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在他的照片里,藏着超越时间的向往
本文所有图片都来自网络
在手机上看阿蓝的摄影可惜了。
倘若你尚在质疑上帝和灵魂的存在,那么在看过他的作品后,你也许会开始确信:神性的荣光,就藏在那一双双黑色的眸子里。
毋庸置疑。
第一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颁奖礼在木心美术馆举办的现场
11月26日,著名摄影家阮义忠将第一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一等奖颁给了冯君蓝这位台湾牧师。
面对冯君蓝的获奖作品《微尘圣像》,阮义忠这样形容:那已不是容颜的留影,而是灵魂的肖像。
预备着的童女(The Virgin in Preparing)
而陈丹青在看过冯君蓝的作品之后更是发出感慨:
“突然看到他这样的照片,吓坏了人。
他其实告诉你,你不真心了,我不真心了,所有人都不真心了,他还真心。”
微尘(Tiny Dust)
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也无论是否熟知圣经故事,相信任何一个有灵魂的个体都会被这些照片感动。
它们的力量,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还原了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人类本该拥有的高贵与谦卑。
冯君蓝,人们都称呼他“阿蓝”。
阿蓝长得很酷,大胡子、齐肩长发、深眼窝、瘦削身材;穿休闲的衣服,布衣棉裤,颜色都是旧旧的,皱巴巴地挂在身上。很安静地站在那里,有种落魄又流浪的诗人气质。
这样的造型,旁人一看就会知道:他肯定是个艺术家。
的确,阿蓝是艺术家。
他会雕塑,会画画,会摄影,曾经有过自己的工作室,四处接单子帮别人做广告设计。现在,阿蓝是一名牧师,他的教会在台北,名字叫“有福堂”。后来,摄影让他出名了。
然而阿蓝却说,他从来都不把自己当成摄影师或是艺术家,他此生唯一的工作就是“上帝的仆人”。
摄影,只不过是除了服侍上帝之外,小小的兴趣而已。
五岁的阿蓝与母亲
1961年出生在香港的一个牧师家庭,阿蓝在三兄妹中排行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受教会差派,一家人从香港来到台湾嘉义。阿蓝从小就上主日学,并且喜欢美术。但因为成绩并不那么拔尖,所以从高中毕业之后,阿蓝知道有“美工科”这个东西可以念,于是就没有再考大学。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阿蓝摆脱了国中以来的发禁,开始留起了长发。
阿蓝与父亲,1985年摄于香港
从美工科毕业之后,阿蓝成立了一间工作室从事广告设计工作。期间,他看了摄影家阮义忠的展览“北埔”和“八尺门”,第一次被摄影感动。1985年,阿蓝向朋友毕泽宇借了一台相机来中国大陆旅行,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真的相机。
冯君蓝早期作品,“小孩与名叫爱丽丝的蝴蝶”
阿蓝在旅行期间被全新的地域文化所触动,拍摄的作品后来得到了摄影家简永彬的关注,并在他的鼓励下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摄影个展:“小孩与名叫爱丽丝的蝴蝶”。
在阿蓝的青年时期,父亲罹患肝癌,而自己的妻子也被抑郁症折磨了整整十年。加上自己对广告行业的厌恶,生活与情感上的波折让阿蓝陷入了迷失。但因为内心怀有对神虔诚的信仰,或许就是神的指引最后帮助阿蓝走过了这段低谷。
成为牧师之后,阿蓝常常对教友们说:“生命应该要有艰难,才比较值得活。”
1996年,阿蓝在妻子的鼓励下进入台湾神学院修习基督教社会工作,阿蓝一家人也因此过上了三餐不继的生活。直到2003年,阿蓝终于取得神学院道学硕士学位,开始像父亲一样走上神职道路,兑现了自己在少年时期内心对上帝许下的承诺。
期待上帝(Looking Forward to the Coming of God)
由于教会工作繁忙,之前爱好的绘画和旅行都不可避免地被割舍了。操作简单快捷的摄影,开始成为阿蓝教会工作之余,转换心情的途径。
他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开辟了一个角落作为“摄影棚”:没有复杂的灯光设备,只有一面作为背景的墙,还有一扇用来采光的窗。在这个简陋的“摄影棚”内,阿蓝就用一台简单的尼康FM2相机,一个标准镜头开始为教会里亲近熟悉的弟兄姐妹们拍摄肖像,通过他们来传达圣经的人观。
月夜-牧童大卫(Moon Night-David the Shepherd Boy)
阿蓝将自己拍摄的肖像命名为《光照微尘》,他这样描述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
“有一次我坐在一个教堂的门口,在那里晒太阳。突然我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灰尘在阳光照射之下飘落。那个场景有一种诗性,我意识到这是一件美妙无比的事情。
圣经里说,我们是用尘土造的,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承载了上帝的荣宠,所以我们是被光照的微尘。即使如是微尘,犹得光照荣宠,所以我们内心充满感恩。”
恩宠(Grace)
嫩枝(Young Twig)
侍立主前(Standing before the Lord)
仆人(The Lord's Servant)
对于阿蓝而言,摄影不再是进行艺术创作的手段,它和布道一样,成为了传递信仰的途径。阿蓝说他不是“摄影师”,拍的照片也不是什么“作品”,他只是一名“观察者”、“观照者”,通过摄影的方式将原本就存在的画面定型在胶卷上而已。
亚当-自然的园丁(Adam-Natural's Caretaker)
夏娃(Eve)
福音之子 — 向无名的来华传道者致敬( The son of gospel — Pay the tributes to the innominate missionaries to Chinese)
小以西结(Little Ezekiel)
“摄影是最为谦卑的一种表达方式。实际上我并没有创造什么。一切都是在眼前,不管是一个人还是风景,或是一件静物,它都不是你创造的。”
真正的创造者只有上帝。纵使卑微如尘土,也能在上帝的荣光之下超然为不凡。面对上帝的创造,宇宙中所有被赋予生命的一切都应心怀谦卑。
以实玛利(Ishmael)
以撒(Isaac)
吕便(Rueben)
失乐园(Paradise Lost)
阿蓝把自己当作一个领受者,用敬畏的心去接受神的旨意,同时也感恩并包容所有前来找到他的人。阿蓝说,对于拍照这件事,正是在传达他“领受”的态度: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特别喜欢跪在相机的前面,跪在我拍摄的对象的前面,让他知道我其实是用一个感恩的心为他做这件事情,或者说我感谢他给我一段时间。”
主的使女(The Lord's Handmaiden)
《主的使女》这张照片中的女子是33岁的台湾排湾族福音歌手郭晓雯。郭晓雯在怀孕初期被检查出罹患直肠癌,最后为了保全胎儿放弃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在郭晓雯离世前六天,她的丈夫找到阿蓝,请他拍摄了这张照片。
“她却把她所剩不多生命的一个下午的一个小时给了我。这是一个人的生命跟另外一个人的生命之间的彼此交付。
镜头前的晓雯,俨然是一名圣徒,向我们见证了,爱更胜于求生,爱比死更坚强。”
青年约瑟(Young Joseph)
青年但以理(Young Daniel)
哈拿(Hannah)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先知哈巴谷(Although the Fig Tree shall not Blossom-Habakkuk the Prophet)
使徒约翰(John)
就像当年卡拉瓦乔笔下的圣经人物,阿蓝也将传统宗教的视觉元素与现实中的人物相融合。在阿蓝眼中,圣经里的人物与教会的弟兄姐妹没有分别。这些教友们并不是在照片中扮演,他们就是圣经中的亚当、约翰、玛利亚。
当我们的视线在这些黑白肖像上滞留的时候,的确会有这样的感觉:上帝时刻与我们同在,他只不过是以不同的面貌将神性投射在不同身份的人身上而已。
童贞女玛利亚(The Virgin Mary)
以斯帖(Esther)
珍珠(Pearl)
米利暗(Miriam)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曾在《摄影小史》(Little History of Photography)中这样描写道:
“不管摄影者的技巧如何灵巧,也无论拍摄对象如何正襟危坐,观者却感到有股不可抗拒的愿望,要在影像中寻找那极微小的火花,意外的,属于此时此刻的,因为有了这火花,‘真实’就彻头彻尾灼透了相中人。”
这段动人的描写,或许正可以形容作为观者的我们在面对阿蓝作品时的感受。
雅格(Jacob)
该隐(Cain)
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
在这些面孔上,我们捕捉到了本雅明所说的“极微小的火花”,在这个火花里闪动着最圣洁的灵魂,这种灵魂曾经属于圣经人物,如今在镜头中的这些信徒身上得以再现;他们的灵魂可感可知,就是神性本身。
伪善的法利赛人(Pharisee)
信德(Faith)
天路客(Pilgrims)
拍摄肖像,就是领受神的旨意,并彼此互相传递的过程。阿蓝用自己的作品告诉我们,圣经中的人物都与我们一样,在不同的身份和地域环境中凭借圣言和祈祷,以及圣灵在心中的微声来抵御邪恶对灵魂的侵蚀。透过镜头,阿蓝观照着每一个人的容颜,洞悉着他们生命的真谛,最后在相纸上印刻出属于灵魂的肖像。
在去而不返以先(Before I go hence, and be no more)
以西结(Ezekiel)
日光之下(Under the Sun)
先知以赛亚(Isaiah)
《光照微尘》的拍摄已经持续了十年,现在还在继续进行。阿蓝希望可以拍摄至少三百幅,眼下已经完成了一百多幅。这个系列的每一张肖像都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作为传道人,阿蓝的职责就是把这些承载着上帝荣宠的故事传递给下一代人。
除了通过肖像来诠释个体与神之间的关系,阿蓝也会通过拍摄身体的局部来传达对神性的解读。比如在《互为肢体》系列中,黑白两只手以不同的动态呈现着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相知(Understand Each Other)
调情(Flirt)
在圣经中,由基督徒组成的教会被看作是基督的身体,每个人都是这个身体中的一部分;肢体之间虽然独立,却联合于一个身体。“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
作品中黑色的手来自一位黑人穆斯林,白色的手来自阿蓝的养女,一位基督徒。我们可以将那只粗糙黝黑的手视为耶稣的象征。
在阿蓝的《互为肢体》中,耶稣的手不是传统基督教题材里经常出现的“钉痕手”,它消瘦、干枯,同时无比温暖与圣洁。这只手轻柔地将爱与关怀传递在每一个动作细节中,正是神子耶稣充满慈爱与怜悯的手。
爱情(Affection)
跟随(Follow)
除了拍人,阿蓝也会拍日常物品和大自然。《静物》系列就是阿蓝在办公室完成的。阿蓝并不太会操作电脑,但因为作品需要他还是会做一些简单的后期,主要就是调一下光,使细节更细致,用晕影把背景凸显出来。
《草芥》系列取自《以赛亚书》:“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草芥虽然平凡,但也被神赋予了生命。它们的命运会是怎样?或被铲平,或经火烧,多舛如同人类。
“这所有的一切都提示我,世界存在,我正活着的事实;
诉说着,自然万象唇齿相依共生共荣的道理。”
无论是人还是物,阿蓝的照片都旨在传达造物主返照在自然万物上的神性。那些宁静的画面会流露出一丝隽永、古朴的气息。相纸上被定格的画面已成为过去,然而时间似乎依旧在相纸之外蔓延。
在阿蓝的作品里,你会感受到一种永恒性,它与神同在。
摄影是一个与时间抗衡的过程,一张照片是某个曾经存在过的时刻,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同时也在与这个瞬间告别。阿蓝希望自己的摄影不是在捕捉刹那,而是一种对超越时间的向往。
阿蓝用自己的真心告诉我们,被镜头定格下的这个瞬间已是永恒,在这个永恒中,上帝的荣光无处不在。
本文原载于“象外”(xiangwai_artha),“一小撮要把艺术拉出圈外的无聊分子”。作者: 清越。转载请与他们联系。
“象外”(xiangwai_artha)
《读者》2016年度好书盘点:这10本书一定不要错过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可购买《读者》2016年度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