜。盛淑彦/摄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自申遗成功以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余万人次。
世界遗产的名录上,世界文明史的脉络中,良渚遗址,,这片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散发愈加夺目的文明之光,走入现代人的心扉。
(作者:浙江日报记者 严粒粒 本刊记者 何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