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丨一个“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
因为改版,因为电影评分,“豆瓣”——这个无数网友的精神(病)角落,又大大红火了一把。
事发当日,媒体评论得热闹,其程度,甚至有超过豆瓣社群用户们自发活跃度的趋势。民谚有云“看热闹不嫌事大”。那几日情势,颇有这层意思。甚至当豆瓣友邻们回归平静,看书的看书,看电影的看电影,调侃时事的调侃时事……纷纷回归至那意兴阑珊、三俩好友的日常状态时,外界呼号声依旧沸腾——一篇篇陈情文章作声色俱厉状,一则则言语凄婉的檄文痛诉“豆瓣乃民主自由最后保留地”的愿景……
真是无可奈何。
今天请来的作者,便是无可奈何中的一位。作为一名坐拥5000+友邻关注的豆瓣“网红”,自嘲为“精神病角落”里正常人的她,将讲述她和“豆瓣”的故事。
撰文丨赫塔西斯
那要追溯到2011年3月的一次谈话。
彼时和友人聊天,谈起读书近况,感叹力有不逮,他不无羡慕地谈到:“你看豆瓣上的刘小黛、大头马,你看看人家……”
就这样,我得知了豆瓣的存在。
那年我还在中文系念本科,和许许多多刚进大学的年轻人有着一样的迷茫和不自信,总想要记下点什么,作为不曾虚度时光的证据,而我能想到并且正在做的,就是把自己翻过的每一本书、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记录在笔记本上。意外得知有豆瓣这样一个网站,当时的我就在想:这不就是专门为我设计的吗?我迅速地完成了注册,将手写的条目在豆瓣上对应添加,丰富个人主页信息,探索网站的功能,新奇地忙活到了深夜。
《长城》,一部引发了对于豆瓣电影评分系统质疑的电影
刘小黛和大头马,是我最早关注的豆友,对比我们的主页产生的差距感还记忆犹新:年纪相仿,为什么她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不仅数量多质量好,写的评论和文章还那样有趣又有见解呢?那时去关注别人的原因都很简单,大多是因为共同喜好、对书影音的评价和主页上留下的文字,常常带有一点好奇甚至崇拜的意味,交流的产生也源于此。
前阵子豆瓣流行过一个帖子,问大家是否真的在豆瓣交到了好朋友。我暗自回想了一下,我生活中的朋友真有不少是从豆瓣上“下载”的,甚至很多校友,起先也是在豆瓣上认识的。每次得到默默关注许久的豆友的回关,都会激动得不得了,像是得到了某种认可。
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友邻的注销:那种怅然,大抵是知晓我们之间的友谊都凭着豆瓣这样一个网站脆弱地维系的,一旦注销,对方不仅消失在网络中,也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尤其是对那些默默关注、平时鲜有交流的豆友,不免产生一种“我还没来得及表达对他/她的喜爱”的懊悔。
还有极少数豆友,已经与我们生死相隔
在豆瓣上,我是一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我从不参与骂战和抗议活动,见证过的大大小小的“运动”、“互撕”,最多也只是发广播表达不满。每次豆瓣引起外界关注的大事,我都没有参与。我从来没有响应过“一星运动”,美其名曰“不屑于”,实际上只是出于最初的一点原则:我标记的每一本书都是我读过的,每一部电影都是看过的,我对它们的评价不受别人观点的裹挟,只是出于我读过、看过之后最真实的感受。这些年形成的阅读、观影趣味,已经足以让我自己做出判断,豆瓣的评分很少影响到我的选择。至于和豆友的和平相处,完全是因为我不喜争辩的个性,意见相左的问题,我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完了就不再回复。无论观点多么不一样,我从来不用恶劣的言词攻击对方,因为我知道,在这无形的网络那端,是一个和我一样真实的人。
由于有五千多人的关注,我常被朋友们戏称为“网红”。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注我的人增涨得很慢。直到2014年冬天,我在家读完了福柯的《疯癫与文明》,整理了书中提到的艺术作品,发在豆瓣上。当时仅仅是出于个人好奇,把豆瓣当做笔记本来用,被豆友们热推甚至引来大批关注,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再后来,陆陆续续在豆瓣写了几篇文章,被推上首页,便有了“人气”。但至始至终,无论是读书笔记,还是日常记事文章,我都是随性而写,从未想过要去“经营”一个豆瓣账号,要成为一个有很多人关注的“红人”。这也是每当有平台发来合作邀请都被我婉拒的原因,豆瓣于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要刻意表演和展示的地方。
豆瓣新书速递,对于出版商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窗口
“豆龄”五年有余,豆瓣最初带给我的两大作用——标记书影音和来自优秀友邻的激励——仍然是我继续留在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我一度以为我算是豆瓣的“典型用户”:把豆瓣当作记录的工具,做个标记;发表评论,希望获得交流。直到近几年,才越发觉得自己对豆瓣的使用方式太过陈旧了:比如我仍然认为书影音是其核心功能,豆列是很好的资料收集工具,豆邮是最便捷的联系途径。我至今没有安装豆瓣app,而豆瓣的每次改版,不管是更方便的还是更繁琐的,都让我觉得不适应。正是这种“不适应”,让我感受到豆瓣确确实实是在发生着变化。
如今,段子手比书评人涨粉快,发小动物图比发严肃文字吸引人,越来越多的点赞和转播,让页面变得纷繁。与之对应的是,关注我的人越来越多,有效的交流越来越少。关注人数的增长不再让我感到兴奋,反而让我越来越不想结识新的友邻。
我对豆瓣的了解依然不多,我从未特意去了解它的过去,又对它未来的走向没有半点发言权。从记录工具到情感依托,豆瓣对我的重要性是别的网站不能代替的。但我知道,我的精神角落从来都不在这里,我的精神依托不可能是基于一个网站的数据;我又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普通人,刻板到不想“精神病角落”的寄居者来自嘲。豆瓣的每一个标签似乎都不适合我,我不小清新,称不上文艺,不觉得父母皆祸害,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没有加入八组,不崇拜猫。但豆瓣确实是一个让我的一部分精神得以显形的地方,我之所以还“正常”,多半也是因为在这里所得到的发泄和慰藉。
豆瓣当初推出的宣传片:《我们的精神角落》
我生活中的朋友很多都不玩豆瓣而喜欢其他的社交网站,有人喜欢在微博追爱豆,有人喜欢在知乎看段子,有人喜欢在天涯读八卦,有人喜欢在饭否吐槽。这些网站当然也不单只有这些功能,你从中获得哪方面的乐趣也完全出于你的选择。我在豆瓣的生活方式就是我的日常生活方式,观察着熙熙攘攘的世间事,又给我很多安宁。
它在不断地变化,我也在慢慢改变;它还有一些没有变,我也是。我是什么样子,豆瓣就是什么样子,豆瓣变成什么样,我还是我。豆瓣很大,我很小,我很感谢它给我的热闹的一切,又给我安静的一隅。
“如果豆瓣没有了会怎样?”这样的问题,我想每一个对豆瓣有依赖的人都曾想过。而每一次豆瓣让人感到“快要关门”的讯息时,最热门的推荐便是各类数据下载工具。但其实大家都清楚得很,打包下载的数据将来也鲜有再看的机会,真正重要的,是多年以来在这里认识的数据背后的人。
(美)卡伦霍尼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5月
“友邻”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很难讲清楚,在我看来,这种交往确实含有真实和信任的成分。我从未见过陌生的QQ好友,也没见过微博上认识的人,却在线下见过一些友邻,一次又一次地确认,在豆瓣上有趣的人,现实生活中也是极其有趣的。豆瓣或多或少,展示了我们真实的一面,哪怕只是部分真实。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豆瓣出现了那么多“征友帖”而且真的有人找到真爱的原因。
11月7日,我得到我在豆瓣上关注的第一个人的回关,当时特意发了一条广播:“11年我注册豆瓣,关注的第一个豆友是 @刘小黛 那时小黛也还在读本科,读书观影数量之多、质量之佳让我赞叹。一直默默关注了这么些年,看她毕业、成为刘老师、成家,依然和当年的一样热爱阅读热爱电影。虽然平时没有太多交流,但我确实从她哪里学到了很多。今天得到了回关,特别开心!” 而另一个我最早关注的豆友大头马(至今没有回关我),我看着她的文章越写越好,出了书,根据书改编而成的话剧上了演,依然在不断地写作。
这些都让我觉得,尽管六年过去了,当年我佩服的人依然是我佩服的模样。其实早期关注的友邻,很多已经少在豆瓣上出现了。我们也在往前走,总会有比刷豆瓣更重要的事,迟早也是要从这里走出去的。想想还是很感激这里,很荣幸见证过友邻的变化。而当年在这里曾有过的互相欣赏、吐槽、鼓励和陪伴,都像是一种呼唤:你看,这里有你的成长记录。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作者:赫塔西斯;编辑:一一。
《读者》2016年度好书盘点:这10本书一定不要错过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可购买《读者》2016年度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