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全力打造“引擎” 2022年3月作品番号
MIT全力打造“引擎”番号更新时间:2022年3月;
10月26日,MIT发布了名为“引擎(Engine))”的创新加速器,它的前期准备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MIT创新计划(MIT Innovation Initiatives)。“引擎”发布前神秘、低调,工作人员彼此谈到这个项目都用代号,直到发布会上莱夫校长才说出了这个词。MIT举全校之力花了两年时间打造的创新加速器,究竟担负着什么使命?
利用耐心的资本
首先扒扒MIT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据2015年MIT校方公布的一篇创业报告,其校友共创办了30000多家公司,创造了460多万个就业机会,年度总产值达到1.9万亿美元(相当于2014年全球第十大经济体的规模),而且23%的创业不限于美国境内。换句话说,MIT校友在全球打造了一个“MIT帝国”。
仔细阅读这篇报告,会发现它预示了“引擎”的诞生。报告指出,2013年10月,莱夫校长挑战整个MIT社区,要更上一层楼,把MIT变成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创新创业引擎。莱夫校长2012年上任,任期刚满一年就提出这个雄心勃勃的MIT计划。他在工程学院与斯隆商学院各任命了一位分管创新的副院长,两人同时担任 MIT创新计划的联合主任。莱夫校长还从5个学院找来19位教授,组成顾问委员会,为MIT创新计划出谋划策。
从2014年启动,这个创新计划就像是孕育“引擎”的子宫,只是待产期比较漫长,足足两年多。创新计划是工学院与商学院的强强联手,体现从概念(concept)到公司(company),从原型(prototype)到生产(product)的转换与对接,这是整个计划乃至“引擎”的核心使命。“引擎”的出现就是要让一个解决方案不仅仅出现在一篇博士论文上,或停留于实验室的原型。这些东西很酷很前沿,却未能得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以及商业化推广。借用莱夫校长的原话,“引擎”就是用“耐心的资本(patient capital)”提供新的创业支持——即使暂时没人愿意购买,MIT还是愿意通过提供“温室”以及相关技术,培育珍稀“品种”,哪怕要过八年十年,这些“花朵”才能真正被市场认可,被接受。
钢铁侠和珠江三角洲
介绍“引擎”的具体功能之前,有必要再了解一下MIT创新计划。
启动两年以来,这个计划从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推动 MIT的创新创业。教学方面引人关注的“里程碑”,是在2016年9月开始的创新创业辅修学位(Entrepreneur & Innovation Minor)。MIT在校生都可申请这个辅修学位,需修完2门核心基础课(《创新工程学:从想法到影响》与《风险投资工程学》)和3门选修课(从以下领域各选一门:不同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团队与组织的领导力,创新创业体验)。他们还可以从7位工学院或商学院教授中选择自己的导师。
科研方面以高端制造为重点,通过私人基金会、MIT校内资金以及联邦政府经费等,资助与创新相关课题,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2016年10月建成的美国高端功能性纤维研究所(Advanced Functional Fabrics of America Institute)。这个研究所由国防部、麻省政府以及其他机构联合筹建,预算高达3亿美元,坐落在MIT校园附近。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曾与马斯克(电动车特斯拉之父)谈话,马斯克建议新一代美国军队要像“钢铁侠”,身穿高端功能性纤维制作的军装等提高战斗力。这个新建成的研究所就担负着研发类似“钢铁侠”装备的重任。
在服务方面,MIT创新计划侧重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尤其是亚太地区。2016年6月MIT在中国香港建成了第4个全球创新节点(Innovation Node),之前的节点分别建在智利、日本和新加坡。为什么选择香港?MIT教务长斯米特给出的原因是“香港有顶尖的大学,一套有力的金融与法律体系,而且还靠近珠江三角洲这个世界一流的制造基地”。斯米特说MIT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珠江三角洲的窗口,一个“全球化课堂(a global classroom)”。刚建成的香港创新节点已在2016年夏季举行了第一次活动。12名MIT在校生与12名香港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集训,他们组成5支创业创新团队,并在活动结束时为上百位来宾展示了各自的初步成果。
正全球招募
从校友创业的热情到校长的大力支持,再到创新计划在这两年里做的铺垫,“引擎”在MIT的诞生水到渠成。也许有人会问:已有MIT创新计划还不够?为什么一定要有“引擎”?为什么还要用创新加速器这种模式?
回顾创新计划的人员构成与主要活动,会注意到它缺乏一个实体。两个联合主任都是兼职,各自的主责是工学院与商学院的副院长。这个计划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协调员”,而不是“主导者”。从全校已有的创新创业课程里提炼出辅修学位,用政府、基金会以及MIT校内经费资助课题,带着学生在暑假和寒假去香港参加一周的集训,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事,但算不上MIT出钱、出人、出地方的大手笔投入。
相比之下,校方对“引擎”就认真多了。MIT不仅自掏腰包2500万美元,还从各方筹集首期资金 1.5亿美元;不仅在学校附近盖总部,还会在肯德尔广场(Kendall Square)附近拓展办公空间肯德尔广场紧挨MIT校园,地铁交通方便(到哈佛或波士顿市中心都只有两站),既是Google等大公司在波士顿的驻点,也藏着不少创业小公司。我曾在2014年秋天拜访过一家这样的初创企业。创始人是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中国姑娘。她在肯德尔广场租了一套公寓,也是办公室。组好团队,都是跟她理念相似且能共事的小伙伴,她夜以继日地工作,闲暇时组乐队排练,或给小伙伴们煲汤。
“引擎”正面向全球招募60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加速器的时间分为半年、九个月或一年。团队不限于MIT学生或校友,甚至都不需要美国国籍或总部设在美国。如此不设门槛的开放申请,竞争激烈可想而知,更何况“引擎”的定位是在全球找到最聪明的团队解决最难的问题。仔细分析会发现,“引擎”对入驻团队还是有三条筛选标准:优先考虑六大领域:生物技术、医疗设备、制造、清洁能源、机器人和物联网;团队处于“从概念(concept)到公司(company)、从原型(prototype)到产品(product)”的转换阶段,需要对接实验室、工厂或市场;要对波士顿经济做贡献。
与其他的加速器相似,“引擎”为入驻团队提供办公空间以及一笔资金(换取相应股权);协助融资;提供商业与法律咨询;组织讲座、工作坊、路演等社区活动。与众不同的是MIT推出了“引擎室(the Engine Room)”服务。在这个虚拟房间里,团队可以使用MIT校内及附近的设备等。这就像创新创业领域的Airbnb,只不过按天出租的不是私人公寓,而是实验室或机器设备。从“引擎”优先考虑的六大领域也可以看出,生物、能源、制造等是大多数风投或加速器不会选择的方向,原因不仅仅是莱夫校长所指出的“资本没有耐心”,还在于这些领域对硬件投入、团队专业水平以及系统复杂性的要求都高,就像莱夫校长开玩笑说“这不是一个APP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在硬件、专家以及系统等方面都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配置,恐怕在全球也难找出几个可以媲美 MIT“引擎”的加速器。
对手们
但是竞争仍然存在。把视线放到全球,清华或以色列理工是MIT“引擎”的潜在对手;在美国,MIT“引擎”的劲敌是加州或纽约的创新创业加速器。
这些聪明又想创业的年青人会选择波士顿吗?我的答案是“未必”。以互联网、移动、手机 APP为主的首选还是硅谷;与设计、媒体、时尚相关的会选纽约,或旧金山;一定要留在波士顿,要么是他们在这里的大学或研究所继续读书或做科研,要么是他们与当地的医院或药厂有紧密合作。这也反映“引擎”策划者的用心良苦,首选领域就是波士顿最有优势的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等。此外,能从军工转民用的科研成果(电池、激光等)也是 MIT的杀手锏,是硅谷或纽约无法匹敌的。
但是离开波士顿的理由也很多,也许是气候,冬天的暴雪让人羡慕加州的阳光;也许是地理位置,做硬件可以去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在那里原型到产品只要一周,在波士顿恐怕至少要一个月;也许是文化,还有什么比纽约的音乐会或美食更吸引人;也许是不同领域的生态系统,做智能制造就去德国,而做机器人就想去日本且不说波士顿算不上国际化大都市, MIT校园附近更缺少丰富活泼的气氛。曾经有则笑话称在 MIT找不到一家酒吧(其实在肯德尔广场还是有的),要喝啤酒, MIT的学生会建议去哈佛。
责任编辑 | 尹颖尧
文章节选自2016年12月下《大学生》更多精彩敬请关注纸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