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光辉照边疆”——他是许党报国的传承人
在云南临沧的佤族村寨里,一首歌传唱着:“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这首歌见证了佤族人民的生活变迁,也传颂着一位佤山法治的守护者——鲍卫忠。这位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45载的风雨岁月砥砺他炽热的报国情怀,24年的法院工作生涯铸就他无悔的法治信仰,7万公里的执法之路见证他执着的为民初心,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佤山法治“老黄牛”。2021年10月21日,鲍卫忠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10月23日不幸去世。2022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追授鲍卫忠“全国模范法官”称号。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鲍卫忠“时代楷模”称号。
鲍卫忠出生在有着“班洪抗英保家园、班老回归祖国跟党走”光荣历史的沧源县,听着“阿佤人民唱新歌”成长,从小心里就种下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种子,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熔铸在他的血脉里。他1997年进入法院工作,报到的第一天就郑重承诺:“我出身边疆少数民族家庭,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个佤族孩子报效祖国的机会,这个恩情我将用一生来报答,我将干好本职工作,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心。”他用一生不停歇的脚步,践行诺言坚守初心,生动展现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时代图景。
在法院工作的24年,鲍卫忠坚持扎根边疆基层一线,耐心细致、兢兢业业提供司法服务、开展执法办案,把党的温暖和公平正义送到边疆民族同胞的心坎上,把对党忠诚落实到每一次执法办案中。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在沧源县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在学习总书记回信的研讨会上,鲍卫忠讲道:“我们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达到村村寨寨,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阿佤山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随后,他和同事到班洪乡边境村与老支书们商议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进一步探索多元化解决纠纷的方法和途径。2022年国庆节之后,班洪乡挂起“老支书调解室”的牌子,此时鲍卫忠已经去世1年。他像那棵抗英纪念碑旁的老榕树,根植祖国大地,茂密的枝叶伸向蓝天,以法治的力量守护着一方热土和人民。
鲍卫忠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1997年,21岁的鲍卫忠还在沧源县单甲乡农经站工作。当年雨季,连日的暴雨冲断了道路,鲍卫忠带领群众前往一线抢修,可塌方路面位于陡峭的山腰间。一边是万丈悬崖,一边是危峰兀立,,山上还不时有落石滚下,谁上前去实地勘探?鲍卫忠当仁不让,卷起衣袖裤腿,抄起锄头就往前走。身边的群众一把拉住他:“上不得,踩塌了掉下去就死定了。”还有几名村民抢着去:“我们经常爬山,比你熟悉路。”争执中,鲍卫忠大喝一声:“谁都别跟我争!”看到一向温和的鲍卫忠急了,大家安静下来,默默看着他一步步试探性地向塌方路段挪去,最终确认了路面受损情况,带领大家很快制定出了抢修方案。鲍卫忠就是这样的人,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安全留给百姓,把危险留给自己。
2003年,鲍卫忠作为法院干警下派乡镇挂职,驻村开展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三村”建设工作。驻村3年时间里,他带领村干部排除重重困难,完成所在村200余户村民的旧房改造工作,让全村老少900多人住上了新房;修通5条进出村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他深知边民富、边疆稳的意义,脱贫攻坚期间主动报名驻村,为乡村发展和群众致富出谋划策。他带领贫困户种植的澳洲坚果现已果实累累,他看望过的老阿妈一直惦记着这个憨厚的年轻人……
山映党心,水拥党恩,赤诚初心怎么铸?鲍卫忠用一生给出了答案,他说:“为党工作是一生追求,为人民服务是一生方向。”他把一生献给了党的司法事业。老支书说,鲍卫忠的为民情怀饱含着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值得阿佤人民纪念他。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文章《》
(策划:梁佩韵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