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 有哪些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是什么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一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
6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结冰。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的城市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分界带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的130个县(市)。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是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的。此线的走向为,西起与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岭余脉(E104°15′、N32°18′),经四川省的平武县、青川县,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宁强县、略阳县、勉县、留坝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宁陕县、镇安县、旬阳县、商南县,湖北省的郧西县,襄阳市、枣阳市,河南省的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泌阳县、确山县、驻马店市、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安徽省的临泉县、阜阳市、利辛县、凤台县、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五河县,江苏省的泗洪县、洪泽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涟水县、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等县(市)蜿蜒而下,止于东海海滨(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