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云”画卷
春风乍起,被誉为“水质风向标”的海菜花随波荡漾、顾盼生姿,成为洱海一道新的风景线。从“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一度消失的海菜花重现洱海,星星点点连片绽放。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之滨,强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2020年1月,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作出“守住守好洱海”的重要指示。洱海生态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云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洱海保护“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的嘱托,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图为2022年11月28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生态廊道上的龙龛码头。 云南日报供图 黄兴能/摄
为更好保护洱海,大理州在洱海流域范围内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对环湖15米范围内的1806户实施了生态搬迁。在洱海流域全面推行“三禁四推”工作,有效阻断农业面源污染入湖。实施27条主要入湖河道生态化治理,截至2022年底,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对滇池保护治理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遵循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滇池保护治理中,昆明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人、城、湖、产”的关系更加和谐。滇池连续5年保持全湖水质Ⅳ类,今年1—2月达到Ⅲ类。
自古以来,云南就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明代著作《徐霞客游记》,向世人呈现了云南的山川之美、人文之美。这里有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温暖之旅、红嘴鸥漂洋过海的春城之约,有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泸沽湖雨过天晴般的纯净。元江中上游河谷两侧茂密的季雨林,庇护着国内一半以上的绿孔雀。在平均海拔3200米的大山包湿地公园,上千只“高原精灵”黑颈鹤翩翩起舞、信步滑翔,成为红土高原上最美丽的风景。同时,云南生态优越性与脆弱性并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造成影响。
旅游文化产业是云南的重点产业之一。云南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促进旅游和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发展新优势。图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5A级旅游景区——普者黑,目前已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中的重要品牌景区。云南日报社供图 李成龙/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考察云南时作出明确指示:希望云南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从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到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美丽中国在云南的创新实践持续深化,生态优势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随着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湖泊革命”等10个标志性战役的推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2年,云南省空气质量持续保持领先,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好。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云南的标配,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成为云南的标识,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成为云南的标签。
2022年,全省新增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累计已有15个州(市)、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有7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共同书写着彩云之南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铺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策划:陈有勇 审核:吴强 监制:王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