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建设生态文明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样概括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生动的现实。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坚持绿色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图为江西省萍乡市将治水与绿化相结合,沿萍水河打造的萍水湖湿地公园。新华社发 李桂东/摄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党中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文明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审视工业革命以来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变,把脉生态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深刻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多措并举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数量逐年递增。图为2022年2月22日,在拉萨市林周县境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姜帆/摄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更加迫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美丽村落”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图为2021年11月24日拍摄的十堰市郧阳岛初冬景色。人民图片 杨显有/摄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环保、更加绿色的发展,则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