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台田玉红:理念创新为关键,内容创新为根本,平台创新为命脉
从单一媒体到综合媒体,从传统媒体到现代媒体,从对外广播到国际传播,从媒体的相加到相融,重构之路到底有多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高级编辑田玉红在“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媒体融合发展台长峰会”上,以《从相加到相融,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的重构之路》为题进行分享。以下为发言精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发展阶段:
广播时代,主要利用短波广播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
广播+时代,建成了广播媒体、视频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影视译制、媒体产业六大业务集群。
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技术开辟了互联网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等媒体业态。
国际台的现代传媒体系格局已初步形成:
理念创新至为关键。只有坚持理念创新,不断深化对媒体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把握时代脉搏,才能站在潮头把握住未来。
内容创新永为根本。比如在G20期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推出了习近平G20时间、直通G20杭州峰会等共220多件融媒体产品。
平台创新贵为命脉。如果缺乏平台意识,传统媒体将变为单纯的内容供应商,失去舆论引导的基础和抓手。
相加阶段做加法,相融阶段更多是做减法
首先是要推动机制的融合,减少部门的壁垒和多余流程,推动业务生产整体向互联网化、融合化转型。
其次是推动品牌融合,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集中打造核心产品和品牌。
第三是推动资本融合,减少通向市场的门槛和障碍,形成产业生态。
(据现场速记整理)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长期做对外广播,依靠短波的方式播出,在国内并不太为人熟悉。到现在为止,国际广播电视台还是一个全额事业拨款单位,经费的主要来源还是财政拨款。由这一点说明,国际广播电台是传统媒体中的传统媒体。这么一个传统的短波广播是怎么走过来的?是怎么做媒体融合发展的?
在这次会议举行的前几天,也就是12月3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迎来了75岁生日。1941年12月3日,国际台诞生在抗日战争中的延安窑洞里。1997年,国家在北京西郊建了新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大楼,从那时开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始走向独立。现在,国家又拨款十几亿建设新的新媒体业务大楼,这是中央和国家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从这几个工作地点可以看到国际台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广播时代。初创时期和解放后的很长一个时间,我们主要利用短波广播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从1941年12月3日第一个语种日语到现在的65个语种,这也意味着,在全球由政府主办的国际传播机构当中,我们的65个语种规模是全球第一。目前我台在境外拥有70个派驻海外机构,130家海外合作电台、4112家听众俱乐部,正在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忠实履行“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
第二个时代是广播+时代。上世纪90年代,广播开始面临生存危机,所以,我们在广播基础之上增加了很多业务。首先是视频制作业务,开办了《环球奇观》《环球购物》《中国交通》。平面媒体业务方面,开办了36种外文报刊,这些报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元首、总统和总理每天要看的读物。在PC端业务方面,国际台的“国际在线”网站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之一,用61种语言为全球98%的人口提供母语服务,访问者来自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台旗下“中华网”是中国唯一的多语种商业网站。在影视译制业务方面,我们使用20多种语言面向全球50个国家译制播出160多部影视剧,不少作品引起了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非洲的时候,专门提到国际台翻译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当时台下掌声雷动,因为上至国家首脑,下到普通百姓,那一段时间都在追捧《媳妇的美好时代》。广播+的时代,国际台在广播业务的基础上建成了广播媒体、视频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影视译制、媒体产业六大业务集群。
第三个阶段就是互联网+时代。近十年来,我们运用互联网技术开辟了互联网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等媒体业态。目前国际台旗下的CIBN互联网电视用户规模达到6800多万,稳居行业前列。CRI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和用户数在中国移动运营商平台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我们还用多语种开设了28种文字的47个APP,在境外开设社交媒体帐号228个。
经过75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的改革探索,国际台从单一传统的短波广播逐步改变,现代传媒体系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我们有几点感受:
一是理念创新至为关键。2004年,提出两手抓,抓无线广播和电视广播;2010年,正式提出建设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机构的目标;2013年,提出观念融合、品牌融合、平台融合、用户融合、机制融合、资本融合,实业决定事业。
2009年,总局推出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的新媒体牌照。当时申请这个牌照的媒体在全国没有几家,国际台是广播媒体中第一家举手的,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当初在理念上超前一步,使国际台在这十年间没有落后于时代。相对于其他几个国际性传播的电台,无论是VOA、俄罗斯之声,还是BBC,我们在新媒体领域跟上了时代发展。未来的十年,媒体格局演化将更为迅猛和复杂,清晰判断未来新媒体的形态更为困难,只有坚持理念创新,不断深化对媒体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把握时代脉搏,才能站在潮头把握住未来。理念能超前就能领先,能看到未来的十年就能够领先。
二是内容创新永为根本。在内容创新上大家有很多做法,我们也不算很先进,比如在G20期间,我们推出了习近平G20时间、直通G20杭州峰会等共220多件融媒体产品,这在以前国际传播的时政报道里是不多见的。
三是平台创新贵为命脉。在互联网+时代,平台通过规则和服务聚集用户,谁拥有了平台就掌握了主动权。长期以来,业界有一种争论,认为传统媒体转型不需要自建平台,可以借用别人的平台发力。但是,实践探索告诉我们,如果缺乏平台意识,传统媒体将变为单纯的内容供应商,失去舆论引导的基础和抓手。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排斥第三方平台,比如国际台利用海外社交平台Facebook、推特进行传播。我们Facebook日语帐号粉丝是160多万,这在全球用日语开办Facebook帐号的媒体中排名第一,超过了日本媒体开办的帐号,日本媒体还专门发过新闻对这个现象进行研究。
国际台在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已经走过了“相加”阶段,接下来将迈向更加艰难、也更加重要的“相融”时期。如果说在相加的阶段做是加法,那么,相融的阶段更多是做减法。所以,进入相融的阶段后,在“物理变化”的基础上推进“化学变化”,实现各媒体形态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媒体融合发展目标。
首先是要推动机制的融合,减少部门的壁垒和多余流程,推动业务生产整体向互联网化、融合化转型。目前,国际台成立了媒体融合工作管委会,专门负责全台媒体的融合工作,将在台内推动调整媒体生产关系,打破原有的部门条块分割,改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格局,推动整体业务流程向移动端倾斜,实现一次采集、多重生产、多端发布,推动形成事业机制和产业机制的有效贯通,推动完善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媒体融合工作的科学性。
其次是推动品牌融合,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集中打造核心产品和品牌。在新媒体领域,国际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将中华和China认定为首要品牌,中华系列将依托中华网发展中华新闻、中华军事、中华体育、中华浏览器等产品,为海外华人提供内容与服务;我们还将通过China的域名,打造多语种聚合平台。国际台将通过台内外、海内外资源整合,打造品牌有机统一架构,形成上下有效呼应、层层递进扩张的品牌聚合效应。为此我们下决心去产能,优化传统媒体资源重置,整合力量,突出重点,让中华和China品牌扬帆出海。
第三是推动资本融合,减少通向市场的门槛和障碍,形成产业生态。媒体融合是资本的游戏,依靠传统媒体自身力量很难独立完成,必须引入市场力量。目前,传统媒体推动融合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形成有效盈利模式,支持媒体可持续发展。这决定了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勇敢地向国内外市场迈步,要抓住“粉丝经济”不放。致力于建立社群,提升黏性,形成巨大的产业链;要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并购、参股等方式,对资源、资产、资金、资本进行整合,实现不同媒体的产权融合、所有制融合,迅速打造实力强大的传媒集团;要对外联接社会开放平台,构建“一体化”生态圈,形成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
75年来国际台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十年来我们迎接变革,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在新媒体浪潮中实现了转型,但这只是新里程的一个开始,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未来媒体竞争激烈,大浪淘沙,不进则退,期待我们共同携手努力,为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