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论坛|老天更爱笨小孩
在我小时候,似乎就有人说过我是笨小孩。看看邻居给我家照的合影,不知是什么原因,就我一个人没看镜头,脸上一副茫然的表情,傻傻地站着。我大概是忘了自己,也忘了拍照片的人吧,不知是什么缘故,我总是一个人呆呆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也许在周围的人看来,我就是一个奇怪的小孩。
不过,小时候才华横溢的小孩,长大以后却不一定能同样才华飞扬。那些小时候被夸聪明的小孩,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成绩好,长大以后却往往难成大器。
那些高高兴兴地去上辅导班,在回家的电车或巴士里得意扬扬地谈论算术得了几分、语文和社会得了几分、进某某私立大学没问题的小孩,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看到那些少年老成、讲话成熟的孩子,人们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这个孩子了不起,长大以后会有出息”,所以,去上辅导班的都是一些顶着与身材不成比例的大脑袋的孩子。但是,这些孩子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他们对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工作没有任何悟性,最多只能成为不会灵活应用的“手册”“指南”。
在孩童时代,特别是男孩子,还是呆一点比较好。看起来有些迟钝、总在思考问题的孩子,最后才能成功。
孩童时代,我就是这样一个喜欢在海边发呆的孩子,我喜欢一个人独自思考,不管是花上一小时还是两小时。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这种习惯。
我不服输的性格大概从小就养成了。我是四兄妹中的老三,我上面有大姐、大我两岁的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我们三个男孩从生下来就很活泼,我从小就吵吵闹闹。吃的东西什么的,一分钟不到就会被抢光,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在吵吵闹闹中,我从小就学会了竞争。
正因为如此,我才养成了不服输的性格。跟哥哥和弟弟在一起,要是抢不赢,就吃不到好东西,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不服输的观念已经深入我的骨髓了。在碰到困难的时候,这种性格就成为一大助力。就算对有些领域并不熟悉,不管别人怎么嘲笑我,我也会发狠劲儿坚持到底。
还有,可能是生来如此吧,我对一件事情能保持长久的热情。我看起来并不聪明,活得也不太聪明,而且是笨拙地坚持到了今天。不过正因为我能够笨拙地对事情坚持到底,所以,我才有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自信。一开始我毫无收获,但我一直坚信总有一天我会出人头地,这种自信成为我成功的原点。
我能保持正面积极的态度,可能是因为我不服输的性格。当别人质疑“能行吗”的时候,回答“不行”或“似乎没希望”,就是承认自己的失败。对这一点我是无法忍受的。因此,就算没有任何根据,我也会回答“能行”。如果没有这样的好胜心,我想今天我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实际上,我在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被面试官问到“你想干什么”时,我的回答总是:“我什么都能干。”
如果我现在给出这样的回答,我应该马上就会出局。不过,当时我确实是这样想的。研究生毕业时,我确实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才会这样回答。
我并没有什么根据,只是自信心很强。不管是营销还是其他工作,我都觉得自己能够胜任。
当然,我不是说自己一开始就什么都会。可能一开始我的起点不高,但做着做着水平总会提高。
我从小到大好胜心一直很强,另外对任何事情都喜欢追根究底。不管做什么事,我都有埋头苦干最终一定能取得成功的自信。
我从一流的高中进了一流的大学,又进了一流的公司,众人羡慕,研究经费可以随便花,也一定能取得世界一流的成果。如果一路都一帆风顺,就难以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就算只有1%的成功的可能性,我也要去挑战。要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不怕失败的坚强的意志力是必需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许会被看作是一种任性,或者会被认为是不谙世事、没有常识的莽撞行为。但是,只要有1%的可能性,就要赌上全部的力量,没有这样的气概,就不可能进行世界性的研究,无法取得让全世界震惊的成就。在常识范围内考虑事物,最后能得到的也只有常识。
超越常识的范围才会有大机遇,就算周围的人认为可能性很小,也要勇敢地去赌一赌。因为周围的人都活在常识范围之内,不管常识的延长线有多长,它也只是常识。常识之中,既没有大的机遇,也没有好的生意。
我所得到的大机遇也来自常识之外。正因为把赌注下在了常识之外,我才能完成蓝色发光二极管和紫色激光的发明,站到了世界顶峰。
就这样,因为我的不服输,我获得了1996年授予优秀物理学研究者的“仁科纪念奖”、1997年颁给工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大河内纪念奖”。被嘲笑为“山里猴子”、被当成傻瓜的我,终于迎来了在日本被认可的瞬间。接下来,2014年,我和名城大学的赤崎勇教授等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读者·校园版》2017年第3期)
《读者·校园版》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读者校园版”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