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开启抢人大战
最近这几年,中国从日本抢了不少顶尖科学家,这不,前几天日本开始反击了,2月17号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个高端人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不是日本人,只要满足硕士以上学历,并且年薪100万人民币以上,就可以在一年内获得日本永久居留权。要知道以前拿久居居留权至少要居住十年以上,这么大幅度的放宽落户门槛,看来日本的人才危机告急了呀。其实这个抢人政策就是针对中国的,因为中国人占日本高端人才的半壁江山,截至去年,日本高端外国人才有17万人,其中中国大陆占比66%,远高于第二名印度的6%和第三名韩国的4%。这个数据说明日本对中国人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不过话说回来,日本所谓的高端人才跟中国不一样,在中国,高端人才意味着顶尖名校博士毕业、行业专家或学科带头人。而在日本,只要你会。硕士毕业有个稳定工作就算高端。因为日本的年轻人非常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日本年轻人中上过大学的只占25%,剩下的基本都是高中或者职业学校毕业,甚至有15是小学毕业。国内普通大学毕业跑到日本,他们也会把你当个宝贝疙瘩。虽然中国跑到日本的有1万多名高端人才,但我们也不必太惋惜,因为水分大得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啊,我们从日本抢来的很多货真价实的科学家。二一年,东京理科大学原校长滕道昭带着他的团队集体跳槽上海理工大学,这在日本学术界引起的反应不亚于一次核爆啊,因为滕教授是光催化之父,多次被提林诺贝尔强光催化看似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的。比如国家大剧院正在使用的光催化自节玻璃空调过滤器中使用的甲醛分解技术,都是来自它的研究成果。过去十年,这位大师为中国培养了38名留学生,其中三位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称为纳米机器人之父福田闽南早在2012年就加入了北京理工大学,成为首位全职在中国工作的工程院外籍院士。他在中国利用微辣机器人研发出的世界上最小人工血管,为人造器官替代老器官带来很大服务。同时他还研究出了首个纳米机器人,用于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日本的老神经科学家玉子柴科研一直被视为日本冲刺诺贝尔生理学奖的有力人选,也在2019年加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人工智能专家石原救生被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以十倍于日本的研究经费挖了过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电子工程专家钟春修,22014年就在深圳创立了激光照明实验室,日本量子计算专家林正等二零年被南方科技大学聘为首席科学家,除了权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在中日两国同时开展研究。文英领贵是日本国立。文教授同时也是北航大爆炸宇宙学院与元素起源研究中心的主任,现在他有一半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进行。那为什么这么多日本科学家愿意来中国呢?主要还是因为日本的科研经费在逐年下降。日本文部科学整核数据,一八年日本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只比两零千年增长了115倍,而中国2016年的科研经费比两零零年增长了十三十五倍。二零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超过两点四万亿人民币,,是日本的2.4倍。日本科研经费缩减还要归定于多年以来经济下滑、财政紧张,省钱过日子的日本政府把钱都投向了短期能见到收益的项目,大量压缩的长期见不到钱的基础研究经费,相比日本政府的抠抠缩缩,中国对待科学家就好几多了,上海理工为迎接滕岛钊教授的到来,直接投资几个亿为他组建材料与化学学院,深圳大学一听土木工程专家上田多门愿意来中国,立马。掏钱买的先进设备,建的一流研究室,一台价值800万日元的材料测定设备,北海道大学不给他买,深圳大学二话不说就买它。中日这一轮抢人大战,中国明显占上风啊,这背后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能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面对崛起的中国,看到越来越多的本国人才流失,日本除了干瞪眼,也是束手无策干瞪眼,因为这就是国运轮流传。关注新哥带你上顶楼看看财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