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唐太宗) 2022年3月作品番号
李世民(唐太宗)番号更新时间:2022年3月; 李世民(唐太宗)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 中文名
- 李世民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日期
- 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
- 出生地
- 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去世日期
- 649年7月10日
- 朝 代
- 隋唐
- 年 号
- 贞观
- 在位时间
- 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官 职
- 谥 号
- 唐文帝
- 庙 号
- 唐太宗
- 陵 寝
- 昭陵
- 代表作品
- 《帝范》《贞观政要》等
- 主要成就
- 精简政府机构;改革三省六部;开创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昭陵开始营建于贞观十年(636年),是为埋葬临终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坟墓的长孙皇后而开凿。陵墓依山而建,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依山为陵的先例。陵前的陪葬墓群为扇形,大概有200多座,其中有初唐诸王、公主的墓葬,以及魏徵、李靖、李世勣、房玄龄、尉迟恭等功臣陪葬墓。著名的“昭陵六骏”浮雕原置于陵园北面祭坛司马门内东西两庑,现有四骏陈列于西安碑林,另外二骏流落美国。1979年昭陵博物馆建成。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法李世民酷爱书法,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亲自写《晋书王羲之传赞》。
贞观十四年(640年),李世民将自己的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又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能学其形势,惟在其骨力。及得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诗作李世民诗《赐房玄龄》《饮马长城窟行》《帝京篇十首》《正日临朝》《幸武功庆善宫》《过旧宅二首》《还陕述怀》《入潼关》《辽城望月》《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出猎》《冬狩》《春日望海》《临洛水》《咏司马彪续汉志》《首春》《初晴落景》《度秋》《望终南山》《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秋日即目》《山阁晚秋》《秋暮言志》《喜雪》《仪鸾殿早秋》《赋得李》《赋得夏首启节》《咏雪》《赋得浮桥》《秋日斅庾信体》《秋日翠微宫》《置酒坐飞阁》《初秋夜坐》《月晦》《赋得白日半西山》《赋得含峰云》《冬宵各为四韵》《秋日二首》《望雪》《谒并州大兴国寺诗》《远山澄碧雾》《冬日临昆明池》《守岁》《除夜》《咏兴国寺佛殿前幡》《春池柳》《芳兰》《咏桃》《赋帘》《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琵琶》《咏乌代陈师道》《咏饮马》《赋得残菊》《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咏弓》《赋得早雁出云鸣》《赋得临池柳》《赋得临池竹》《三层阁上置音声》《咏小山》《赐萧瑀》《辽东山夜临秋》《两仪殿赋柏梁体》《饯中书侍郎来济》《句》《咏雨》《登骊山高顶寓目》《过慈恩寺》《五言延庆殿集同赋花间鸟》《赐李白药诗》《送魏征灵座》《采芙蓉》《威凤赋》《重幸武功》《登三台言志》《元日》《赋尚书》《咏风》《咏雨》《伤辽东战亡》《望送魏徵葬》《赋得花庭雾》《宴中山》《咏烛二首》《赋得弱柳鸣秋蝉》得李》《赐魏徵诗》
史籍记载《旧唐书太宗本纪》
《新唐书太宗本纪》
《资治通鉴唐纪》
总评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历代评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599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