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被循规蹈矩绑架,国外的他们却在满世界游晃
本文为「别处World」(ID: else-world)授权转载
每个人大概都经历过完全不想工作的时刻,或者正在经历“我为什么要工作”的困惑。2016年年初,拍完《美女与野兽》的艾玛·沃森,宣布息影一年。正处在职业上升期的她,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是为了个人成长。
艾玛并不是休假,她更多地出现在公益场合,宣讲女性主义、她的慈善组织“HeForShe”,以及鼓励年轻人如何追求卓越。
《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是联合国妇女署的亲善大使,协助宣传联合国女性运动“HeForShe”
艾玛今年26岁,实际上,在欧美,有更多比艾玛年纪大的人,也踏上了自己的gap year(间隔年)——这个原本属于中学或者大学毕业生的词。但对于高龄gap year来说,他们要想、要做的,也不仅仅是放个假这么简单。
三十多岁的gap year究竟要干什么?
又是一天工作日,在急促的闹铃中醒来的卡洛琳意识到,自己就要满40岁了。在别人眼中,她的职业一路顺遂,在悉尼某知名传播公司任高职,丰厚的工资让她可以负担得起去世界上所有的地方旅行。
但是,日复一日地工作,无休无止地向上攀爬,让卡洛琳疲惫不堪。2015年7月,她请了长假,去一直想去的北欧旅游,探望亲戚、看峡湾、在山野徒步,她在北欧不落日的白昼尽兴地玩了一个多月。
卡洛琳在挪威旅行
这是她9年来第一次放长假。按理说,一番休闲之后,应该回去上班了。但卡洛琳觉得,还没有到停下来的时候——她把工作辞了。回到悉尼的她,重新拾起了多年前因为工作繁忙而放弃的舞蹈。“我小时候学了13年跳舞,但后来不得不放弃了。”卡洛琳说,“除了跳舞,我还抽时间研究了一下家谱。我特别享受这种沉浸于自我的感觉。”这个假,一放就是7个月。
卡洛琳所在的澳大利亚是最热衷高龄gap year的国家之一。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1/3的澳大利亚上班族曾经以各种方式进行长时间的职业休假,其中,30岁以上的人占到了60%。他们中有14%的人,休假时间大于半年,去美国、欧洲游玩,也有不少人搬去澳大利亚另外的城市短居。
对于大龄青年来说,为什么要gap,怎么gap?这个选择对他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朱莉·安妮在南美旅行的时候,不慎将自己的护照和钱包丢在了秘鲁首都利马,在利马等待护照补办的时候,她意外发现旅馆的老板居然是自己的校友。她跑遍全城帮旅馆做推广,解决住处之余,还能获取一些报酬,用来继续自己的旅途。
对于高龄gapper来说,他们能够负担得起酒店和民宿,吃得起米其林餐馆。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更多样的选项,正在这个市场里成长。
一个叫作KayaVolunteer的机构正在倡导“负责任的旅行”的概念。这个机构为成人,甚至50岁以上的人,提供社区工作的机会。你可以去南非,担任非政府组织的社交媒体运营,项目从两个月到半年不等,或者在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脉高山丛林中找到看护员和自然保护的志愿职位。
这些项目并不便宜,一周大约300美元包食宿,另外附带语言课程。如果你肯花钱,南非的一些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能够给你梦寐以求的、仿佛纪录片场景一样和狮群在一起的机会,或者在奥地利滑雪度假山庄中完成滑雪引导员的培训并工作,花费在几千欧元。
gapper可参与的野生动物康复项目
对于一些事业有成的高龄gapper来说,这些职业和学习机会,并不能从经济上,甚至事业上给他们任何实质性的回报。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却能为gapper们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性,这正是高龄gapper们渴求的。可能性的背后,是对于真实自我和价值的探求。
这种将双方的需求匹配的事情,在共享经济的时代会越来越多。
什么都不做,可能对自己更重要
就像卡洛琳一样,可能在她的年纪,学跳舞和研究家谱,并不能称得上做了什么,但重要的是,别人眼中的什么都不做,究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工作和家庭是否定义了自己?有没有这些事情之外的可能性?
戴安妮·斯奎尔斯在博客中写道,在gap year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她开始写作了。她曾经做过记者,后来转型公关。工作中的她,没有心智、能力支撑写作,工作榨干了她的创造力。当她不工作、四处旅行的时候,她重新找回了这种创造力。现在,戴安妮·斯奎尔斯是旅行博主,还意外地在旅行途中做起了活动主持人。
工作是一个关键因素。工作的压力和日复一日、缺乏刺激的机械生活,让gap的新鲜感显得如此宝贵。金融危机以后的不景气可能给这部分选择gap的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在裁员的压力下,许多人干脆直接辞职或者赋闲一阵,躲过不景气再上路。但更根本的,还是职业和家庭无法提供一个人想要的个人价值。
30岁左右,许多人即将做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买房买车、准备安家、生养小孩,可能是比旅行更加急迫的事情;职业上,也处在走向管理岗或面临转型的关键期。但gap的意义也在于此,跳出这些定势的思考,这些所谓的“任务”和“职称”,对于自己真的重要吗?究竟是自己该做,还是不敢不做呢?
因此,gap year的实质并不是任何具体的事,而是转换思维方式,围绕自己进行一番思考——不考虑职称、财产和身份等外部定义,我究竟是个什么人,珍视什么样的价值?自己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比起无聊的生活,最可怕的,恐怕还是框中的自我。不能跳出目前的思维框架,失去对新鲜事物的热情,才是时间、社会和周遭环境对一个人的最大伤害。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度超乎想象,所谓人生经验很多时候不过是为自己的生活自圆其说的伪命题罢了。
能做出抉择,比抉择本身更重要
不得不承认,在福利保障相对完善的西方社会,来自家庭和传统的压力也比较小,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做自己。西方许多公司也给员工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无薪假,就是在工作一定年限之后,在保留职位的前提下,允许员工放一个假;而在学术机构,有学术休假,比如,美国大学教师每7年有一个超长假,用来充电或者休息。
Gap year并不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型自我狂欢。真正做出未来几个月到一年的选择、面对未知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需求彻底思考和妥善安排的过程。
比如,如何安排和规划财产,盘算自己的积蓄,制订用来旅行或者志愿的预算。自己的钱能够支撑自己没有收入的生活多久?万一出现财政短缺,备选计划在哪里?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自由时光?休息、旅行、学习、工作应该怎么平衡?那么多想做的事情,如何一件件地实现?甚至,如何将gap year归纳进自己的职业规划中?
最后,如何处理好与人的关系。30岁左右的人已经处于比较深的社会网络中,或者这时候背着包旅行,已经不能放开手脚和20出头的小年轻打成一片了。但花一年,做一个无龄感的人,跳出年龄和同龄人对自己施加的框架和压力,也是一种进步。
在做到这一点的情况下,或许你才能明白,应该和谁保持联系,珍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除了在朋友圈给你的旅行照点赞的人以外,一定也有那么一些人,值得你抛开一切社会成见和经过美图的朋友圈,将你的经验和他们分享,甚至是畅聊。
这些并不都是简单的事情,甚至比工作升职加薪、买房安家更具有挑战性。人生最宝贵的课程,其实是通过在固定道路之外的抉择,发现自己的能力、找寻自己的可能性,让自己拥有一颗永葆好奇的心,以及带着物质世界也能奔跑的自由灵魂。
如果你想要成为这样的人,不如gap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