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毛泽东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开拓者的卓越历史贡献
在旧中国这样情况特殊而复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作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图为同年12月重庆新华日报社出版的《论新阶段》单行本(资料图片)。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号召全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这一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沿着毛泽东同志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我们党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毛泽东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必须世世代代永远高举的光辉旗帜。
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称为共产党人的“共同语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过时的党内“共同语言”。只有坚持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才能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毛泽东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基础、历史基础、文化基础上内在一致,在政治立场、理论品格、价值取向、目标追求上一以贯之。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和运用、创新和发展,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坚持和运用、创新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语言”,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把握的基本点。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两个结合”是根本途径。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同时,作为把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卓越代表,他强调继承和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遗产,并提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一系列重要方针。毛泽东同志有着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善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化古为今、点石成金,能够出神入化运用中国历史典故阐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洋溢着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毛泽东同志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策划:梁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